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是指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进行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诉讼时效都应当依照刑事追诉时效计算、因为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应当从属于刑事诉讼,前述附带民事诉讼诉权成立的依附性和立案的依附性都表明只有依照刑法和刑 诉法追究犯罪时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标签: 犯罪行为罚 罚性 试论追诉时效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诉讼时效规定作了较大修改,并调整了例外适用特别诉讼时效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了一套相对独立的体系化、制度化的诉讼时效特别法规范,但并不能涵盖广义海商法,更不等同于海事审判面对的诉讼时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生效和实施,势必影响海商法诉讼时效制度,影响海事审判中诉讼时效法律规范的解释与适用,也影响海商法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修改。通过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立法演变、修改依据、适用范围及其例外,分析海商法诉讼时效法律表现形式及其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海商法诉讼时效制度的影响,以及在适用和解释法律时如何进行协调,并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和立法修改提出建议。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诉讼时效 《海商法》修改
  • 简介:近日,江苏省泗阳县出台了《泗阳县小额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实施细则》规定。凡具有泗阳县户籍或持有泗阳县当地居住证,因住房、生活设施类损失严重或者家庭成员身故;因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突发性意外伤害、造成家庭成员伤亡或医疗费用支出过高,且无赔偿主体或赔偿主体无力赔偿,赔偿数额较低;因家庭成员突患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造成人员重大伤害.

  • 标签: 泗阳县 江苏省 快速响应 救助 时效 《实施细则》
  • 简介:<正>保险索赔时效,一般指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保险标的因保险事故遭受损失后,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法定时限。我国《保险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下称原《保险法》),2009年10月1日修订实施。比较修订前后《保险法》关于保险索赔时效条款的变化:一是用第26条取代原《保险法》第27条;二是将索赔时效的性质明确为"诉讼时效";三是规定索赔时效的起算时间为被保

  • 标签: 索赔时效 保险事故 给付保险金 诉讼时效 保险合同 保险标的
  • 简介:1988年12月1日,原告曾某与被告钟某签订了一份协议,内容为:原告将自己的“东风—12型”小四轮汽车一辆实给被告,价款为2500元;付款时间为:1989年1月20日前付SOO元,4月1日前付1000元,7月1日前付I000元,分三次全部付清。协议签订后,被告在试车时发现该车上坡无力,便提出撕毁协议。原告未予理睬。以后原、被告均未对该车进行管理和使用。原告曾按协议时间分别三次向被告催收车款,被告拒付。1990年5月,原告因盗窃犯罪被判刑,1991年12月25日刑满释放。原告遂于1992年4月14目具状法院要求被告归还车款及银行利息。该案在审理中就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其诉讼请求应

  • 标签: 诉讼时效 诉讼请求 合法民事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 原告
  • 简介:追诉时效,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超过这个期限·除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且经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核准必须追究的以外,都不得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起诉,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我国刑法第76条依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不同的追诉期限。第78条又明确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同时,我国刑法还有时效中断与延长的详细规定。然而,1988年1月对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

  • 标签: 来源不明罪 巨额财产 国家工作人员 差额巨大 行为人 追诉时效
  • 简介:案情回放2008年4月14日,牛某人职某商贸公司,双方签订有效期为2008年4月14日至2009年7月13日的劳动合同。牛某在某商贸公司工作至2009年7月13日。牛某系农业户口,某商贸公司未为牛某缴纳养老保险。牛某月平均工资2049元。

  • 标签: 有效期 用人单位 社保费 2008年 2009年 赔偿
  • 简介: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对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便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处理民事纠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诉讼时效制度的复杂性以及我国民法通则尚不确定具体,以致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时常发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是一强制性规定,在诉讼中人民法院应主动审查,不待当事人主张,法官即应依职权适用,

  • 标签: 人民法院 诉讼时效 裁判案件 民事权利 《民法通则》
  • 简介:一、问题提出伴随中央“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海南旅游地产经济的升温,我省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案件,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自2012年省高院出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来,

  • 标签: 征地补偿款 诉讼时效 分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补偿费 纠纷案件
  • 简介:知识产权诉讼中,不只是停止侵权的请求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确认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的请求、确认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的请求也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非故意侵权人对知识产权财产权权利人的懈怠行为应享有抗辩权.

