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4月23日,由联传播主办、厦独家协办的第一届民航服务峰会在厦门金雁酒店拉开帷幕。来自中航协、航空公司、机场、航空代理、咨询公司等40多家民航单位的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就民航发展新格局、民航服务新趋势展开研讨。会上同时发布了《2014年度民航旅客服务评测报告》,厦继续以综合评测总分第一的成绩蝉联2014年度大陆'服务最佳航空公司'。

  • 标签: 综合评测 金雁 地面服务 航空服务 旅客服务 海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于2009~2012年于我科室施行外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高血压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血压检测,正规合理的使用降血压药物,做好出院指导等,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目标血压的达标率。结果在护理一段时间后,治疗组56例(9333%)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照组44例(7333%)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两组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加强高血压的护理对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血压的适宜时间。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5日~11月10日在心内科住院的42岁~53岁的高血压患者20人测压80例次(实施相同的降压方案),分别在6am(病人起床活动前)、8am、2pm(病人起床活动前)、4pm选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值,将6am与8am的血压值,2pm与4pm的血压值分别作对比分析。结果6am与8am收缩压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舒张压值差异无显著性,2pm与4pm收缩压、舒张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午测量血压应严格选择患者起床活动前,以便准确检测降压药物的效果;下午可根据患者需要及工作特点固定一时间即可,不需要严格要求。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 测量时间In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suitable time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检测和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估药物试验和试验结果可靠性的最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药物试验和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本文中,解释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含义,检测单位明确了质量控制的难点和优化方向,对药物进行了检测,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水平。并分析了其具体应用测试中的测量不确定度。

  • 标签: 药检 测量不确定度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技术在乳腺病灶大小测量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其病灶大小先后作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对比二者的病灶大小测得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值在2mm以内的患者,常规超声下有14例(26.92%),CEUS下有32例(61.54%),可见的诊断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常规超声,统计学有差异(P<0.05)。有1例(1.92%)肉芽肿型乳腺炎患者的测定结果较术前有所增大。结论对乳腺癌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即其测定结果与病理结果的误差非常小,且可以清晰反映肿瘤血运。

  • 标签: 乳腺病变大小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 测定结果 常规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肌肉的功能状况与理脊通脉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青少年期颈椎病诊断标准64例,另以35例健康青少年为正常组,进行平行对照。分别进行肌电图(EMG)检测。上述病例随机选择33例(治疗组),应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另外31例(对照组),应用牵引治疗2周后,每组治疗前后对比,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青少年期颈椎病肌电积分(IEMG)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生理检测研究提示青少年期颈椎病患者外源稳定装置(颈部肌肉)功能下降。理脊通脉手法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缓解肌痉挛,调整颈椎的外源稳定性,恢复正常的力学平衡的功能。

  • 标签: 青少年期颈椎病 肌电图 理脊通脉手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预测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麻醉诱导后记录手术开始前的最低动脉压,低血压定义为麻醉诱导后动脉压低于60mmHg或动脉压基线水平降低25%以上,根据观察结果分为正常组和低压组。结果:血压正常组患者43例,低血压组患者37例,正常组心率频次、平均动脉压优于低血压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可较好预测麻醉诱导后的低血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测量 麻醉诱导 下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 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