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践我们发现,气候剧变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易于发生变化.现收集我院1997~2001年住院病人中410例COPD病例,统计如下:

  • 标签: COPD 气候剧变病情变化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就诊70名OSAHS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监测(PSG)与胰岛素相关指标,并分析OSAHS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BM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FINS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5≤AHI≤15)与重度(AHI〉15)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FPG、FINS和HOMA-IR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与AHI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胰岛素抵抗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胰岛素抵抗 体质指数 血氧饱和度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期合并呼衰患者共55例,随机分为营养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均接受相同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营养组加用了管饲喂养肠内营养液-瑞高。结果2周后营养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一、CT在肺真菌病中应用价值(一)诊断肺真菌病CT影像学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但它对于病变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病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一些特定类型肺真菌病,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病早期发现,影像学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49例妊娠合并肺结核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9例患者在发病14天以上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者31例;处理方法首先给予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并根据妊娠月份和孕妇身体状况适时终止妊娠37例、继续妊娠12例(其中早产2例、低体重儿3例)。结论妊娠期间出现咳嗽、消瘦、低热患者应当考虑有结核感染可能,全面观察,必要时做胸部X线检查,并注意给予腹部保护。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肺结核应尽快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考虑终止妊娠,严格掌握继续妊娠条件。

  • 标签: 妊娠合并 肺结核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预后可能有益。

  • 标签: 肺癌 凝血指标 生存期
  • 简介:目的在对中度持续性哮喘治疗中比较各治疗方案间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吸入激素(ICS)+抗白三烯(LTRA)、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ICS+LABA+LTRA治疗。经过在3个月治疗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有症状人数及肺功能(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FEF25、FEF50、FEF75)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ICS+LABA+LTRA和ICS+LABA组各观察指标均较1CS+LTRA组好(P〈0.05),其中前者对于改善小气道功能效果最好。结论对于中度持续性哮喘ICS联合LABA治疗优于ICS联合LTRA治疗,其中三者联合疗效最好,提示对于中度持续性哮喘ICS+LABA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舒利迭 孟鲁斯特 辅舒酮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口服营养支持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谷氨酰胺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对AECOPD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

  • 标签: 谷氨酰胺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疑似肺结核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影像学表现疑似结核病变特点59例痰菌阴性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观察病变,同时行活检、刷片及灌洗液等检查,通过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分析结果。结果59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结核49例,2例确诊为肺癌,其中刷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活检确诊结核34例。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结核 诊断
  • 作者: 刘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 620500
  • 简介:一旦患上肺炎就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了,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治疗。在生活患上肺炎后应注意休息和多喝水,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那么在日常生活肺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 标签: 肺炎;注意事项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导致了疾病加重,增加经济负担。而无计划性再人院导致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所谓无计划性再入院,是指患者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疾病在短时期内再次住院治疗。“短时期”目前没有明确定义,可能为治疗后一周到一个月内。

  • 标签: AECOPD 再入院 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肺疾病 复发 住院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BNP水平对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东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住院72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13例,平均(75.73±8.76)岁。根据入院时血浆BNP值划分:<100pg/mL为A组,46例;>100pg/mL为B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女构成比、体质指数(BMI)、稳定期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入院首次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C反应蛋白(CRP)、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无创/有创呼吸机使用比例及死亡比例。结果(1)A和B两组之间年龄,男女构成比、BMI、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静脉血各类细胞计数,CRP和动脉血pH值、PCO2、PO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A和B两组相比,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呼吸机使用比例、死亡比例等在B组升高(P<0.05)。结论BNP>100pg/mL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无创/有创呼吸机比例更高,死亡比例增加,提示随着BNP升高,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B型利纳肽
  • 简介:目的:探讨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于我院择期行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A、B组,两组分别使用DLT和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记录并分析两组呼吸力学参数、肺内分流率。结果单肺通气后,两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上升明显,肺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单肺通气时B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麻醉后,两组PaO2、PvO2和Qs/Qt较麻醉前均显著上升(P<0.05);双肺和单肺通气时相比,两组PaO2和Qs/Qt变化显著(P<0.05);在单肺通气时B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使用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影响较DLT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 简介:目的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方法耐多药肺结核病例34例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18例)和标准对照组(16例),个体化治疗组采用18Pa+L2+X(X根据个体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含两种或三种敏感抗结核药物)方案,标准对照组采用标准化方案,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个体化治疗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与标准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合理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个体化治疗
  • 简介:膈疝是指腹内脏器经膈肌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发展及其他因素影响,近年来创伤性膈疝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有多部位、多脏器损伤,容易误诊或漏诊。文献报道创伤性膈疝漏诊率高达12%-66%,死亡率可高达34%,往往因误诊或漏诊最后形成创伤迟发性膈疝。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3例迟发创伤性巨大膈疝。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巨大膈疝 迟发创伤性 护理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膈疝 漏诊率
  • 简介:自发性气胸根据肺脏破裂口情况(有无活瓣作用)及胸腔压力高低而分为张力性、单纯性和交通性三种,这对治疗方法选择有一定意义,然而对气胸早期诊断却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根据我院肺科三十余年来347例气胸临床资料,依据不同临床表现把气胸分作五个类型,以便于临床医师及时掌握急诊处理。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型 单纯性 肺科 急诊处理 临床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纤支镜结合化疗对支气管结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纤支镜结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纤支镜、X线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状况。结果应用纤支镜局部注药与全身化疗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更好疗效,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支镜下局部注药结合全身化疗可达到控制病菌扩增目的,对支气管结核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纤支镜 支气管结核 化疗
  • 简介:目的:本文拟观察强肾扶正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病例4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强肾扶正中药方加减,结合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对照组单纯采用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观察两组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体重及毒副反应比较。结果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上,采用强肾扶正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比较满意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意义[1]。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Ⅱ评分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共279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岁)临床资料,随访30天。所有病例均逐一采用APACHEⅡ评分分别行入院时、治疗后动态评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时存活组患者,明显低于死亡/复发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降低为(9.86±1.46),病情也明显缓解。入院时药物治疗组(193例)APACHEⅡ评分为(9.97±1.76)、无创通气组(61例)APACHEⅡ评分为(15.20±1.25),有创通气组(25例)评分为(21.16±2.84),APACHEⅡ评分〉24分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APACHEⅡ评分有助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轻重评估及预后评价并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APACHE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龄
  • 简介:目的探讨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诊治9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cT与MRI检查图像特点以及检出情况。结果对于肿瘤直径〉5cm患者,MRI与CT关于其内部特点以及周围特征显示情况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肿瘤直径3—5cm以及〈3cm患者,cT显示其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特征情况显著优于MRI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检出纵隔肺门淋巴结、血管断面,侵犯情况、积液以及胸膜凹陷征情况显著优于cT检查;CT检出钙化情况显著优于MRI;P均〈0.05。CT与MRI检查周围型肺癌检出率,误诊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重要方法,MRI能够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提供更多、更重要信息,是CT检查补充手段。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 MR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