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柿叶提取物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的抑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无抑菌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选取小儿消化性腹泻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散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体效率好,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应用酪酸梭散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尽早消除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耐药。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2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患儿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送检,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患儿的临床标本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患儿的耐药菌类型。结果本组302例住院患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3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占比40.05%,79例检出MRSA,占比26.07%,5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雷伯氏,占比16.56%。<6个月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MRSA为主,6个月~1岁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MRSA为主,2~4岁、5~9岁患儿细菌分布以MRSA为主。住院患儿对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25%、86.25%。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等抗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住院儿童感染细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MRSA为主,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医院应注意抗生素滥用。

  • 标签: 住院患儿 耐药菌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酶底物法检测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进行检测,对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别对比研究,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不同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同,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在温度28℃、32℃、40℃下检测结果和温度为36℃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总大肠群培养时间在16h、18h、20h、32h的检测结果和24h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环境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结论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进行检测分析,需要严格控制温度(35~37℃)和时间(前者为22~28小时、后者为24~28小时),才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影响 因素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酪酸梭散治疗,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论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124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62例,研究组62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粪便化验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够缩短患儿病症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时康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珠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我院接受过念珠尿液检验的老年人当中,筛选1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老年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凝集法进行尿检而对照组的检验选择的是显色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89.67%,对照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63.27%。实验组老年人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凝集法对老年人进行念珠尿液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显色法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凝集法对于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临床的念珠尿液检验中,凝聚法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 标签: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 方法 结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危险因素等情况。方法分析290株念珠的来源、科室分布、合并用药及治疗,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结果、危险因素等。结果白念珠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发生率最高;非白念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最高,且非白念株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标本来源以尿液最多,呼吸科分离率最高;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10天、大型手术后为非白念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非白念珠的分离率逐渐增高,且耐药率明显高于白念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革兰阴性铜绿假单胞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我院细菌培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选择其中100株铜绿假单胞和100株肺炎克雷白杆菌。分析病原来源、病原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1)铜绿假单胞和肺炎克雷白杆菌标本来源中以痰液最为多见,明显高于血液、腹腔引流液、胆囊及其他部位,比较有差异(P<0.05)。(2)肺炎克雷伯对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比较有差异(P<0.05)。(3)铜绿假单胞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各种类型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治疗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经验性用药推荐使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方法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胸腔积液、胆汁、脓液、分泌物、中段尿以及胆汁、痰、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244株和大肠埃希311株,全部菌株均为非重复菌株。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所用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希。结果肺炎克雷伯共计分离出244株,检出155株肺炎克雷伯ESBLs阳性,检出率为63.52%,大肠埃希共计分离出311株,检出162株大肠埃希ESBLs阳性,检出率为52.09%。结论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希产ESBLs具有较高发生率,且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以及交叉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及时进行报告并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能够使细菌耐药性产生得到延缓,可使耐药菌株播散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45株肺炎克雷伯资料;用WHONET5.4软件汇总其耐药率,R2.15进行χ2检验及Cox-Stuart趋势检验。结果肺炎克雷伯标本来自痰标本最多(69.89%),以呼吸消化科的检出最多(24.95%);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为美罗培南(3.8%);除美洛西林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克雷伯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然是活性最高的药物。ESBLs肺炎克雷伯的构成情况无明显变化,但应加强其监测。而通过医院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努力,达到合理、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是有可能的。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布 耐药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培养标本中常见的病原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年血培养的送检情况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5份血培养标本检出300株,阳性率6.2%,其中革兰阴性61.9%,革兰阳性31.8%。结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我院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的出现。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6月本院ICU多重耐药感染患者68例,分成2组接受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提升ICU多重耐药感染痊愈率,综合护理效果更明显。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多种耐药感染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患者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多重耐药数量、分布的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细菌总株数为14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12株,占比为80%,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比为92.8%和58.7%;在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中呼吸系统感染为86株,占比为76.8%,其次为血液系统感染为11株,占比为9.8%,其次为导管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伤口感染。结论多重耐药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针对多重耐药感染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以酪酸梭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以探寻一种适应于基层的经济、疗效佳、副作用少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新方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酪酸梭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片 联合 常规四联疗法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本院2015、2016年度血培养标本的实验室数据,了解本院血培养污染率及污染菌种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度两年的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共有916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54例,其中污染47例,致病菌7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39例(83.1%)、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8.5%)、大肠埃希3例(6.3%)、棒状杆菌1例(2.1%);而2016年共有983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有34例,其中污染28例,致病菌6例,其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22例(78.6%)、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14.3%)、大肠埃希2例(7.1%)。结论2015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5.13%,而2016年度本院血培养污染率为2.84%,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

  • 标签: 血培养 污染率 表皮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支镜检查对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纤支镜检查对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全面了解术后痰液涂片、钳检病理、冲洗液培养、刷检涂片以及联合检查的价值。结果直接刷片检出抗酸杆菌概率为30.00%,经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液检出抗酸杆菌共计66.25%。钳检病理取材共计40例。病理检查阳性为72.50%。手术后24h痰液涂片检查共检出抗酸杆菌概率为20.00%。联合检测检出率为82.50%。结论对于阴性肺结核病人,使用支气管纤维镜进行检查,能够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菌阴性肺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多重耐药的检出、流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的培养与鉴定,根据药敏结果对多重耐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共检出MDRO5764株,连续3年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31.52%)、鲍曼不动杆菌(26.37%)、铜绿假单胞(20.77%)、肺炎克雷伯(10.70%)、金黄色葡萄球菌(6.80%)。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MDRO有较高敏感性,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MDRO。结论MDRO感染严重,并且耐药性普遍较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加室间质控考核来评价食品微生物室的检验水平,提高检验能力,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以便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方法分析2018年参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实施的能力验证考核情况,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检验》,对3份巧克力样品进行沙门氏分离鉴定。结果从2份盲样考核样品中检出沙门氏。结论通过此次质控盲样考核,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内部质量控制管理得到了加强。

  • 标签: 沙门氏菌,盲样考核,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