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行刑社会化是现代刑罚执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它蕴藏着浓厚的刑法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刑罚人道精神.美国的行刑社会化起源于出狱人保护、缓刑和假释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践行.美国的行刑社会化经历了相当曲折和坎坷的发展过程,新古典主义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行刑社会化的式微,而是行刑社会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性发展.学习、借鉴美国行刑社会化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对于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美国 行刑社会化 刑罚执行体系 新古典主义 刑事原则 监狱制度
  • 简介: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德国民事诉讼法影响,统一的德国制订于1877年,至今仍在适用;然而,德国民事诉讼法自身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制定以后也进行了多次修改.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德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渊源和法律继受,可以从它发展演变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德国民事诉讼法具有旺盛生命力和蓬勃生机的原因,可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修订有所启发.

  • 标签: 德国 历史嬗变 《民事诉讼法》 大陆法系国家 法律继受 历史渊源
  • 简介:随着家庭在氏族社会内部的出现,家庭身份便与氏族成员身份相互对峙,呈现出其最初的"私法人格"属性。在古代罗马国家,私法人格与家庭身份相互融合性;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之间的关系,本质为国家公权与家长权的动态对峙。及至近、现代社会,随着理性哲学的兴起,以及私人领域"社会"与"家庭"的分化,由于公法人格与私法中的社会人格具有共同的理性基础,在民法中被冠以"人格"的称谓;而私法中的家庭人格则因其妥协、包容的特性,掩盖了法律人格的理性基础,被民法从"人格"的概念中剔除,"人"、"身"两立的格局从而形成。相应的,人格与家庭身份遂成为近、现代私法领域人之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 标签: 民事主体 人格 身份 家庭
  • 简介:清末,立法者为避免法律解释混乱,明确规定了统一解释法令权,并将其赋予大理院。民国时期,统一解释法令权先后由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的大理院、最高法院、司法院以创制解释例、判例的方式行使。解释例是中国特有的法律解释形式,判例则为统一解释法令的本来形式,二者共同发挥着统一法律解释的功能。民国统一解释法令制度适应了当时法制不完备、基层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的历史现实,保障了法律解释的统一,传播了先进的法学理念,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侵犯立法权、代替基层法院审案以及解释例、判例繁多芜杂、翻检不便等弊病。在统一解释法令权的配置、解释例及判例的功能定位、法律解释制度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民国统一解释法令制度及其实践为当前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大理院 司法院 法律解释 解释例 判例
  • 简介: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可以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清晰地肯定了人民作为旧家的主权者,享有向法院控告政府、通过诉讼程序监督政府的基本权利。同年的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在行政诉讼法制定过程中,中共中央对这部承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霭耍法律高度厦视,常委会进行了两次专题讨论。1989年,行政诉讼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民告官”制度的全面建立.标志荇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立法成果,被学界评价为“新中国立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 标签: 发展机遇期 行政审判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82年宪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 简介:今年的乔利讲座考察的是政治代表在宪政民主制下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三点主张:(1)选主(通过选举的统治)把公民的作用缩减为一系列互不相干的选择点,真正的选择权经常落在政客手中。(2)由于过分关注赢者通吃式选举,选主体制鼓励美国的各类代议士把自己看作是有权势的陌生人,对其位置享有专有利益。(3)如果代议士们不仅仅充当各种公民观

  • 标签: 政治 权贵 反思 理论与实践 公民观 民主制
  • 简介:美国以现代共和主义立国,"自由"乃是其根本原则。美国立究所确立的自由政制仍置身于西方政治文明大传统中,同时赋予"自由"新的内涵。本文从政治哲学角度阐明"自治"精神的意义,并结合有关美国立国精神的争论辨析其内在的张力与局限。对共和精神的追求乃是自由政制的生命力之所在,在此意义上,反联邦党人亦有所贡献。

  • 标签: 美国立国 自由政制 自治 共和精神
  • 简介: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始终围绕城邦展开,与城邦的言说休戚相关。其中君主以多重面相出现,大致可分为前城邦时代的家长式君主、超越城邦的神人君主以及作为法律执行者立身于城邦的君主。亚氏守护着其对于城邦的那份虔诚信仰,在分析了前两种君主后,基于对城邦的理解,对立身于城邦的君主投以最多的笔墨。其对于君主政体的研究历经了由政制研究向法制研究的转变,并在论述君主的过程中实现了法治与君主的联姻。

