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鱿鱼中检出的1株致病性弧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镜检、生化反应、血清学凝集试验、仪器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仪器分析结果为溶藻弧菌,实际鉴定结果为非O%1群霍乱弧菌.[结论]随着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的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在对细菌鉴定结果做报告时,还应结合该菌所具有的形态学特征、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等结果综合判定.

  • 标签: 致病性 弧菌 分离 鉴定
  • 简介:摘要: 在制药工程建设过程中,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是重要的内容。制药工程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原料生产和药物分离。药物分离作业主要是分离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混合物,有助于提高药物纯度,突出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多项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医药行业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医药装备和医药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当前,在医药领域的发展中,要注重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促进医药生产和技术实践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制药工程 膜分离 萃取分离技术
  • 简介:分离性垂直斜视(DVD)又称交替性上斜视、上隐斜、遮盖性上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眼自发或在遮盖情况下出现上转的与Hering法则相矛盾的特殊斜视。本病原因不明,主要特点是非注视眼的不随意性上斜视,上飘时伴外旋,回落时伴内旋,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更明显。临床较为多见。我院自1998年-2003年间治疗DVD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分离性垂直斜视 交替性上斜视 手术方法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们对个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但是近年来受到自然环境问题以及多项要素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诸多威胁,医药应用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关注。因此,有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制药工程。在制药工程发展过程中,制药分离技术是重要部分,做好制药分离技术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制药工程 萃取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制药化工领域越来越多地用到制药分离技术,以此来提高自身制药产品的纯度和质量。本文结合制药化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制药分离的步骤和制药分离技术在制药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制药分离技术 制药化工 高新技术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将母乳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规范母乳采集管理,提高产妇泌乳量和母乳采集依从性,促进母乳喂养。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采用复旦大学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2022年2月至7月,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效果评价四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产科病区内母婴分离产妇,对比指标变化。结果  将循证所得15条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妇泌乳量、母乳采集依从性、母乳采集正确方法知晓率较证据应用前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通过循证将母乳采集最佳证据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可有效规范产妇母乳采集行为,提高产妇母乳采集正确方法知晓率,提高泌乳量。

  • 标签: 母婴分离 母乳采集 循证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受到损伤会导致宫腔粘连,而出现粘连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分为部分粘连和全部粘连。其多与宫腔操作所引起的内膜基底层损伤以及感染有关,临床上也称其为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身体问题的忽视,人工流产及刮宫率的操作次数增加,此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及周期性腹痛等。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后辅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作为制药开展的关键内容,提取技术具有的有效性会决定最终的成药质量。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较为丰富,而不同成分具有的理化性质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既要考虑采用提取工艺具有的特点,又要考虑其成分具有的理化性质,所以要选择保证其生理活性以及理化性质不会产生改变的提取工艺。因此加强对提取新技术的推广以及研究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新技术的分析探究来实现现阶段中药发展的现代化以及持续性。

  • 标签: 中药有效成分 提取 分离 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56例产妇,使用高频超声探视测量腹直肌间隙距离,记录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超生特征。结果:①共发现产后腹直肌分离3例,影像特征表现为前腹壁皮下脂肪层变薄,腹白线增宽,双侧腹直肌对称分离等;②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3例产妇均获得治愈。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经低频电刺激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 标签: 产后 腹直肌分离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具有重要的母婴保健作用,但是受到母体因素或新生儿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在分娩后需要转至监护病房,造成母婴分离的现象,致使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身心恢复,而产妇家属对母婴分离并不理解,甚至会因此产生医疗纠纷。为此,临床针对母婴分离产妇护理制定一系列方案和举措,本文对近些年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查阅和分析,现对研究成果做详细综述。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医药开发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它关系到各种病症的治疗。根据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亚健康、环境恶化、病毒等问题已使制药工业的发展范围大为扩大。通过采取适当的制药工艺,使其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品质,以达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 标签: 分离技术 制药技术 制药工程
  • 简介:摘要:目前,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研发和创新环境下,对生物制药水平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通过生物制药设备以及分离纯化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药物的使用质量,逐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具体生物制药阶段中,药物的制备以及分离纯化效果,和药物的纯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要持续深入到生物制药设计以及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我国生物制药的水平,进一步我国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 标签: 生物制药设备 分离纯化技术 应用要点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4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分别进行碳廓清实验; NK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半数溶血值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Jerne改良玻片法);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DTH)(足跖增厚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法)。 将五大组动物每大组再按体重随机分成4小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设0.5、1.0、3.0 g/kg﹒BW 3个剂量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小鼠每天按0.2mL/10g·bw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0.5、1.0、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NK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分离焦虑评估工具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对患儿治疗结果、心理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地评估患儿的分离焦虑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焦虑症状,提高他们的治疗适应性和合作性。此外,通过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可以增强患儿的心理韧性,从而加速其恢复过程。文中还强调了评估工具在提升PICU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PICU在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分离焦虑评估工具,以优化患儿的护理方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分离焦虑评估 小儿重症监护 心理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药物分离过程是药物研究和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纯度、效力及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分析化学的作用至关重要。分析化学利用一系列高精度的技术手段,如光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能够对药物的制备、分离、纯化和提纯过程进行监控和优化,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严格的医药标准。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药物分离过程中的分析化学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待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药物分离 分析化学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眼内房角镜-分离器的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一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房角分离术的病历资料。结果 患者双眼手术治疗,随访至今6个月,眼压控制较好,视力改善。结论 晶体摘除联合使用眼内房角镜-分离器的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控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

  • 标签: 房角分离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11月进行血液检验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分离胶试管采血,研究组进行真空玻璃试管采血,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研究组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以UA、Glu、CO2CP、CRE指标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样本检测自动性好,准确度高,较适用于大批样本的临床检测,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分离胶试管 血液检验 检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