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减少疼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静脉直刺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疼痛少。报告如下

  • 标签: 直刺法 斜刺法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运用加权TOPSIS和综合指数从10个具体指标对我院近五年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指标均显示综合检验质量5年间呈向前发展的态势,第5年与第1年相比,正指标值明显上升,负指标值明显下降。结论运用TOPSIS和综合指数联合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综合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质量指标 联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目的是为了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解除便秘,清洁肠道。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就传统的清洁灌肠与采用磷酸钠液灌肠液清洁灌肠进行比较,寻找一种既能减少老年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又能满意地排出粪便和气体,达到清洁肠道的安全的肠道准备

  • 标签: 传统清洁灌肠法 磷酸钠盐液灌肠法 老年患者 应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交叉配血实验后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两种交叉配血实验方法,聚凝胺作为对照组,微柱凝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规则抗体种类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抗D、抗e、抗M、抗C、自身抗体等检出率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效果更佳,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临床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封闭式集菌培养与直接接种在生物制品无菌试验中的优缺点,以确定更优良的方法做无菌试验。方法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和直接接种检验成品中染菌情况。结果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的成品复试率明显低于用直接接种。结论生物制品无菌试验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优于直接接种

  • 标签: 无菌试验 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 直接接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与仪器在尿常规检测中的专属性与符合率。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将新鲜尿液标本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目视,与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比色;B组患者采用仪器,通过仪器完成尿常规检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等四项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的161例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48例,符合率为95.48%;161例B组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38例,符合率为89.03%,A组检测符合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尿液标本pH无差异89例,pH差异≤0.5者218例,测评结果差价∈(0.5,1者15例,差价>1者0例,符合率为95.3%。结论目视在尿常规检测中较仪器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检测准确率较高,“假阳性”情况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目视法 仪器法 尿常规检测 专属性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牙髓病采用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8例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Ⅱ组给予一次根管治疗。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牙髓病的治疗中,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相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一次根管治疗。

  • 标签: 牙髓病 一次法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112例进行阴道细菌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分别使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检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PCR检验,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各项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使用PCR检验检测女性患者阴道细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要比细菌培养的检验效果要好的多。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龄和性别对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按不同年龄段以及性别分组,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份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上的1008份CKMBSTAT检测结果,计算每组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按年龄段分析20岁以下组CKMB质量结果均值3.147±2.3,活性结果均值27.95±15.45;60岁以上组质量结果均值2.986±2.1,活性结果均值25.47±11.16;20-60岁组质量结果均值1.683±0.98,活性结果均值23.25±10.33。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质量与活性配对资料分析P<0.001。按性别分析男性组质量结果均值2.798±2.05,活性结果均值28.23±15.73,女性组质量结果均值1.813±1.10,活性结果均值26.17±12.6,差异有显著性,质量与活性,配对资料分析P<0.001。结论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结果由于生物因素差异,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生物因素 CKMB 质量与活性 检测结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制剂所具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的108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氢氧化钙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应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的变化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记录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0%,实验组总有效率达100%。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氢氧化钙制剂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性好,治疗有效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氢氧化钙制剂 牙体牙髓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之间的不同。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人,其中稳定性冠心病病人有1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208例。其中对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按其病情可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两组。监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的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胆固醇脂。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的高脂血症、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他的基线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78.49±12.31)μg/dl;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45.79±20.29)μg/d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相比明显的升高,从而可发现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为Spherisorb氨基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磷酸三乙胺水=2197)-乙醇(751510);流速为2.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20μL,理论塔板数按氧化苦参碱计不少于2000。结果氧化苦参碱浓度在0.4814~10123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9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苦参素注射液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苦参素注射液 氧化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诊治的50例烤瓷冠前牙患者,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50例全瓷冠修复体没有出现变色、崩瓷,以及裂纹等现象,修复体边缘密和度好,牙龈健康形态,无基牙继发龋。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稳定,美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银杏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银杏叶的品质评价,为其合理采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多批不同产地和不同指纹周期的银杏叶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对银杏叶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进行测定,初步分析银杏叶抗氧化活性和指纹图谱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银杏叶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较高,银杏叶的采收期不同时,其指纹图谱的总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大小一致。结论通过对银杏叶指纹图谱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银杏叶合理的采收时间,为其质量判定提供依据。

  • 标签: 银杏叶 药材 指纹图谱 抗氧化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40例、非进展组(NPIS组)70例。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1、ox-LDL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进展组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ox-LD(mmol/L)(t=4.796),有统计学意义(p<0.05)。2.ox-LDL比较轻型脑梗死组与中型脑梗死、重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进展性缺性卒中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ox-LDL浓度亦越高,中型脑梗死与重型脑梗死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ox-LDL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密切相关。2.血清ox-LDL水平可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在儿童牙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牙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樟脑酚治疗(对照组,52例)与氢氧化钙治疗(观察组,52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2例患儿在接受了氢氧化钙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08%,与对照组的80.77%总有效率相对比而言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儿童牙病时,可采取氢氧化钙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牙病 氢氧化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皮肤病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评定。方法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治疗20种皮肤病共2200例。结果本组20种皮肤病2200例治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激光除了对于鲜红斑痣和癫痕疙瘩的疗效较差外,对其他皮肤病的疗效是肯定的。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是显著的,但是如何减轻其副作用是尚待进一步探讨的。

  • 标签: 二氧化碳 激光 皮肤病
  • 简介:摘要制定护理措施,是病人康复的关键,并认为普及一氧化碳急救知识和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一氧化碳 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祛除色素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治疗时根据色素痣的大小与形态采用不同功率、频率及脉宽,垂直瘤体气化扫描,由浅入深逐层碳化至皮损底层无色素残留、基底呈淡白色即可。结果116名患者(532个色素痣)一次治愈205个(38.53%),二次治愈272个(51.13%),三次治愈38个(7.14%),四次治愈13个(2.44%)。四次治疗后仍有部分色素复发4个(0.75%),所有病灶术后创面无明显瘢痕,但局部有红斑,约半年后消退。结论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色素痣,具有治疗时间短、花费少、不接触皮肤,术中无出血,术后无明显瘢痕等优点,但大多需要多次治疗。

  • 标签: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 色素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