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菌种白色念珠45株,占45%,热带念珠34株,占34%,光滑念珠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4株,占4%,葡萄牙念珠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的菌种为白色念珠、热带念珠以及光滑念珠,同时这一类的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 标签: 尿培养念珠菌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全部患者共检出85株病原,以革兰氏阴性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3株、真菌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2株。经治疗,46例好转并成功脱机,占71.9%。28例死亡,占28.1%。结论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联合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疗VAP是降低VAP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多种耐药感染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多重耐药数量、分布的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细菌总株数为14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12株,占比为80%,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比为92.8%和58.7%;在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中呼吸系统感染为86株,占比为76.8%,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为11株,占比为9.8%,其次为导管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伤口感染。结论多重耐药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针对多重耐药感染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B组6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2例,B组118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l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率6.3%,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分别采取布拉酵母和双歧杆菌四联活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就诊的儿科患者中选择124例轮状病毒性肠胃炎患儿,分为研究组62例,进行布拉酵母治疗;对照组62例,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6%,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71%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酵母和双歧杆菌四联活分别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时,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患儿情况灵活使用。

  • 标签: 布拉酵母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以酪酸梭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以探寻一种适应于基层的经济、疗效佳、副作用少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新方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酪酸梭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联合 常规四联疗法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本院2015、2016年度血培养标本的实验室数据,了解本院血培养污染率及污染菌种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度两年的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共有916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54例,其中污染47例,致病菌7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39例(83.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8.5%)、大肠埃希3例(6.3%)、棒状杆菌1例(2.1%);而2016年共有983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34例,其中污染28例,致病菌6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22例(78.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14.3%)、大肠埃希2例(7.1%)。结论2015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5.13%,而2016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2.84%,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

  • 标签: 血培养 污染率 表皮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抑助产凝胶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38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接生技术,没有使用抑助产凝胶,观察组使用抑助产凝胶,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会阴伤口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及产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会阴伤口裂伤程度,伤口愈合、感染,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产妇的会阴侧切率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抑助产凝胶使用方法简单,产妇会阴侧切率低,减轻产妇痛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抑菌助产凝胶 自然分娩 产妇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并改进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病人的管理,减少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份检出的多重耐药病人信息,计算百分比,确定多重耐药管理重点科室。按照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多重耐药病人个案控制督查表》,检查落实防控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采用电子表格录入检查结果并给予统计。运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技术,评价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中、低风险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加强管理,优化、完善接触隔离措施,加强督导。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给予整改后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价。结果多重耐药防控重点管理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肾脏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中医科。落实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经风险评估,高风险因素为病人采取床旁隔离但病室有高危人群,病人床位未安置走廊的最远端或病室最里面的床位,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未及时上报,职业防护用品未规范使用,陪护不知晓控制措。结论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干预后执行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数据给予统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大幅减少,说明相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有效。将未能彻底整改的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继续纳入下一期风险评估,直至此问题完全整改。

  • 标签: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接触隔离
  • 简介:摘要介绍了护理程序在防止多重耐药交叉感染、控制暴发流行过程中的应用。护理程序主要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将护理程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科学的运用到多重耐药的防控工作中,实施全程多重耐药感染管理,为预防其交叉感染,控制暴发起到了良好作用。

