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原发性颅内肿瘤,生长迅速,预后差,血管生成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特异性高度血管化,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可作为研究肿瘤血管化生成过程抗血管化治疗理想模型。本文对胶质瘤血管生成抗血管化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胶质瘤 化治疗 原发性颅内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发生过程
  • 简介:背景与目的:大型复杂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高,主要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wastingsyndrome,CSWS)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the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为主,它们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原则相反,如果误诊常使病情恶化。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有效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低钠血症57例临床资料。结果:在57例低钠血症患者中,56例血钠血容量恢复,3~5d血钠纠正至正常,按24h尿钠检测结果补充钠,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均获得痊愈出院。其中SIADH误诊为CSWS23例。1例由于血钠纠正过快而死于广泛性脑肿胀。结论:鉴别脑性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是治疗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关键。血浆渗透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对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低钠血症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鞍区 肿瘤
  • 简介:疼痛是一种疾病吗?疼痛是一种疾病吗?回答是肯定。但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疼痛感受,扛一扛不就过去了吗?其实不尽然。在医学上,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损伤产生一种不愉快反应,是一种复杂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症状之一。

  • 标签: 疼痛 药物治疗 癌痛 损伤组织 心理活动 疾病
  • 简介: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脑肿瘤细胞中某些基因高甲基化可以用来标记肿瘤预后,甲基化后沉默产物可作为化疗反应生物标记分子,而对DNA甲基化抑制剂研究已成为肿瘤治疗新方向。总之,在脑肿瘤发生发展中。DNA甲基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肿瘤甲基化方面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脑肿瘤 DNA甲基化抑制剂 表观遗传学 肿瘤预后 高甲基化 肿瘤细胞
  • 简介:背景与目的:常规CT/MRI检测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十分困难。临床证实^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18F-FDGPET)在术后肿瘤残余病灶检测方面有独特应用价值。但脑皮质大量摄取^18SF—FDG,对颅内残余肿瘤显像有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11C—MET)PET/CT显像在检测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余病灶中应用价值,并与^18SF—FDGPET/CT相比较。方法:脑胶质瘤术后患者38例行^11C—METPET/CT显像,其中有18例同时行^18SF—FDGPET/CT显像。临床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38例患者中经临床影像随诊及病理活检证实肿瘤残余者30例,^18C—MET^18F-FDGPET/CT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3.3%、82.3%(χ^2=1.376,P〉0.05),8例无肿瘤复发者^11C—METPET/CT显像阴性,其中1例行^18F—FDGPET/CT显像也为阴性。^11C—MET显像所见病灶边界清楚,远较^18F—FDG清晰。14例患者中,^11C—MET显像肿瘤/灰质比值、肿瘤/白质比值明显高于^18F—FDG显像(2.11±1.13比0.99±0.42,P〈0.013.20±2.11比1.89±0.64,P〈0.05)。结论:^11C—MET显像能灵敏地检测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定位方面优于^18F—FDG显像

  • 标签: 脑胶质瘤 肿瘤残余 ^11C-MET ^18F—FDG PET/CT显像
  • 简介:自2010年第2卷第2期起,本刊启用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科学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旨在杜绝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水平。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科学期刊 检测系统 杂志社 癌症防治 文献
  • 简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毒副作用迥然不同于传统细胞毒药物,尤其是其最为常见皮肤毒性,可引发身体心理明显异常,导致药物减量或中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了解这些皮肤毒性机制,制定适当毒性分期标准,进而给予正确防治,对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及抗肿瘤治疗连续性都十分重要。本文综述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中最有代表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副作用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 标签: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处理方法。方法本组共54例,35例为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19例为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设为研究组,采用改进方法。结果研究组皮瓣坏死率为10.5%,对照组皮瓣坏死率为45.7%,研究组皮瓣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方法后,合并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皮瓣坏死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糖尿病 乳腺癌手术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检查annexinⅠ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鳞癌不同病变过程中表达。方法按照研究食管癌早期病变病理学取材方法取材,选择含有不同程度癌前病变食管鳞癌标本11例,经连续取材制片免疫组化分析,比较同一病例由食管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癌全过程中annexinⅠ表达改变。结果AnnexinⅠ表达水平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呈强阳性(11/11,100%),低度癌前病变(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减弱(3/8,37.5%),高度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明显减弱(12/14,85.7/%),食管浸润癌淋巴结转移癌中阴性或显著减弱(15/153/3,100%)。Annex.inⅠ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中改变具有显著意义(P=0.002)。结论AnnexinⅠ是食管鳞癌早期侯选标志蛋白,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时表达异常。

