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探讨斑块稳定急性综合(ACS)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ACS50例。比较SAP组和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的斑块类型,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与ACS发病的关系。结果:79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147个,其中SAP组检出50个,ACS组检出97个。SAP组和ACS组患者的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以硬斑块为主(占72.0%),ACS组以软斑块为主(占64.9%)。随访5个月,20例患者再发ACS,分析其随访之前的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ACS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软斑块。结论:64排螺旋CT可通过对不同密度斑块及相应层面对比剂CT值测量,从数值上区分硬斑块及软斑块,以判别斑块的稳定,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综合(ACS)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其病变程度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整理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ACS患者,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其任意主要分支病变程度≥50%纳入ACS组,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各34例、80例、96例。纳入同期2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脂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伴随病变程度加重,ACS患者血清TG、LDL-C水平及TG/HDL-C的比值可逐渐升高,提示其与此类患者中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HDL-C比值、高血压病、糖尿病、LDL-C是ACS发生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③ROC曲线结果表明TG/HDL-C比值对ACS重度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最佳临界值为1.58,其对应预测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72.1%)。结论 在ACS患者中,TG/HDL-C比值与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为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CS患者严重病变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病变程度 Gensini 评分 TG/HDL-C比值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50例CHD患者及5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 标签: 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清除法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纳入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结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检测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诊断病情,所获结果准确有效,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近年的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予以分析。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急性综合的有效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所有患者经过细致的检查及确诊后,首先采取平喘、氧疗、祛痰、抗感染等形式来缓解患者基本症状,然后施行扩、肝素抗凝,及时纠正心源性休克与心力衰竭,避免引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存在心肌梗塞情况,则在进行抗凝治疗的同时使用尿激酶溶栓。结果在施行以上治疗措施之后,7例合并心肌梗塞患者中有5例死亡,机率为71.43%;其他53例患者中有22例死亡,机率为441.51%;本次总死亡27例,占总人数45%。结论在早期治疗肺心病的时候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感染、缺氧等情况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肝素抗凝及活血等形式是预防肺心病合并急性综合的重要手段,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治疗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综合(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olubl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sLRP-1)浓度、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造影的250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包括ACS患者158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2例、对照组50例。其中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66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进行评估,对照组为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血浆sLRP-1、RANTES浓度。结果AMI组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0.69±0.20) mg/L与(125.17±34.87) ng/L]和UAP组[(0.62±0.19) mg/L与(118.51±21.46) ng/L]高于SAP组[(0.42±0.11) mg/L与(99.56±21.46) ng/L]和对照组[(0.27±0.08) mg/L与(98.39±19.37) ng/L](P均<0.05),而血浆lg sLRP-1和RNATES在AMI组与UAP组之间、SAP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S患者经PCI治疗后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较术前下降(P均<0.05);ACS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 r值分别为0.12、0.22,P均>0.05)。结论ACS患者血浆sLRP-1和RANTES参与ACS的进展过程,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肌灌注治疗改善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 Gensini评分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属于常见的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从而引起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急性综合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

  • 标签: 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概念
  • 作者: 寇文丽石运生苟晓丽(包头市铁路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次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和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和痉挛,可以与血栓形成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约占ACS发生率的10%~20%。近年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人,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使ACS的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的弯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弯曲常,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所受的弯曲减少

  • 标签: 冠脉综合征 综合征预防 预防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确诊的ACS患者31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LRP-1水平。依据sLRP-1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LRP-1组(1.09~3.73 μg/ml,107例)、中sLRP-1组(3.74~6.45 μg/ml,103例)和高sLRP-1组(6.46~9.85 μg/ml,105例)。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3组间sLR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高sLRP-1组MACE发生率(17.1%)高于低sLRP-1组(5.6%)和中sLRP-1组(8.7%)(均为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sLRP-1组无MACE累计生存率均小于低sLRP-1组和中sLRP-1组(F=8.909,P=0.012)。sLRP-1以5.64 μg/ml为截断值时,预测MACE的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62.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1~0.824,P=0.000)。Cox回归显示,sLRP-1(HR=1.315,95%CI:1.191~1.585,P=0.004)与ACS患者发生MACE独立相关。sLRP-1≥5.64 μg/ml(HR=2.334,95%CI:1.025~5.317,P=0.044)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sLRP-1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对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急性综合稳定冠心病病人之间的不同。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人,其中稳定冠心病病人有192例;急性综合病人208例。其中对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按其病情可以分成急性综合组和稳定冠心病组两组。监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的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胆固醇脂。结果发现急性综合病人组中的高脂血症、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稳定冠心病病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他的基线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综合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78.49±12.31)μg/dl;稳定冠心病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45.79±20.29)μg/d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综合病人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冠心病病人相比明显的升高,从而可发现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胆红素浓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HDL-C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亦有降低,而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HDL-C、胆红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LDL-C含量增高则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综合(ACS)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综合210例患者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10例患者,130例痊愈(61.90%),77好转(36.66%),3例恶化(1.44%),无死亡。结论ACS除了短期的抗凝治疗外.另外还需要长期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