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与骨折。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新鲜的I度、Ⅱ度损伤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Ⅲ度、Ⅳ度骨折不能手法复位者应手术治疗。

  • 标签: 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 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从血浆中提取高纯度浓缩的抗凝血酶Ⅲ(ATⅢ)的工艺:通过低温乙醇处理血浆,得到的沉淀经肝素-琼脂糖两次亲和吸附,并透析,浓缩,用此方法提纯的ATⅢ经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显示所提取的ATⅢ为单一成分,等电点为5.2,从血浆开始计算的ATⅢ回收率为8.5%。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素-琼脂糖 乙醇分级 分离 提纯 血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提取分离莲心碱的有效方法,以求简便、高效、快速地提取分离莲心碱.方法:用酸液渗漉法,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将莲心碱有效分离.结果:用酸液渗漉法提取分离莲心碱,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时间,总收率为6‰,与其它方法类似.结论:酸液渗漉法提取分离莲心碱,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莲心碱 渗漉法 提取 分离
  • 简介:目的:明确为害山牵牛的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牵牛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结论:该病原菌危害山牵牛造成其叶部病害,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 标签: 山牵牛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病原鉴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说,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价格便宜的癌细胞分离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次性的芯片,可以利用声音把癌细胞从循环的血液中分离出来。使用这种方法,医生在未来可能会更加轻松的对癌症进行诊断、对病情进行预判并对癌症病人进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 SEC技术分离 rhCNB单体、二聚体和有关物质,以获得纯度 99%以上的 rhCNB原液。方法:研究不同分离介质、上样量、流速对 rhCNB各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选择最佳条件应用于中试放大,评价该工艺规模化生产可行性。结果:以 pH5.6~ 5.8枸橼酸 -枸橼酸缓冲液为洗脱剂, Superdex75 pg介质, 3%CV上样量,流速 115ml/min是最佳工艺条件,三批 SEC纯化样品纯度分别为 99.62%、 99.63%、 99.73%,回收率分别为 64.3%、 66.4%、 65.3%, RSD值为 1.6%。结论: SEC分离技术可提高 rhCNB蛋白纯度并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 标签: SEC 纯化 rhCNB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提取分离的8项新技术,新方法,为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了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并列举了在中药提取方面应用的实例,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结果与结论这些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许多技术还在实验和推广阶段,需要研究单位和企业联手,最终解决大生产当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让这些技术体现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标签: 中药 提取分离 半仿生提取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 微波萃取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的表达与肠球菌致病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的152株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肠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的非致病性肠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肠球菌、屎肠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肠球菌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15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的致病性肠球菌的Esp基因阳性率为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肠球菌的Esp基因在肠球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球菌 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2009年我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和金葡菌检测对苯唑西林耐药性。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本院共分离出细菌451株,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5.7%)、铜绿假单胞菌(14.4%)和金葡菌(10.0%)。金葡菌中MRSA株占48.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占67.7%和58.5%,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7%和48.3%。结论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 标签: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管理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母婴分离后产妇特殊的身心变化,采取支持-帮助-教育的方法,即给予心理支持,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为寻求新的护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长期以来,Guguen等[1]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获得肝细胞的方法,几乎成了肝细胞分离的经典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如在培养瓶内加纤连蛋白(febronectin)以促进肝细胞附壁[2],添加生长因子于培养基促其生长等.但上述方法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且两步胶原酶灌注法主用于大鼠肝细胞的分离,不适于新生鼠肝细胞的分离,甚至分离成年小鼠肝细胞,都因为血管的纤细,在实际应用中也很困难.

  • 标签: 肝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胶原酶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香菇多糖的离心沉淀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香菇多糖。方法:把80%乙醇作为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固定相,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流动相,对香菇多糖进行梯度洗脱。结果:香菇多糖在高速逆流色谱仪上,成功地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结论:借助高速逆流色谱,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菌类多糖的方法——离心沉淀色谱法。

  • 标签: 分离纯化 沉淀色谱法 纯化香菇
  • 简介:摘要:现当今, 随着我国经济 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如今也在不断提高,在不同行业中也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体现。其中制药工程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行业,制药分离技术也在高科技的引领下,从很多方面对萃取技术进行提升,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药剂。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制药工程领域内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人们对于这一行业的认识仍然明显不足,本文将基于讨论制药工程中的主要制药分离技术,提高人们对于制药工程这一行业的认识,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 标签: 制药分离技术 制药工程 应用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双眼向上向外偏斜20年于2002—03—09入院。专科检查:Vos=4.9,Vod=5.0,双眼球运动外展过强。双眼上转过强,以左眼为重。眼球内部结构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第一眼位正位,去遮盖:OD注视时,OS-30~Δ,L/R10~Δ;OS注视时,OD-15~Δ,L/R5~Δ。遮与不遮OD注视时,OS外上→中;OS注视时OD外上→中。双眼外直肌亢进,左眼下斜肌亢进。诊断垂直性分离性斜视。施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左眼上直肌后徙术,将左眼外直肌后徙10mm,上直肌后徙6mm,右眼外直肌后徙8mm。出院时第一眼位正位,

  • 标签: 垂直性分离性斜视 病例 手术治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