  • 标签: 护理程序 多重耐药菌 临床控制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的发病情况,就其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防治对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感染白色念珠肿瘤患者68例,对被调查的病历逐一查阅,按年龄、住院天数、感染部位、是否留管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免疫抑制剂应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短、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及营养状态等作分类登记,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感染部位分别为口腔20例(29.4%),肺部15例(22.1%),泌尿系8例(11.7%),肠道感染10例(14.7%),真菌血症3例(4.4%),有7例同时存在2个部位感染(10.3%),有5例同时存在3个部位感染(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χ2=0.06,P=1.00>0.05,)无统计学意义外,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给予抗真菌治疗后,62例治愈,6例死亡,死亡率8.8%。结论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相关危险因素,减少相关危险因素及易感因素是降低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肿瘤 白色念珠菌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铜绿假单胞在我院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临床送检分离出铜绿假单胞98例(非重复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铜绿假单胞的分布情况首先是ICU66例占67%、其次呼吸内科22例占22.%、脑外科7例占8%、消化内科1例占1%、神经内科1例占1%、普外科1例占1%。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100%,复方新诺明91%、头孢噻肟是78%,环丙62%、哌拉西林59%氨苄西林/舒巴坦耐36%、头孢呋辛50%,就是碳青霉希酶的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也有耐药。我院的耐药情况与北京12家医院的耐药情况不同,但有几种抗生素接近如头孢他啶24%我院27%,亚胺培南他们32%我院30%,头孢哌酮/舒巴坦他们25%我院29%。结论铜绿假单胞耐药性较严重,加强抗生素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谱的监测,延缓细菌耐药株的产生与传播是医院各临床科室及感控科的重任。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率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主要细菌的耐药性,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首次标本分离的1195例菌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8株,肺炎链球菌365株,肺炎克雷伯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5株,卡他莫拉116株,A群链球菌8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规抗菌药物的MIC值;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与分析菌株对受试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在纳入分析的呼吸道常见六种中,流感嗜血杆菌占36.7%,肺炎链球菌占30.5%,肺炎克雷伯占12.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卡他莫拉占9.7%等。肺炎链球菌和A群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均高度敏感(>9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分离率2.7%;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对测试的12种抗生素,未发现对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但卡他莫拉比流感嗜血杆菌更耐药,β-内酰胺酶实验阳性率也更高,前者为31.0%(36/116)、后者为21.9%(95/438);几乎所有(99.3%)受试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显示敏感,在治疗肺炎克雷伯选择抗生素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敏感率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但是不及喹诺酮类敏感如环丙沙星(89.5%)、左氧氟沙星(94.4%)敏感;1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6%(20/125),对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率均超过80%。结论引起本地区CAP(不含非典型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以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等,本地区初次诊断CAP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重症CAP可联用阿奇霉素、呼吸氟喹诺酮类等广谱而强有力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当找到病原应根据药敏实验降阶梯治疗,选用窄谱、有效、安全、经济的抗生素,最终做到精准治疗。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监测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妇科门诊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人数72例,有效率92.31%。结论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病经过系统治疗,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复发性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及胆囊炎发病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对择期手术治疗的胆石症、胆囊炎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API?20E生化鉴定试剂盒进行菌株鉴定,对2011年5月~2011年8月,自本院分离的胆汁标本细菌做群分析。结果胆石症患者细菌阳性分离率为44%(22/50),胆石症合并胆囊炎患者为33%(2/6),胆囊炎患者为50%(2/4)。共分离出26株菌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2株,肠球菌属细菌8株,其余为葡萄球菌属细菌4株、铜绿假单胞2株等。结论胆石症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细菌,胆汁细菌分布又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属为主,提示胆石症形成与细菌有一定关系。

  • 标签: 细菌 胆汁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医用无纺布和棉布阻效果。方法我们分别对无纺布和棉布包装材料内的灭菌器械敷料等进行了为期180天的灭菌检测试验。结果全棉布包装的器械包在14天内无菌生长,第30天有生长,医用无纺布包装的器械包6个月内未发现细菌生长。结论医用无纺布阻效果比棉布好。

  • 标签: 医用无纺布 棉布 阻菌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检出率及耐药性结果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应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对544株送检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44株送检标本,共检出克雷伯127株,检出率为23.2%,肺炎克雷伯54株检出率为42.5%,检出产EsBLs菌株7株,检出率为12.9%。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是美罗培南(100%)、亚胺培南(100%)、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2.6%),耐药率最高的是哌拉西林(87.0%),头孢噻肟(81.5%)、环丙沙星(77.8%)。结论肺炎克雷伯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均已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提高微生物病原学送检率,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耐药细菌监测,有效地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蔓延和扩散,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8月我院收治的3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32例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RVVC的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假丝酵母和光滑假丝酵母,非白色假丝酵母感染明显上升,在治疗RVVC时必须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