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上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下是近几年中医外治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临床研究概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治疗 气道上皮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检查前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结核科428例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情况评估,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并加以落实。结果痰标本留取质量显著提高,降低了成本,实现检验、医、护、患均满意多赢局面。讨论痰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对痰标本留取质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标本留取 住院患者 结核科 检查前 质控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支气管镜下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灌洗液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78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6例,阳性率为87.6%,前三位病因为:炎症83例(46.63%)、结核29例(16.29%)、肺癌24例(13.48%),其他依次为支气管扩张8例(4.49%),霉菌感染4例(2.25%),异物3例(1.69%),支气管腺瘤2例(1.12%),血管瘤2例(1.12%),息肉1例(0.56%),尚有22例(12.36%)原因不明。结论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病因诊断率,尤其对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血管瘤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胸部影像学 咯血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检查142例患者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TBNA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较c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EBUS-TBNA具有较高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价值。

  • 标签: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肺和/或纵隔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后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通过对晕厥病人观察,提高对肺栓塞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肺栓塞患者以晕厥为首发症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0.8岁,7例出现反复晕厥,13例中有1例长期瘫痪卧床4年,1例关节镜术后10天,1例患深静脉炎3个月,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年,1例有8小时乘车史,3例有下肢静脉曲张,其余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COPD中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心电图8例表现为SⅠQⅢTⅢ,2例呈QⅢTⅢ,3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血气分析10例为低氧血症,CTPA证实主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叶支肺动脉。段肺动脉有充盈缺损。结果所有病人均在入院后,最迟在48小时内通过CTPA明确诊断。5例给予尿激酶溶栓[尿激酶20000IU/kg,用量在100万^u~150万^u],8例抗凝,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溶栓并发症。结论当病人以晕厥或反复晕厥就诊时,要警惕肺栓寨可能性。

  • 标签: 晕厥病人 首发症状 肺栓塞 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右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367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临床资料。结果367例行穿刺术患者中,发生气胸88例(单纯性气胸83例;张力性气胸1例;交通性气胸4例),占23%;肺内出血102例,占28%,无大咯血发生,无纵隔气肿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度高,安全有效获得组织学好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必要护理措施是防治并发症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经皮肺活检术 CT引导 护理 经皮肺穿刺活检 单纯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优点,而且降低了VAP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到目前为止,开胸肺活检仍被公认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正确诊断“金标准”。但开胸肺活检是外科创伤性检查,容易产生肺部并发症。由于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道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胸腔内感染机会,术后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肺部并发症 开胸肺活检 护理 预防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DP、AT-Ⅲ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浆FDP、AT-Ⅲ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中血浆FD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组FDP、AT-Ⅲ指标与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

  • 标签: 肺癌 血栓前状态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乙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观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止血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行纤支镜活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2),治疗组在行活检前常规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术中如有出血可再次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止血。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止血剂,术中如有出血可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出血。结果治疗组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及出血持续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活检前常规局部使用冰肾上腺素预防出血,活检后再次使用冰肾上腺素局部止血,能明显减少活检后出血及出血持续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支镜活检 术后出血 肾上腺素 局部应用 止血方法 并发出血
  • 简介:目的总结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年共1168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资料。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病程长,抗痨疗效差,治疗原则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局部加压包扎,辅助全身抗结核治疗,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肯定,治愈率高。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核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结核病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局部穿刺液、腹水和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性基因IS1081,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在荷菌量较高肺泡灌洗液和局部穿刺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低(80%vs92%);在荷菌量极低腹水和脑脊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34.6%vs15.4%),但特异性略有下降(80%vs93.3%);综合计算所有样本敏感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显著差别(56.9%vs52.9%)。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结核病诊断。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结核病
  •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力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肌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影响较大。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 呼吸肌力
  • 简介:结核病化疗特点是多药联合较长期使用,大多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毒性.通常用转氨酶作为观察指标,当转氨酶(AST、ALT)升高就会给抗结核治疗带来困惑.现报导抗结核治疗中发生AST升高100例处治方式:

  • 标签: 肝脏毒性 结核病 合理用药 抗结核治疗 转氨酶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84名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方法分析9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结果G-杆菌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绝大多数,为85.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耐药情况也比较严重.结论通过对这90例痰培养结果分析,对我院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有了解,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

  • 标签: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临床分析 痰培养 铜绿假单胞菌 培养结果 经验性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反跳发生。方法收治86例中毒患者,针对发生中间型宗合症原因,抓住治疗、护理每一个环节。结果86例中毒患者除5例病情较重死亡外,其余无一例发生中间型综合症。砉论有机磷中毒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型综合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间型综合症 有机磷中毒 护理 预防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纤支镜联合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衰中应用价值。方法92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灌洗,38例患者灌洗后予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常规、胸片等指标。结果54例患者灌洗后呼衰缓解,38例呼衰改善不明显者予无创通气治疗,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于分泌物较多COPD呼衰患者,纤支镜灌洗有利于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血气交换。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