  • 标签: 知识产权制度 诉讼时效制度 懈怠制度 侵权行为 侵权人 抗辩权
  • 简介:人民法院在民事、经济等案件执行中,对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中确定的义务,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措施。”并按该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义务,逾期仍不履行的,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以保障申请人权利的实现。在通常情况下,按此程序操作是没有问题的,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产权转移 查封 房地产 时效 被执行人
  • 简介:公安机关在侦破和查处刑事、治安案件中,会遇到大量因涉及损害赔偿的问题。这种侵权损害赔偿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它的主张与否,完全是权利人的自主意愿,调整这种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无论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还是公安机关的居间调解,都不具终极效力。因此,公安机关唯有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权力和职责,才能保证权利人民事权利的有效实现。

  • 标签: 侵权损害赔偿 诉讼时效 民法 公安机关
  • 简介:<正>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廿五条,法定继承人未作放弃继承的表示就视为接受继承,那么,他在超过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之后提起诉讼,是否可以提出分割共有财产的要求,而不提继承的诉讼请求呢?

  • 标签: 诉讼时效 继承法 遗产 被继承人 共有财产 法定继承人
  • 简介:本文针对民法理论界就民法通则和继承法规定的20年期间性质所提出的不同观点,从民法规定各种期间的原理及其对法律关系的作用分析,进而认为20年期间的性质是权利主张的最长期限,法律设定20年期间目的在于补充诉讼时效期间的不足。

  • 标签: 民法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期限
  • 简介: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发布《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应具备的条件、债权文书的范围以及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应审查的事项等作了明确规定。《公证程序规则》第55条也规定了签发执行证书应在法律规定的执行期间内出具。

  • 标签: 诉讼时效中止 证书 债权人 公证债权文书 《公证程序规则》 强制执行效力
  • 简介:持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规定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民事权利,义务人可拒绝履行其义务的法律事实。我国《民法通则》第七章规定了诉讼时效,其中第一百三十五条和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标签: 诉讼时效期间 不正当竞争行为 持续性 《民法通则》 民事权利 法律事实
  • 简介: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典大多将权利人起诉或者实施与起诉类似的事项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重要事由。与之类似,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也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诉讼时效规定》)第13条又规定了八种与起诉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 标签: 诉讼时效中断 起诉 效力 大陆法系国家 《民法通则》 诉讼时效制度
  • 简介:《人民法院报》2001年12月13日第5版刊登杨传国同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一文,该文认为,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说明债权形成之时,债务人就有履行债务的义务,若不履行,即证明债权人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故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对此观点,颇值商榷。

  • 标签: 还款期限 权利 效应 诉讼 欠条 约定
  • 简介:没有约定履行期限之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少,从何时起算,目前,在我国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存有分歧,而且对于具体的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也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判决。例如,个体汽车匍机张X,到汽修厂修理汽车,口头约定修理费3500元。汽车修好以后,张X无钱付修理费,即写了一张欠条,欠条上没有约定还款的期限。欠条上注明了出具欠条的时间是1987年10月15日。此后,张X一直没偿付修理费。1992年10月8日,汽修厂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张/偿还汽车修理费。一审法院认为,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诉讼时效的期间为20年,从债权成立之时起算,原告主张

  • 标签: 诉讼时效 履行期限 债权人 权利人 特殊诉讼时效 准备时间
  • 简介:党政纪与刑法同为我国惩治贪污贿赂的重要制度。在党政纪处分与贪污贿赂犯罪刑事处罚衔接适用的过程中,要厘清各自的性质和适用范围。党政纪处分与贪污贿赂犯罪刑事法律衔接适用时,考虑行为人的犯罪数额要结合党政纪处分是否是终局性处分而确定;确定追诉时效时要类推适用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以平衡追诉时效制度和刑法从严惩处贪污贿赂犯罪的关系。

  • 标签: 党政纪处分 贪污贿赂 犯罪数额 追诉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