  • 标签: 癌前病变 annexinⅠ 食管鳞癌 肿瘤标志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化疗药物对细胞增殖、凋亡血管形成影响。方法结肠癌病人45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5例。A组为术前加入善宁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为术前不加入善宁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C组不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常规手术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7~10d后行肿瘤切除手术。切除标本行MVD、VEGF、Ki67LI、ALI检测。结果A、B、C组MVD分别为12±8、25±17、26±16(P〈0.05);VEGF表达分别为39.2%、70.0%、72.4%;Ki67L1分别为(8±4)%、(11±6)%、(16±7)%(P〈0.05);ALI分别为(4.3±0.5)%、(2.2±0.6)%、(1.5±0.6)%(P〈0.05)。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以对肿瘤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加入善宁可以加强其上述作用外,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结肠癌疗效,生长抑素可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结肠癌 血管形成 细胞凋亡
  • 简介: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附近细胞合成分泌,是调节红细胞生成和成熟最重要细胞因子,而且具有阻止红系祖细胞凋亡功能。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处于贫血状态,其血清EPO浓度临床意义究竟如何目前尚有争议。为进一步明确血清EPO水平和癌性贫血水平之间关系,以指导临床上对这类贫血患者处理

  • 标签: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目的探讨粪便中MALL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89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3例正常人清晨粪便标本.提取其DNA经处理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MALL甲基化状态。比较粪便MALL甲基化状态与粪便潜血(FOBT)、CEA诊断结直肠癌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粪便DNA中MAL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8.7%(70/89),显著高于正常人3.0%(1/33)(P〈0.01)。粪便MALL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敏感度(78.7%)显著高于粪便潜血(30.3%)、CEA(29.2%)(均P〈O.01)。MALL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均P〉0.05)。结论粪便MALL基因异常甲基化对于诊断结直肠癌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无创性初筛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MALL 基因甲基化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为分析肺癌发生发展状况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45例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以7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45例肺癌病人血清中Th1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FN-γ(25.1±18.1)pg/mL、IL-2(1.58±1.69)pg/mL;Th2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L-10(4.12±2.22)pg/mL、I-一5(3.21±1.48)pg/mL、IL-4(4.72±2.72)pg/mL;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10比值为0.48±0.53。与正常相比,肺癌病人血清中Th2细胞因子IL-5、IL-4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0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Th1细胞因子IFN-γ升高、IL-2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10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癌患者各组织类型、TNM分期之间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肺癌病人血清中Th1/Th2比例失调,表现为Th2细胞因子明显升高,Th1细胞因子IL-2降低,提示肺癌病人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以IL-2介导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IFN—γ在肺癌病人血清中明显升高,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有促进抗肿瘤作用,又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

  • 标签: 肺癌 Th1 TH2 细胞因子检测 免疫学指标 体液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急诊恶性肿瘤早期感染患者6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恶性肿瘤未感染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含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阳性率及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恶性肿瘤 早期感染
  • 简介:目的优化建立一种敏感、简便、稳定地检测结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方法。方法构建K-Ras基因第二外显子12、13密码子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通过优化PCR及肽核酸与特异性引物浓度关系,达到有效模板浓度低样品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成功构建K-Ras基因第二外显子12、13密码子野生型突变型质粒。肽核酸钳制PCR条件优化包括:(1)最佳复性温度为58℃60℃;(2)有效模板浓度为10^-6pg/μl;(3)引物浓度与肽核酸浓度最佳比例为20∶1。在K-Ras突变型质粒与野生型质粒浓度比为1∶100时即可检测到突变。结论肽核酸钳制PCR技术较传统测序方法更为敏感,可以应用于有效模板浓度低样品,为结肠癌个体化治疗前相关基因检测有效方法。

  • 标签: 肽核酸 结肠癌 K-RAS基因 西妥昔单抗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利用RP技术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人工活性骨替代物修复下颌骨缺损可行性。方法:RP技术SL法制作具有特定外形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法复合BMP,制成定制化人工活性骨。以多孔β-TCP/BMP支架为实验组,单纯多孔β-TCP支架为对照组,进行修复犬下颌骨缺损动物实验,分别在植入后2周、1月、3月、6月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测分析组织学观察,Lane—SandhuX线组织学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3月,均出现牢固骨连接。植入后6月,实验组可见骨改建。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定制化人工活性骨构建是可行。多孔β-TCP支架多孔β-TCP/BMP复合支架均可以最终完成骨替代,达到临床骨修复目的。

  • 标签: 下颌骨缺损 磷酸三钙 骨形成蛋白 快速成型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肠梗阻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76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腹部CT检查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诊断率高于X线。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3例;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8例,其中6例行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35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23例,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3例无法切除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死亡2例。结论腹部CT检查对于确定肠梗阻部位、性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是安全可行;在一定条件下,左半结肠切除及直肠癌切除后一期吻合也是安全;预防性造瘘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诊断 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
  • 简介:出现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重要因素。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主要途经。血行转移一般发生于胃癌晚期。当癌肿侵透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网膜或其他脏器表面,形成种植转移。胃癌转移程度是判断病期、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重要指标。

  • 标签: 亚临床转移 胃癌患者 临床研究 转移规律 胃癌转移 种植转移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良恶性肿瘤最重要术式。手术切除包括胰腺病变部分、部分胃及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胆总管在内器官组织,而后再将胰腺、胆总管胃与空肠吻合重建。决定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主要因素是胰肠吻合。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胰肠吻合术式也经过不断改良,各种不同手术方式相继出现,特点分明。该文就胰肠吻合历史变迁、各种术式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腺肿瘤 壶腹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