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本地区孕妇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基因类型,探寻地中海贫血产前可靠的诊断证据。方法 :对 2015年 3月至 2017年 2月 11809 例在我院所有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开展广泛的血液学检查,对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查,并对孕妇的配偶进行筛查。对夫妻双方都患有同种类型地中海贫血的进行产前诊断,怀疑地中海贫血的夫妻进行日基因突变测序、比对,探究未知的突变基因。结果 :11809 例孕妇中确诊地中海贫血有 248例,发病率为 2.1 %,其中 α地中海贫血有 130例,发病率 3.05%;β地中海贫血患者有 118例,发病率 2.73%。产前诊断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 8例。血液学检测 RBC, Hb, MCV, RDW, HbA2在 α, β ,α/β和 β/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本地区 α地中海贫血发病率比 α地中海贫血高,血液学指标中的红细胞参数以及血红蛋白定量检测是筛查本病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可以确诊重症患儿来及时终止妊振,避免重症患儿的出生。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产前筛查 基因诊断 治疗研究
  • 简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免疫治疗是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并最终根治CML的方向之一,包含BCR-ABL融合区的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体内、外可诱发BCR-ABL特异的T细胞克隆。以BCR-ABL融合肽瘤苗激发特异性T细胞应答CML免疫治疗有希望成为根治CML残留白血病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一个280bp的融合抗原基因片段,包含HLA-A2,HLA-A3,HLA-DR11等3

  • 标签: BCR-ABL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白血病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钙黏附蛋白(ECD)、α连环蛋白(αCA)及β连环蛋白(βCA)在结直肠癌转移潜能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VEGF、ECD、αCA及βCA的表达.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表达阳性率为47.4%,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P<0.05);VEGF表达阳性率为57.9%,VEGF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P<0.01);ECD、αCA和βCA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明显减弱,且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ECD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αCA、βCA表达减弱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但与肝转移发生无相关(P>0.05).(2)P53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P<0.05).(3)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P53和VEGF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好,而αCA和βCA表达减弱者预后较差(P<0.01).结论结合分析P53、VEGF、αCA及βCA的表达有助于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预后 结肠癌
  • 简介:摘要我国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学已经具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强直性脊柱炎目前是一种常见的高度可遗传的慢性炎性疾病,会对患者的脊柱造成侵犯,并且会累积到外周关节、骶髂关节等。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进行的治疗;当前主要是采用药物、康复理疗以及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利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因为其病情进展缓慢,所以被患者容易忽略,导致病情逐步向着更严重的程度发展,从而演变为关节功能丧失,活动严重受限甚至致残失去自主生活能力。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具有直接的联系,其中基因学的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学 研究进展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遗传相关性显著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骼,并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的钙化和骨性强直。已知AS有显著的人种和地理差异,且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双胞胎研究估计,其90%以上的易感性由遗传因素决定。AS临床表现的遗传现象也十分显著,广泛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对疾病活动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为51%和76%。

  • 标签: Bath强直性脊柱炎 易感基因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椎间盘纤维环 病情活动指数 遗传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月-2019年6月前往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中抽选出血清学产前筛查提示为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193例,行产前羊水穿刺核型诊断,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再从2019年7月-2021年1月前往我院进行产检孕妇中抽选出血清学产前筛查提示为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177例,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于阳性者抽取其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177例孕妇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比较,与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相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是100%,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也是100%。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44%,假阳性率为0.06%,假阴性率为0;参照组染色体患儿检出率为78.24%,产前诊断参加率为83.89%,实验组染色体患儿检出率为90.40%,产前诊断参加率为98.31%(p

  • 标签: 产前筛查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TFE3基因在肾细胞癌分类中的意义。方法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就诊的120例肾癌患者,检测TFE3基因。结果 得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中存在的基因毒性杂质或潜在基因毒性杂质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问题加强严格管控,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提高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水平和分析效率。本文对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来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

  • 标签: 药物 基因毒性 杂质 分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感染与消化道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一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共258名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慢性胃炎112名(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98名(消化性溃疡组)、胃癌48名(胃癌组),采用PCR技术对 Hp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胃粘膜溃疡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 (G-17)、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基因型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数据库和平台,筛选、挖掘、比对、分析卵巢癌耐药问题的相关基因和通路。结果 从GSE41499、GSE33482、GSE15372和GSE28739这四套基因表达数据集中分别筛选出差异基因和通路。结论 卵巢癌耐药现象是一个的多基因和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应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分析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和通路,可以研究卵巢癌耐药的问题,改善卵巢癌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耐药 基因 筛选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遗传性出生缺陷中,单基因病较为常见,可引起儿童残疾、畸形、死亡。隐性遗传病高发于无症状与无家族史的致病变异基因携带者家庭,通过筛查携带者有效预防遗传病。本文将重点分析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现状与挑战,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单基因病携带者 筛查 现状 挑战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基因表达谱(geneexpressionprofiling,GEP)技术在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不同细胞遗传学亚型、发现新的AML亚型以及评估临床预后上是非常有价值的。近年来GEP研究在AML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从而会最终产生一个更准确的分子分类法。

  • 标签: 基因表达谱 微阵列分析 监督和非监督法
  • 简介: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exon5)和外显子8(exon8)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 转变 基因 PTEN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技术辅助鉴定1例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和Rh血型、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基因分型方法鉴定Kidd血型。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Jkb抗体,效价为4,Kidd血型为Jk(a+b-)型。结论通过红细胞血型基因型检测,该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是由抗Jkb抗体引起。

  • 标签: 红细胞血型 抗Jkb 基因分型
  • 简介: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的基因转录本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对30例CML患者和1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prame转录本水平为0%~1.46%(中位0.19%),30例CML患者中BMMNC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为0%-772.25%(中位8.28%),二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ML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含量与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显著相关(r=0.708,P〈0.001);6例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C)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24例慢性期(CP)患者(p=0.007)。动态检测2例CML患者在不同病程中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变化显示,AP及BC时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增高,经治疗后恢复至CP时prame基因转录本水平降低,与bcr-abl转录本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中prame基因转录本表达水平增高,且与病情发展相关,可用于病情监测。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rame基因转录本 实时定量PCR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RNA干扰技术早期抑制人CathepsinK(CTSK)基因的表达对延缓软骨细胞的去分化过程及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pGCsilencerTMH1/Nco/GFP/CTsKRNAi质粒体外转染人软骨细胞,并用G418筛选3周.再通过RT—PCR检测CTSK、Ⅱ型胶原和AggrecancDNA转录的表达,Western-Blot、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软骨细胞的CTSK、Ⅱ型胶原和Aggreca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装入质粒载体转染第1代的软骨细胞,在体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可发现,抑制CTSK基因后3周软骨细胞仍大多数保持多角形,而对照组则向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变化。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抑制了CTSK的表达,而不影响对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和Wesfem—blot的结果证实了在早期抑制了软骨细胞CTSK基因表达并维持3周左右。软骨细胞的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和Aggrecan在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早期抑制了软骨细胞CTSK基因的表达,可使软骨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其软骨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和Aggrecan增加,说明可以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

  • 标签: 组织蛋白酶K RNA干扰 软骨细胞 去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