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维标准牙冠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调验的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的咬合设计进行一定简化和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的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的求解方程.结果: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的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的调(牙合),有一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转运子是膜蛋白的一部分,透过细胞膜转运各种生物分子,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在变异链球菌中,ABC外排子与基因感受态、四(五)磷酸鸟苷[(p)ppGpp]累积、细菌素分泌与免疫密切相关。本文就变异链球菌ABC外排子的结构、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和抑制剂作一综述。

  • 标签: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 ABC外排子 变异链球菌 抑制剂
  • 简介:目的:比较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前,中、后3个部位,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讨论种植体丰颌骨复合体中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采用维有限元法。结果: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内,加载后,上颌骨复合体各部位应力均较小,较加载部位和种植体内应力小,上颌骨复合体前、中、后3个种植体比较,种植体和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后牙大于尖牙大于前牙。结论:上颌骨复合体具有良好的使集中受力分散的作用。上颌骨复合体内种植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可行性。

  • 标签: 上颌骨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不同骨质条件中、达到骨整合时(40%的骨结合率),不同直径的8mm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为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维有限元方法分析6种不同直径的8mm种植体在Ⅰ~Ⅳ类骨质条件中,受垂直和侧向力时,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值大小及分布规律。结果在Ⅰ~Ⅳ类骨质中,无论垂直或是斜向加载,应力值随着种植体直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种植体直径3.3~5mm时,最大应力值大小变化较为明显(曲率约为-1);种植体直径5.5~7.1mm时,变化趋于平缓(曲率接近0)。另一方面,随着骨质密度降低,种植体骨界面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Ⅳ类〉Ⅲ类〉Ⅱ类〉Ⅰ类。在Ⅰ、Ⅱ类骨质中最大应力分布接近,Ⅲ、Ⅳ类骨质最大应力分布相近。结论在临床应用短种植体时,可尽量选择较粗直径的种植体(直径3.3~5mm),但当种植体直径足够大时(直径大于5.5mm),再增加种植体直径对临床效果的改善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Ⅲ、Ⅳ类骨质时的应力值远大于Ⅰ、Ⅱ类骨质,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将Ⅲ、Ⅳ类的骨质通过骨挤压、骨移植等方式来提高骨密度,以保证远期成功率。

  • 标签: 短种植体 种植体直径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磨牙中的截骨设计和手术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颗舌侧位阻生下颌第磨牙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其截骨设计为1条矢状向和2条横向的截骨线,以去除面和舌侧的骨板。记录手术成功率、去骨方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牙均顺利拔除,平均用时13.92min(6~24min)。9例(40.9%)为整体去骨拔除,6例(27.3%)为分块去骨拔除,4例(18.2%)为牙-骨连体拔除,3例(13.6%)为去骨分牙拔除。22例(100%)创口均一期愈合。2例(9.09%)出现暂时性舌神经功能障碍,1例(4.55%)出现暂时性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后,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磨牙,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位 超声骨刀 舌侧去骨
  • 简介:目的:研究桩冠修复中不同余留牙体高度与箍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应力分布特点.探讨小同牙体高度对箍效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烤瓷核桩冠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两种箍效应的3种牙体高度.通过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牙本质受力情况.结果:①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桩冠的应力分布呈现出从颈部向根中部应力逐渐增高的趋势.②核颈环组的应力低于冠包绕组的应力.结论: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箍效应会逐渐减少.但保留1mm的牙体高度也可以提供箍效应.

  • 标签: 桩核技术 牙应力分析 三维有限元模型 桩冠修复 余留牙体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维仿真头模术前设计对其术中上颌骨截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畸形明显并且均伴有竖直方向平面的倾斜。术前制作维头模,精确测量之后在模型上模拟截断上颌骨,评价截骨的位置及截骨量,再将得到的数据应用到手术中行上颌骨截骨,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平面均水平,面部对称。结论通过维头模模拟截骨得出的数据可用于精确指导术中的截骨,对于术中上颌骨截骨的位置及截骨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不对称畸形 LeFortⅠ型截骨 三维头模 正颌外科
  • 简介:目前,牵引延长成骨主要是采用仅在特定方向上牵引延长器械来实现的。在有邻牙或其他骨结合种植体存在的前提下,利用本文所描述的的牵引延长基台系统可实现在任意功能或美学所希望的方向上对含一个或几个骨结合种植体的骨段进行牵引延长成骨。使用这种基台系统可使固定在骨量充足区域内的种植体随截开骨段移到修复学所希望的位置上。另外,此系统还可用于矫正种植年龄早,后因颌骨的生长发育致使位置发生改变的种植体。与种植体植入前后其他常规增加骨量的技术相比,此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整个疗程,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同时种植体成功的长期预后亦较好。

