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骨折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9例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9例实施间接复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骨折愈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骨折愈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 标签: 间接复位技术 骨折 微创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NADPH氧化酶的非吞噬细胞氧化酶(non-phagocyticcelloxidase,NOX)NOX的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非吞噬细胞,目前研究认为其核心结构蛋白NOX2是β细胞ROS产生的主要来源。生理状态下NOX产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有控制新陈代谢,调节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等重要作用,高糖、高脂等异常状态下导致的ROS堆积则可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可能通过JNK、PI3K等信号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NOX2对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成为改善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效防治糖尿病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NOX家族 NOX2 氧化应激 &beta 细胞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PI修复和RPA修复对游离缺失托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6例游离缺失托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RPI修复法治疗,对比组采用RPA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数差异。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5.35%,对比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菌斑、结石、炎症、龈沟深度、活动度指数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法对游离缺失托牙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游离缺失托牙 RPI修复法 RPA修复法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入选300例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结果再狭窄组36例,无再狭窄组264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天、术后1周、复查冠脉造影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在儿童牙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牙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樟脑酚治疗(对照组,52例)与氢氧化钙治疗(观察组,52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2例患儿在接受了氢氧化钙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08%,与对照组的80.77%总有效率相对比而言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儿童牙病时,可采取氢氧化钙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牙病 氢氧化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研究取我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2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入院治疗。对32例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观察和分析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共有30例患者安全入院,其中有5例患者由昏睡状态转为嗜睡状态,有21例患者中毒症状缓解。经治疗后,30例患者均痊愈,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后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氢氧化钙和MTA在乳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乳牙活髓切断术治疗的患儿中选取32例70颗患牙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颗患牙,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覆盖,观察组35颗患牙用MTA覆盖,并于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牙治疗的成功率。结果①经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牙的临床和C线成功率均为100.00%,术后12个月也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次共17颗患牙治疗失败,发生率约为24.29%。结论行乳牙活髓切断术后,使用氢氧化钙和MTA进行切面覆盖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MTA牙根的吸收率较低,所以更适合作为覆盖材料。

  • 标签: 氢氧化钙 MTA 乳牙活髓切断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124例,其中82例进行院前急救后送入我院,作为实验组,实施全程护理;剩余42例是由家属自行送入我院,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氧化碳中毒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P<0.01)。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对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了解率,提高痊愈率。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心穿刺和向心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建立血管通路时的优缺点。方法将2016年1月到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离心组(45例)和向心组(45例),同时根据入组前患者做血液透析(离心穿刺)3个月的平均透析血流量(ml/min)分为3个亚组高流量组(251~300ml/min),中流量组(201~250ml/min),低流量组(150~200ml/min),比较2组治疗后1年的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离心组的并发症内瘘皮下血肿(17.8%vs4.4%)、内瘘狭窄(8.9%vs0%)和假性血管瘤(13.3%vs2.2%)发生率显著高于向心组(P<0.05);在2组的亚组比较中,离心组低流量组的透析血流量(174.8±21.8ml/min)要高于向心组低流量组(164.4±11.2ml/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种差异在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未见到。结论向心穿刺较离心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但对于透析血流量已低于200ml/min的内瘘患者,选择向心穿刺法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的风险。

  • 标签: 离心穿刺法 向心穿刺法 血液透析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制剂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牙周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比参照组的77.27%更高,牙周指标也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氢氧化钙制剂治疗牙体牙髓疾病,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疗效,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氢氧化钙制剂 牙体牙髓疾病 治疗总有效率 牙周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方法研究组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级的116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为2012年级的114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应用病例分析,在年度课时快接近尾声时,制作问卷表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毕业后从医意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数据统计,研究组学习兴趣提升率93.1%、专业知识合格率98.3%、从医意向的有意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75.43%、85.96%、73.68%(P<0.05)。结论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合格率,改善毕业后的从医意向,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教学 病例分析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鉴定中水试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购进的42味中草药为实验对象,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水试验方法进行药物鉴定,而对照组则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药物进行鉴定。统计两组鉴定方式的准确度、鉴定成本以及时间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就鉴定准确率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98.21%,对照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100%;鉴定时间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平均时间为(6.43±1.27)min,而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20.14±2.17)min;就鉴定成本来看,对照组成本为(103.26±5.87)元,观察组成本为(20.11±1.03)元。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作为中药鉴定的主要方法,不仅准确性较高,而且鉴定时间较短,鉴定成本较低,而且在鉴定中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值得在基层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水试法 中药鉴定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改良方法,以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疼痛和针头堵塞。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216例肌注苄星青霉素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用传统注射方法,改良组用改良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针头堵塞、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8.5%,改良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无疼痛感40例,其百分比为18.5%,明显高于传统组的3.7%,两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改良后,不仅提高了一次性肌注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酸胀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针头堵塞 疼痛 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 简介:摘要LVH是诱发冠心病、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是逆转LVH。中医将气虚、血瘀、痰阻归结为LVH发病的病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活血化痰的治疗原则,创新了高血压LVH的中医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 标签: 高血压病 左室肥厚 益气活血化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6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并形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三氧化二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19/3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治疗,可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回血时揉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20例规律透析2年以上患者,每例进行揉搓和非揉搓各5次。观察回血效果,同时评估透析器凝血状况、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回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应用揉搓与非揉搓在透析器凝血状况无明显差异。揉搓明显减少了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减少了回血时间。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选择揉搓有效的回血措施,尽可能减少透析失血,控制回输生理盐水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揉搓法 回输生理盐水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压联合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计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耳压加日常护理,研究组采用耳压联合中药熏蒸加日常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相比较,在Ⅰ、Ⅱ、Ⅲ、Ⅳ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压联合中药熏蒸护理对面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瘫 耳压法 中药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