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24名日-和24名-日双语者.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探讨日--日双语者阅读有词切分线索的日语文本的眼动特征,研究词切分线索对日--日双语者日语句子阅读的影响。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三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条件。为了确保三种词切分条件下旬子的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表明,日语文本中加入词间空格促进-日双语者日语文本的阅读。

  • 标签: 词切分 日-汉双语者 汉-日双语者 日语 眼动.
  • 简介:九年前的9月13日下午2时,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被告人杜可平,目无国法,胆大妄为,在短短的13天时间里,连续四次疯狂投毒,致使25人中毒,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的严重后果,其手段极其残忍,性质极其恶劣。

  • 标签: 投毒 疯狂 死亡 坟墓 变态 中级人民法院
  • 简介:使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考察熟练和非熟练藏-双语者的语义和词汇表征的特点.在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且熟练和非熟练藏-双语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语言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在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同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跨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未学词,未获得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藏-双语者语义表征共同存储、词汇表征独立存储:熟练和非熟练藏-双语者语义和词汇表征模式相同:藏-双语熟练者比非熟练者垮语言启动更快.

  • 标签: 藏-汉双语者 语义表征 词汇表征 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
  • 简介: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对153名汉族大学生和157名蒙族大学生进行测查,借鉴跨文化研究方法,对形成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做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蒙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超出全国常模。蒙族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于汉族大学生,并在人际敏感、敌对性等8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来自牧区和农村的蒙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蒙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汉族 蒙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跨文化比较 心理卫生
  • 简介:当校长先生发布通告,严肃要求同学不要擅自离校的时候,我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校方发布大道消息意味着情况真的不容乐观。就在我的情绪陷入低落的时候,却看到朋友的短信:

  • 标签: 非典型肺炎 生活方式 生活态度 生活习惯
  • 简介:广褒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明、除了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以外,仍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发现。但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禁锢,许多发明和发现刚刚萌芽就被掩于黑暗之中,被世人所遗忘,因而桎梏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本人在对明末奇书《金瓶梅》的研读过程中发现,明朝末年我国对条件反射这一科学现象有非常高深的科学认识、系统完整的描述。这一科学遗产表明我国对条件反射理论的认识不是在现代,而是早在37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本文所述的发现也是力图使先人的成就光芒再现。

  • 标签: 条件反射 驯化 反射理论 明朝 中华民族 封建社会
  • 简介: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熟练度较高的晚期-英双语者对英语长距离主谓一致性结构加工的敏感性.实验材料采用简单并列肯定句,句法违反的句子中,主谓一致性的错误出现在句子第二个动词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被试的句法判断成绩良好,但在句子句法违反处没有引发反映句法自动化加工的左半球前部负波(LAN),也没有产生P600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度较高的晚期-英双语者,难以实时、自动化地加工长距离条件下英语主谓一致性的信息.研究结果支持了浅层结构假说的观点.

  • 标签: 第二语言 主谓一致性 句法加工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 标签: 社会性格 社会转型时期 分类研究 社会发展 性格结构 影响作用
  • 简介: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和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和忧虑。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 标签: SARS 高校师生 心理和行为反应 天津市
  • 简介: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谣言作为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对处于非常时期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非常时期的众多典型网络谣言案例进行剖析,透过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视角探讨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以及应对策略。

  • 标签: 非常时期 网络谣言 传播机制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