  • 标签: 牵引延长 基台系统 牙槽突 延长成骨 技术说明
  • 简介:从2008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广东省口腔医学会黄洪章会长、凌均柴副会长、陈小华秘书长、欧尧、程斌副秘书长、石考龙副主任委员等分别对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等珠角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走访了40多家不同层次不同管理模式的口腔医疗机构.与有关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对珠角地区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 标签: 口腔医疗服务 珠三角地区 广东省 状况调查 民营 口腔医疗机构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法与传统锤凿法在下颌阻生第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中、低位下颌近中斜位阻生第磨牙患者,分别采用高速涡轮机法和传统锤凿法对同一患者两侧阻生牙分期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嘱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复诊,检查并统计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拔牙后出血和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速涡轮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3.85)min,显著低于传统锤凿组的(17.27±4.47)min(P<0.05);在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等方面,高速涡轮机组亦显著优于传统锤凿组(P<0.05);在干槽症、术后出血和下唇麻木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中、低位近中斜位阻生第磨牙时,高速涡轮机法较传统锤凿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高速涡轮机法 传统锤凿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最近对口腔鳞癌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辅助治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及辅助治疗(手术、术后放疗)。该文旨在对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74例,行辅助治疗,另一组54例行辅助治疗。99例为Ⅲ-Ⅳ期的患者,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长期生存率 口腔鳞状细胞癌 非随机性 术后放疗 口腔鳞癌
  • 简介:目的:研究冠外附着体对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例肯氏Ⅰ类、Ⅱ类、Ⅲ类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比利时CEKE公司产BaHType附着体、Revax附着体、美国产Sternglod太极扣附着体制作附着体义齿,随访0.5-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基牙牙周情况、牙槽嵴粘膜情况、附着体义齿固位稳定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48例患者中41例患者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良好,基牙健康。1例患者人工牙折断,2例患者附着体连接臂下方牙槽嵴粘膜充血、水肿;1例患者烤瓷冠松动;1例附着体折断,2例基牙烤瓷冠崩瓷,经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后,义齿重新正常使用。结论: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效果良好。

  • 标签: 附着体 附着体义齿 牙列缺损 修复 老年人
  • 简介:目的:采用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下颌磨牙根管治疗后各种充填体和垫底材料对牙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形态的下颌第一磨牙,基于MicroCT扫描建立根管治疗后I类洞型充填的维有限元模型.在充填材料面施加200N咬合力的条件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用不同充填材料进行修复后的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状况.结果:银汞合金充填时牙体组织出现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是5.75MPa和14.97MPa,明显小于复合树脂充填时牙体组织出现的最大拉应力11.1lMPa和最大压应力26.01MPa.复合树脂充填时采用不同垫底材料,牙体组织出现的最大应力数值相近(最大拉应力11MPa&#177;1%,最大压应力26MPa&#177;1%).结论:成功建立Ⅰ类洞型牙体缺失的下颌磨牙结构的维有限元模型,实验数据表明,不同充填材料对牙体组织的应力影响较大,而不同垫底材料对牙体组织的应力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充填体 垫底材料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维测量CT的方法来研究成人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髁突的形态及位置特征。方法对6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颅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采集DICOM数据,利用Mimics17.0对骨组织进行维重建,确定标志点及测量相关参考平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偏斜组两侧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偏斜组偏斜侧髁突冠状面-CP、髁突水平面-CP、髁突矢状面-FH大于非偏斜侧,髁突水平面-FH、髁突矢状面-MSP、髁突高度、髁突内外径、髁突外斜面长度小于非偏斜侧。结论骨性Ⅲ类偏颌患者的髁突形态与位置存在不对称。偏斜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后、内旋转,偏斜对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前、外旋转。偏斜侧髁突高度、内外径和外斜面长度小于偏斜对侧。

  • 标签: 骨性Ⅲ类 下颌偏斜 髁突 CT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第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9月26日在广东深圳市召开。大会在执行主席邱蔚六院士的主持下,在国歌声中开幕。首先由张震康会长致开幕词,他讲到这次代表大会的特别之处,不仅在最大的改革开放的城市深圳召开,而且在FDl2006年会之后召开,更重要的是大会要完成新老班子的接替,的接班人比我们更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卫生部陈啸宏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深圳市政府黄国强秘书长也作了讲话;中国医师协会杨镜常务副会长、日本齿科学会江藤一洋会长、香港牙医医学会梁成训会长、澳门医务局瞿国英、台湾牙医师工会葛建浦等嘉宾先后致辞。

