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 6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各 32例。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HSS评分以及 VAS评分均更优( P< 0.05)。结论: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关节置换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关节置换手术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信封抽取方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含样本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探究组予以根本原因分析护理,观察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数据分析:感染独立风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症、术中管理人员、术后感染性疾病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探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感染发生率探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能够良好提升护理质量,还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但其仍会受多重风险因素的影响,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因素的影响,临床中需依据患者的状况应用。

  • 标签: 骨科 关节置换术 感染 独立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开展高频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在2018年12月开始,选择在2020年12月结束,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疑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400例患儿,这400例患儿均开展高频超声检查,对患儿的髋关节形态进行有效观察,并结合髋关节超声检查结果来对患儿的髋关节β角、α角以及骨性髋臼覆盖率进行计算。结果:髋关节半脱位与脱位患儿的β角、α角以及骨性髋臼覆盖率均与正常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高频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肺康复在髋关节骨折联合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髋关节骨折联合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双盲法分组,57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肺康复护理,获取两组预后情况与呼吸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1%小于对照组19.30%,显示有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速与用力呼气肺活量高于对照组,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联合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可改善预后情况,改善呼吸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骨折联合尺骨鹰嘴骨折 肺康复护理 预后 呼吸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90例2020-02至2021-12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例)、对照组(n=45例),术中静脉泵注镇静药分别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结果:①于术前1d(T0)、术后7d(T3)时,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P>0.05);手术结束时(T1)、术后1d(T2)时,观察组MMSE评分较高(P<0.05);②术前1d(t0)、麻醉后(t1)、术后7d(t5)时,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切皮后20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d(t4)时,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L)-1β、1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控制炎症因子水平分泌效果更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对比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以及术后2年的效果。方法30例35膝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病因分别为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创伤性关节炎11例13膝以及结核性关节炎4例5膝。所有入选患者均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原则实施手术,并且均随访2年。根据膝关节评分标准(HS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进行评分,并比较手术前后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年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90.8±3.1)、(84.1±2.1)、(87.2±2.7)分]均较术前[(42.2±4.6)、(38.2±3.6)、(41.2±5.2)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性关节炎患者改善率最高,为47.1%,创伤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改善率分别为46.2%、40.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 标签: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严重膝关节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有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心得,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法术前注意进行心理和常规护理;术后重点预防并发症。结果3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对手术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措施,落实术后护理及相关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经随访能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出院指导
  • 简介:目的通过对10年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58例26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25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8例16膝;行髌骨置换16例16膝。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2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畸形包括膝内外翻畸形、屈曲挛缩畸形。216例(224膝)成功随访,随访时间4月~10年。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随访患者术后在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疼痛缓解方面效果显著。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0°,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1.43分,优良率达95.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近、中期疗效佳,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有效的康复措施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0年接收治疗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7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0年接收治疗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7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基础上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式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取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按摸球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2例,常规出院教育及随访管理;观察组42例,基于对照组,在奥马哈系统基础上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式护理;比较两组身心健康状态。结果 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Harris评分(74.59±6.36)分、FIM评分(108.56±5.84)分、ADL评分(78.69±6.56)分高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64.24±6.18)分、FIM评分(88.79±5.35)分、ADL评分(65.18±6.38)分(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奥马哈系统 延续性护理 家庭式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为20例患者。两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疼痛评分,身体疼痛评分及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身体疼痛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HSS评分比较,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护理后,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降低患者关节疼痛和身体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膝关节 骨性 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柱(壁)骨折33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3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其中优2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对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20例(108例膝关节置换,212例髋关节置换)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应用"多模式镇痛"管理。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2种护理方法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疼痛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A、止痛药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骨科关节置换患者,根据疼痛评分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可有效镇痛,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促进了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改善疼痛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高龄患者骨关节置换术麻醉日益增多,高龄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改变及伴随的疾病,对麻醉的要求也更高,同时骨关节置换术有时出血较多,如何做到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针对减少出血,节约血源,是此类麻醉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4年73例高龄患者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置换术 骨关节 麻醉 下肢 高龄患者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0年接收治疗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7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