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骨钙素为细胞分化指标,探讨商用纯钛表面牙周韧带细胞形成物的特征。方法:将牙周韧带细胞和纯钛进行复合培养,分别在第8天,第16天和第24天取材,免疫荧光染色原位观察骨钙素的表达,结果:第8天后,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即可形成复层生长,并持续高表达骨钙素,结论: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有向成骨样细胞分化的趋势,表现为形成高度表达骨钙素的类组织。

  • 标签: 纯钛 牙周韧带细胞 骨钙素 口腔种植材料 免疫荧光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舌再造的护理。方法:2003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有13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前外侧皮瓣血管化移植修复术,对该类手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本组病人术后无呼吸道及肺部并发症,无血管危象,无院内感染,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前外侧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对舌再造的功能指导是护理的重点。

  • 标签: 舌癌 皮瓣 舌再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前外侧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4岁)口腔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18例,牙龈癌3例,颊癌5例,口咽癌3例,口底癌3例,分析总结移植的修复成功率和术后效果。结果:31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坏死,成活率为96.8%,皮瓣术后近期和远期随访效果均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癌 术后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骨保护素(humanosteoprotegerin,hOPG)在犬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中的表达情况,为后期的牙周组织再生实验制备高表达目的基因hOPG的种子细胞。方法:体外构建携带hOP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5-hOPG—EGFP,并将其转染Beagle犬PDLCs,通过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RT.PCR、ELISA以及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Ad5一hOPG—EGFP成功转染犬PDLCs,转染72h后转染效率达到80%以上,转染的细胞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表明,hOPG在犬PDLCs中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OPG基因可以在PDLCs中有效表达。

  • 标签: 骨保护素 腺病毒载体 牙周韧带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骨架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模式及其可能的功能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培养PDL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vimentin的表达:取诱导前(对照组)及矿化诱导7、14和21d的PDLCs。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vimentin、actin、caldeSIllon(CaD)、tropomyosin(Tm)和annexinA4mRNA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PDLCs表达丰富的vimentin:Vimentin、actin、CaD和TmmRNA的表达在诱导7d组下调.诱导14d组和21d组逐渐上调:AnnexinA4mRNA的表达在诱导7d组表现为上调,诱导14d组和21d组逐渐下调:Vimentin的mRNA表达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和Tm在诱导7d组与14d组之间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in和annexinA4在对照组与诱导21d组之间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显示类似的表达趋势。结论在PDLCs成骨分化过程中.一组细胞骨架及细胞骨架蛋白相关蛋白呈现相似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参与调节PDLCs成骨分化。

  • 标签: 牙周韧带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骨架蛋白
  • 简介:背景:在超重个体和西方人群中制备最佳厚度的前外侧皮瓣是一项挑战。作者描述了一种新颖的蜂窝技术,用于超重患者的超薄前外侧皮瓣制备。方法:40例体重指数大于25kg/m的患者需要薄的前外侧皮瓣进行重建,随机分配到蜂窝技术组或显微分离技术组。蜂窝技术组使用Cavitron超声波手术抽吸器进行皮瓣修薄,显微分离技术组中使用常规显微分离技术进行皮瓣修薄。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制备 荧光血管造影 超声吸引器 试验研究 吲哚菁绿
  • 简介:临床上,前外侧皮瓣(tALT)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有不损伤大动脉的风险,功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该文旨在评价前外侧皮瓣与前臂桡侧皮瓣(RFFF)修复口腔缺损后供区的美学效果。对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4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组织重建。17例应用RFFF。25例应用tALT。结果:RFFF组成功率94.2%。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供区并发症 皮瓣修复 口腔缺损 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