  • 标签: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深圳市 中国医师协会 改革开放 牙医师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维螺旋CT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技术显示颌面部囊肿及肿瘤的效果,探讨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部囊肿及肿瘤患者进行螺旋扫描后,在维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表面再现和容积再现重建并测量,结合术中所见比较二者在定位定界,显示病损所破坏,骨皮质膨胀等方面的效果。以既往二维CT为基础进行的颌骨手术为对照,比较维螺旋CT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容积再现技术在定位、定界、显示骨膨胀和破坏方面均优于表面再现技术,测量值更接近术中测量(P〈0.05)。维螺旋CT在手术中的指导意义优于二维C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15.11%)。结论:容积再现技术在定性及定量评估方面较表面再现技术更精确,所获信息更全面,更能反映病损的真实情况。维螺旋CT,尤其是容积再现技术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诊断手段,对提高手术效果,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囊肿 肿瘤 体层摄影术 容积再现 表面再现
  • 简介:目的:比较根管治疗后年轻恒磨牙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以及易美全瓷(e-maxpress)高嵌体修复的耗时与远期效果。方法:选取7-10岁患儿下颌第一磨牙60颗,随机平均分为3组(n=20),经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以及易美全瓷e-maxpress高嵌体种方法进行修复,统计比较治疗所用时间,并对比2年内的随访结果。结果:采用树脂充填、金属预成冠和全瓷高嵌体修复的平均治疗耗时分别为48.1±5.4分、21.6±2.5分和50.3±3.8分。修复后2年内,组病例的牙龈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金属预成冠和高嵌体组的固位、邻接关系均优于于树脂直接充填(P〈0.05),修复体脱落率显著低于树脂充填组(P〈0.05)。结论:2年内金属预成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效果均优于树脂直接充填,但金属预成冠修复操作简单耗时较短,更适合儿童年轻恒磨牙残冠根管治疗后的过渡性修复。

  • 标签: 年轻恒磨牙 树脂充填 金属预成冠 全瓷高嵌体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状态下上颌半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区及中线区不同位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及其与牙尖斜度、腭穹窿形态的关系。方法:使用维有限元法分别对牙尖斜度为0°、20°、30°的尖、平、凹型腭穹隆形态的上颌半口义齿进行加载,得出义齿基托磨光面各节点的维变形方向及数值。结果:双侧后牙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变形值增加。全牙列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单侧后牙加载时后缘区、对侧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同侧颊侧边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后缘区及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凹型腭穹窿形态基托在全牙列及双侧后牙加载时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压向变形值(切牙乳突区及后缘区)大于尖型及平型,在单侧后牙加载时对侧颊侧边缘区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切牙乳突区压向变形值大于尖型及平型。结论:加载方式和牙尖斜度共同影响上颌半口义齿基托变形的方向及大小,牙尖斜度的增大可明显增大基托的压向变形和背离变形值。腭穹窿形态可明显影响基托的变形值,凹型基托较平型及尖型基托在边缘封闭区有较小的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值,在切牙乳突区有较大的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值。

  • 标签: 上颌半口义齿 变形 加载方式 牙尖斜度 腭穹窿形态 三维有限元
  • 简介:目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牙龈退缩分度的方法.但是这些分度方法都未见有经过有效的统计学的分析和验证。因此,这些分度方法在不同临床医师中应用时.是否都同样有效还不详。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的牙龈退缩分度方法在检查者自身和检查者问的一致性.并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医师中的一致性。材料和方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评估提出的这一的分度方法:牙龈角化组织量(〈2mm或≥2mm).是否存在牙颈部的非龋性病变以及是否存在邻面附着丧失。采用盲法分析3位检查者的KaPPa统计值(一致性检验)。结果:使用该分度方法对120例牙龈退缩患者进行评估,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4~096.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67~094,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0~092。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问一致性值为070~085.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59,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77。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和人群,提出的分度方法在调查者中的一致性为中度到高度。因此.该方法可以判定牙龈退缩的严重程度。

  • 标签: 一致性检验 牙龈退缩 检查者 分度 非龋性牙颈部缺损 附着丧失
  • 简介: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typetwo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veproteinproducts,AOPPs)与血浆甘油酯(Triglyceride,TG)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能否通过测量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含量来间接反映血浆甘油酯的水平,从而为预测T2DM患者心血管危害程度提供一种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56例T2DM患者(女性32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51.31±5.83岁),分别测量其血浆TG、血浆AOPPs、唾液AOPPs者含量.分析T2DM患者血浆TG与血浆和唾液中AOPPs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间的差异.结果:T2DM患者血浆TG含量、血浆中AOPPs含量及唾液中AOPP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浆TG与血浆中AOPPs含量呈正性相关关系(r=0.686,P<0.001),与唾液中AOPPs含量也呈正相关关系(r=0.693,P<0.001).血浆中AOPPs含量与唾液中AOPP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474,P<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甘油酯、血浆和唾液中的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甘油酯与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可间接反映血浆甘油酯的水平.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甘油三酯 血浆 唾液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