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第一医院2009年至2018年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科病房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标准判定药物敏感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期间共分离2593株非重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5%,革兰阴性菌占45.5%。分离最多的细菌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0%)、表皮葡萄球菌(14.1%)、屎肠球菌(10.8%)、肺炎克雷伯菌(10.6%)、金黄色葡萄球菌(8.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4.1%和72.3%,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总耐药率为1.1%,对利奈唑胺总耐药率为0.4%,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1.5%,对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1.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8.9%,对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9.2%。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39.5%和40.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1.1%和7.2%。结论儿科病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不断增加,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药敏方法 药敏仪器
  • 简介:制药分离是制药行业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角度,对分离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物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分析,并实现分离的一个过程。制药分离技术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药品制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技术。本文在介绍制药工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已开发的固液萃取分离技术、反胶团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沉析技术等制药分离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制药工程 分离技术 萃取技术
  • 简介:温度、浓度对水母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二价金属离子对水母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水母毒素的溶血活性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 标签: 分离提取 提取溶血 毒素分离
  • 简介:洗脱速度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鸡血藤总黄酮的影响分别精密量取3份药液浓度为1g/ml的样品液50ml于3个100ml干净三角瓶中,药液用量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鸡血藤总黄酮的影响分别精密量取生药浓度1g/ml的药液20,4种树脂吸附鸡血藤总黄酮后

  • 标签: 分离纯化 吸附树脂 孔吸附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体外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及效果。传统法存在动物用量大、成本高且细胞培养时间长等局限。方法结合消化试剂组合和手摇震荡法培养分离小胶质细胞;同时采用Iba-1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和纯度分析,台盼蓝染料法进行活力检测以及脂多糖刺激比较不同状态的小胶质细胞。结果改良法可在4d内稳定获得小胶质细胞>1.0×10^6个/60mm培养皿,纯度≥98%,活力>98%,较传统法在动物用量、总成本和培养时间分别减少了2、3.2、1.5倍。结论改良法可减少动物用量、降低成本,缩短细胞培养时间;为研究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建立了一种稳定、简便、高效的细胞模型。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原代培养 新生大鼠
  • 简介:测定浓缩前后的固体含量、丹参酚酸和芍药苷含量,测定浓缩前后液体中固体含量、丹参酚酸和芍药苷的含量,同时反渗透膜浓缩后有效成分含量高

  • 标签: 中药膜分离 工艺节能 性研究
  • 简介:8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 ,7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略),60%洗脱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面积比为33.12%

  • 标签: 分离纯化 树脂分离 纯化芦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主要细菌的耐药性,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首次标本分离的1195例菌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8株,肺炎链球菌365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5株,卡他莫拉菌116株,A群链球菌8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规抗菌药物的MIC值;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与分析菌株对受试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在纳入分析的呼吸道常见六种菌中,流感嗜血杆菌占36.7%,肺炎链球菌占30.5%,肺炎克雷伯菌占12.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卡他莫拉菌占9.7%等。肺炎链球菌菌和A群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均高度敏感(>9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分离率2.7%;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测试的12种抗生素,未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但卡他莫拉菌比流感嗜血杆菌更耐药,β-内酰胺酶实验阳性率也更高,前者为31.0%(36/116)、后者为21.9%(95/438);几乎所有(99.3%)受试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显示敏感,在治疗肺炎克雷伯菌选择抗生素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敏感率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但是不及喹诺酮类敏感如环丙沙星(89.5%)、左氧氟沙星(94.4%)敏感;1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6%(20/125),对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率均超过80%。结论引起本地区CAP(不含非典型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以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本地区初次诊断CAP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重症CAP可联用阿奇霉素、呼吸氟喹诺酮类等广谱而强有力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当找到病原菌应根据药敏实验降阶梯治疗,选用窄谱、有效、安全、经济的抗生素,最终做到精准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监测 精准治疗
  • 简介: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CD44、CD90,通常105~106个骨髓有核细胞中仅有1个MSC[2],细胞分离培养及传代按文献[3]方法进行

  • 标签: 充质干细胞 兔骨髓 分离培养
  • 简介:乙醇浓度对AB-8树脂洗脱效果的影响将黄酮浓度为1.5mg/ml的3BV上柱样品以1BV/h的流速流过AB-8吸附树脂,上柱样品的pH值对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紫萍总黄酮有一定的影响,解吸实验将上柱液以1BV/h的流速流过AB-8吸附树脂

  • 标签: 中黄酮 分离紫萍 吸附树脂
  • 简介:多糖各组分的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经HPLC分析得2JLⅠ、2JLⅠⅠ经过纯化后都为单一峰(见图2~3),结果得两个多糖组分2JLⅠ和2JLⅡ,多糖各组分的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取2JLⅠ、2JLⅡ适量

  • 标签: 分离纯化 初步研究 精灵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液在制备液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所制液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液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液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乙醇浓度对AB-8树脂洗脱效果的影响将黄酮浓度为1.5mg/ml的3BV上柱样品以1BV/h的流速流过AB-8吸附树脂,上柱样品的pH值对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紫萍总黄酮有一定的影响,解吸实验将上柱液以1BV/h的流速流过AB-8吸附树脂

  • 标签: 中黄酮 分离紫萍 吸附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分离时如何使用PDCA建立爱婴小组,PDCA在母乳喂养中的干预提高母婴分离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通过微信及电话回访2018-1月至2019-5月于我院分娩时新生儿因特殊情况母婴分离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2018-1月至2019-1月母婴分离的产妇为观察组,2019-1月至2019-5月母婴分离的产妇为对照组,运用PDCA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爱婴小组,加强母乳喂养宣教。结果品质改进以后,护理人员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率均有所提高。结论运用PDCA提高护理人员、产妇、家属的母乳喂养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爱心,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加强产妇母乳喂养技巧,促进产后泌乳,降低产后乳胀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PDCA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率
  • 简介:竹叶总黄酮的制备竹叶粉末10g加入75%乙醇100ml,竹叶粉末用75%乙醇提取,结果乙醇浸取浓度、萃取有机溶剂、大孔树脂以及乙醇洗脱浓度对竹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分离纯化 总黄酮提取物 提取物分离
  • 简介:  通过五鹤续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五鹤续断总生物碱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提取分离,续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的正交实验L9(34)结果(略)表6 

  • 标签: 中生物碱 分离工艺 工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