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的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临床风险管控的实际效用。方法抽选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本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20名,按照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不同阶段,分别登记并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护士为病人教授糖尿病医药知识的水平以及胰岛素药剂的存储状况。结果在落实品管圈模式之后,胰岛素药剂存储的合格概率达到97.58%,同时护士教授糖尿病医药知识达优秀水平的概率达到99.38%,均比实施品管圈模式之前更高P<0.05。结论地方医院在进行糖尿病的相关护理工作时,应普及并落实品管圈工作,从而达到防控护理风险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品管圈 风险管控 临床护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学习新技术,统一静脉输液的标准与流程,从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水平。方法从病区中以自愿的原则选取六名护士参加活动,通过经验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QCC活动后,护士的穿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规范静脉穿刺标准,提高护士穿刺水平。

  • 标签: 静脉穿刺 标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照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降低(P<0.05),达到了控制目标。结论临床药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有效促进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基层医院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干部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l2年10月在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干部患者共160人,随机分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8O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传统护理的患者8O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传统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升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老干部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监护仪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提高监护仪规范管理为主题成立品管圈,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应用PDCA循环进行对策的实施及效果检查,标准化处置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监护仪得到了更规范的使用及保养。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对提高监护仪规范管理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监护仪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出院患者往返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的出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出院患者在出院结算时常往返于住院部与出院办理处。针对于该问题我科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奔跑圈),圈员们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改善了出院流程及重点环节。结果品管圈活动优化了出院流程,降低了出院患者的往返率。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患者的出院流程中,有助于降低出院患者的往返率,提高了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出院流程 往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义齿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牙周病患者,依照不同的修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施以活动义齿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的基牙出血指数、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PLI与PD无显著差异,并且治疗3个月后的P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实验组的基牙出血指数显著降低,PLI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动义齿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与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活动义齿 牙周病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前后分为对照组316例和观察组31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其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而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产科护理质量,为母婴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品管圈 产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运用品质管理圈活动方法,以“降低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标拟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6个月的实践急危重患者转运意外风险发生率从5.58%下降致1.61%,有效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收获无形成果,并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急危重患者 安全转运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排药差错的防范作用。方法与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鱼骨图方法,对易产生排药差错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以此制定对应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实际调配当中的排药差错得以显著减少,从之前每周14.5件减少至3.7件。结论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其开展QCC活动,能够对PIVAS内部问题给与不断发现并与之解决,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的面对。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品管圈 排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科室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为此次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健康教育满意率低的情况进行调查及原因分析,并制订出整改措施和组织实施,再对健康教育满意率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护士参加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由活动前的82.5%上升到96%,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满意率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健康教育 晚期血吸虫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规范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疼痛护理缺陷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和对策,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缺陷率由51.02%下降至23.14%,目标达成率为95.68%,进步率54.65%,圈员6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术后患者疼痛的规范管理,提高圈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疼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疼痛管理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住院病人血培养送检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影响因素解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病人血培养送检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行QCC后,通过干预血培养送检率由30.5%提高到72.73%。结论QCC不仅提升了住院病人血培养送检率、质量改进,并且培养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住院病人 血培养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产科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风险管理,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效果比常规风险管理要好,能降低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科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输液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推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品管手法,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愉悦感、责任感、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工作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4.44%vs75.00%)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输液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输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影响妇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妇科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56例。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3±0.5)d,显著性少于对照组的(4.2±0.6)d(P<0.05)。结论针对妇科术后患者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影响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有助于缩短手术恢复期,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科手术 早期下床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小组形式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进行鱼骨图分析、柏拉图分析、问卷调查、及对策分析与实施、效果验证活动,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率的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从47.5%提高至92.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进行品管圈管理手法,可缩短标本留取时间,提高标本送检合格阳性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痰标本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老年科托养区用药差错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托养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入住老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两组托养老人口服药发放差错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率显著降低,由改善前的1.6%下降到改善后的0.6%,且圈员的发掘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托养老人药物差错率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托养区 药物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科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升高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减灭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卵巢癌减灭术患者,将术后36-48小时下床进行早期活动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48小时后下床活动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气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排气较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减灭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加速肠蠕动,促进肛门早排气,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腹腔及盆腔器官的粘连、术后尿储留、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使身体机能调节更好,恢复更快,是促进康复的科学护理方法。

  • 标签: 卵巢癌根治术 早期下床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