  • 标签: 君主 君主政体 城邦 法治 亚里士多德
  • 简介:政治人”是生活在政治社会中以整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甘于为整体奉献的人。由于我国的法治建设脱胎于政治社会,受政治思维的影响,一些法律中自觉不自觉地残留着某种“政治人”的影像。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来说,消解和防范“政治人”的立法思维和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政治人 法律人 法治
  • 简介:大陆法系夫妻财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古罗马、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就形态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分散——适度集中——融合统一的变迁过程;就理念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夫妻一体到两性平等的发展历程。夫妻财产制的历史形态,是由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夫妻财产制发展变迁的直接动力来自女性地位的提高,根本动力则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明和进步。

  • 标签: 大陆法系 夫妻财产制 变迁 特点
  • 简介:<正>所谓单行刑法,在我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在形式上独立于刑法典的刑法法规。以1997年刑法典为界限,单行刑法的命运具有天壤之别,1981年到1995年的14年之间,通过了23个,可谓是遍地开花,而1997年刑法之后,仅有《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一个单行刑法,如果勉强算上两个不具有罪刑规范的决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和《关于维护互联网

  • 标签: 单行刑法 立法技术 犯罪决定 邪教组织 假冒注册商标 国家秘密
  • 简介:现当代中国法制实践适应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并从根本上回答了"法制现代化"、"法律与发展"、"法律与社会整合"、"法制建设的群众基础"等命题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不仅是国家在认真总结现当代中国法制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国家法制实践的一次全面提升;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实践从"变革法制实践"向"常态化法治实践"迈进的重要开端。法治作为一项有目的的事业,不再只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工具,更是一种凝聚共识的治国方略和一种全新的组织和生活方式。

  • 标签: 依法治国 法制建设 代表 社会变革
  • 简介:<正>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此前一段时间关于民事证据立法广泛而热烈的学术讨论的权威性总结。作为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司法解释,该规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借鉴国外民事证据立法的成功经验。以本文所关注的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为例,该司法解释在第67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

  • 标签: 自由心证 法定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证据 审查判断证据 民事证据 当事人主义诉讼
  • 简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不仅立法没有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法律地位、职能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而且实践中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表现形式认识不一,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产生诸多法律真空。建议制定一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法,以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设立原则、类型、市场主体资格等法律问题。

  • 标签: 农民集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历史变迁 立法前瞻
  • 简介:证券仲裁已成为美国解决证券纠纷的重要替代方式。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依照仲裁立法和标志性判例为时间界点将美国证券仲裁制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起源、徘徊和繁荣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置于特定法律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每一发展状态的特征和历史联系,指出美国仲裁立法和司法判例直接影响了证券仲裁的发展状态,社会经济发展是决定证券仲裁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证券仲裁制度 仲裁立法 司法判例 根据 美国 纠纷
  • 简介: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

  • 标签: 城乡居民 历史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人大代表 代表名额 选举法
  • 简介:总的说来,美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迄今为止依次经历了无责任时代、过错责任时代、严格责任时代以及当前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并存的二元归责时代。当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上述演变路径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在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筑起了"合同相对性"的堡垒,这意味着产品责任归责原则选择了违约责任;20世纪初,随着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公平的重视,过错责任开始勃兴;20世纪60年代后,保护消费者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主导性国家政策,严格责任开始盛行;因为严格责任的单一性,不能适应产品缺陷的衡量标准,阻碍了新产品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产品责任归责原则逐渐过渡到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并存的二元归责时代。

  • 标签: 产品责任 归责原则 历史性考察
  • 简介:人口问题是北京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北京缓解人口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和相关政策及影响进行回顾和审视,进而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期望对正确认识和解决北京市的流动人口问题有所裨益。

  • 标签: 北京市流动人口 规模 趋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
  • 简介:通过介绍美国自殖民地时期至今精神病治疗的发展历史,归纳了大部分通过立法而特别保障的精神疾患之各项"权利",进而结合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提出《草案》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各项权利的修改建议。这包括建立入院权利告知制度,并应补充或细化精神障碍患者通信和探视的权利、知情同意的权利、劳动及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治疗中受最少限制的权利、拒绝治疗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参与选举的权利、隐私权和定期得到审查的权利。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病 权利 强制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