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120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进行常规制片,H.E染色体,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骨髓象12例,再障及再生性低下10例,增生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24,骨髓纤维化18,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转移癌2例,其他5例。结论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等异常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骨髓活检穿刺 血液病 病理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科血液房医院的感染发生情况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之间血液房中1080名血液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080例血液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有82例,感染率为7.59%;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38例,占46.34%,易感因素主要是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超过15d以及患儿的年龄小于1岁等。结论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强化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是减少儿科血液房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液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初诊血液的临床意义。方法39例血液的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等资料,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9例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白细胞初诊结果与骨髓涂片等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100%。结论外周血涂片采制容易、结果准确、便于患者接受,其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结果符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血涂片 分类计数白细胞 初诊血液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液合并肺部霉菌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4恶性血液14例,对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等进行观察,并且对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进行检查。这14例患者中,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10例,占总人数的71.4%。胸部有大小不一的点状阴影的有4例,占总人数的28.6%。6例患者的痰粘稠,占总人数的42.8%。曲霉菌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21.42%。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21.42%,有4例患者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总人数的28.6%。对这14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进行7天的治疗。对感染曲霉菌的患者给予二性霉素B。其余的11例患者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结果这1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进行了7天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6例患者在治疗7天后症状明显的改善,有3例患者在治疗7天后死亡。结论恶性血液并发肺部霉菌感染与患者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肺部霉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介绍1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并血液透析及糖尿病患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提出做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的观察要点。指导患者正确自我检测起搏器功能是否完好,合理饮食,正常排便。通过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血液透析 糖尿病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透析前停止或减少胰岛素剂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30例(均使用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前停止或减少胰岛素剂量,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前继续常规使用胰岛素剂量,观察所有患者透析过程中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前停止或减少胰岛素剂量可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患的低血糖发生率,该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血液透析 低血糖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的护理。方法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在疾病认知、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变、自我监测能力及对血糖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建立患者慢性疾病健康档案,从心理、饮食、运动及服药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对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善了血糖及其他相关指标。结论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好转。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学有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大类。临床护理主要靠医疗技术来完成,而心理护理则靠护理人员的医学知识、言行来改善患者的行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来完成1。而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千差万别的,患者与健康者不同,传染病者更有其特殊之处。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患者的心理特点给出相应的心理护理。

  • 标签: 传染病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规范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糖尿病患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合理的饮食、运动和健康知识的教育。结果50例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提高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合理的饮食、健康教育的普及以及对症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或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舞蹈病患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小舞蹈病患,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小舞蹈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良好。

  • 标签: 小舞蹈病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患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布鲁氏菌病患临床资料,按照数字图表法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布鲁氏菌病患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护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综合护理的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糖尿病患,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宣传教育的满意度。结果(1)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宣传教育的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糖尿病 综合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检测 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帕金森病患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4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33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帕金森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4例产妇经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未发生不适症状,全部产妇均健康出院。结论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的血压,对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合并高血压 护理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糖尿病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患孤僻、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悲观厌世等为特征。糖尿病抑郁不仅可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家庭、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观察分析发生糖尿病抑郁的原因,及时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 标签: 糖尿病抑郁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心病患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