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视网膜黄斑裂孔行玻璃体腔注气手术后俯卧位持续时间对裂孔封闭的实际效果,探究术后所需俯卧位的最佳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5月—2008年6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确诊单纯黄斑裂孔住院行视网膜复位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患者48例,术后采取俯卧位,随访并跟踪6个月,观察术后恢复所需最适合的俯卧时间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通过6个月随访,48例术后未复发者的实际俯卧时间为(2.04±1.20)周。患者实际卧周数与术后1周时的气体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相关性。气体的种类与2周气体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相关性。患者出现手麻10例,占20.8%,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眼部手术后,患者正确的卧姿、术后2周左右的俯卧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可坚持性,有效改善因长时间限制性体位而发生的并发症,也有利于减少玻璃体腔注气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周随访有助于及时调整卧位,4周随访有助于及时应对病情变化。

  • 标签: 单纯黄斑裂孔 手术 俯卧位 持续时间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 标签: 胰岛素 皮下注射 漏液 停留时间
  • 简介: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预防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然而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因此在临床使用前应做TAT皮试,准确判断TAY皮试结果至关重要。若皮试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注射后引起的过敏反应给护理人员及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与烦恼,严重时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对324例外伤伴饮酒的病人做TAT皮试临床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临床观察 饮酒时间 抗毒素球蛋白制剂 TAT皮试 破伤风类毒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对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6月我院TVT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h拔除尿管。对照组于术后2h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拔除尿管4-6h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3-3.7h,对照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6-3.8h,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43例,≥100ml1例。对照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36例,≥100ml6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例尿路感染发生,占2.27%,对照组无尿路感染发生。结论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24h拔除尿管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 留置尿管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骨折患者在疼痛护理下的疼痛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1日收治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下肢骨折患者分为A组(31例,基础护理)与B组(31例,疼痛护理),研究指标为疼痛指数、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B组下肢骨折患者疼痛指数低于A组下肢骨折患者,P<0.05;护理后,B组下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高于A组下肢骨折患者,P<0.05。结论:疼痛是下肢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影响其康复进程,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其实施疼痛护理措施后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指数降低,生活质量也将显著提升。

  • 标签: 术后康复 下肢骨折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时间护理结合酸刺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于08:00,14:00,19:00给予常规酸刺激康复训练,观察组于10:00,16:00,21:00给予常规酸刺激康复训练,干预前后分别用洼田饮水实验分级评分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00,16:00,21:00给予酸刺激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时间护理 酸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行盆底康复护理的最佳时间。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80例产妇平均分为三组:A组于产后6周开始盆底康复、B组于产后8周开始盆底康复、C组于产后12周进行盆底康复。比较三组产妇盆底肌康复的效果。结果:结束康复护理后,A组产妇盆底肌压力分级高于B、C两组;A组产妇的盆底肌恢复指标好于B、C两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均得到P

  • 标签: 盆底康复 时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卒中急诊抢救中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缩短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分别行常规急诊护理、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高,致残率较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缩短其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自然分娩质量与产程时间的实际影响。方法:对照组初产妇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24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自然分娩质量并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助产士心理护理用于产妇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上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来我院产科生产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疗法缩短阴道分娩产妇尿管留置的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工作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产妇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尿潴留导致留置尿管的产妇数量为8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按乱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2020年未进行中医治疗的产妇32人次,观察组为2021年实行了中医治疗的产妇人次48人。结果:观察组产妇留置尿管的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尿管留置时间,降低了尿管重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医疗法 阴道分娩产妇 尿管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小儿肠炎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的实际作用。方法:于2020年09月--2021年09月本院纳入的急性肠炎患儿78例作为研究主体,通过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干预对照,其中常规组39例辅以普通护理,研究组39例辅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更高,而住院时间更短,与常规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小儿 急性肠炎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阐述了时间观疗法的概念、内容、评估工具、实施策略及对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的帮助作用。通过阐述近年来时间观疗法在肿瘤患者情绪困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况,分析该疗法对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的应用和价值,为制定国内干预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时间观疗法 肺癌晚期 心理痛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急性绿色通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入院观察的86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分析,样本收取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对照组为自行来院并未心梗的胸痛患者,实验组为经过120急救中心接入的存在心梗的胸痛患者,实验组经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护理,比较组间不良事件、抢救用时、住院指标以及VAS等数据。结果:住院周期、抢救时间、VAS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胸痛患者经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后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缩短,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减轻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感,避免出现疾病进展或是再次复发的情况。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 不良事件 抢救时间 VAS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骨折患儿护理中疼痛控制护理对骨折愈合时间产生的影响以及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120例小儿骨折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6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然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在小儿骨折患儿护理中,实施疼痛控制护理能够加快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加快了患儿身体恢复的速度,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小儿骨折患儿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眼科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因此,眼科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进行眼部手术的人也不断增加。显微器械是进行眼部手术的基本操作工具,器械的性能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在对眼科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后,如果清洗不干净,器械上会残留一些有机物及微生物。因此对眼科手术这些特殊器材不仅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还需要多注意保养,实施灭菌处理。本次研究对眼科显微器械,特殊器械合理的清洗、灭菌与保养的管理进行探究。

  • 标签: 眼科 显微器械 特殊器械 清洗 灭菌 保养
  • 简介:目的通过测算医院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方法对全院36个临床科室进行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测定,由此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士编制。结果36个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缺编数高的小儿外科达到现有护士数的123%。结论我院护理人员处于缺编状态,主要矛盾是静脉输液护理耗时过多和间接护理耗时较高,应寻找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关注ICU和儿科编制的特殊性,以期有效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状态。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人力资源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