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从天津市五所高校中选取336名大学生44名教师,对他们在SARS流行时期对SARS的危险性认知、恐惧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他们对与SARS相关的事件的态度进行评估。结果发现:(1)大多数师生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2)少数高校师生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忧虑。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 标签: SARS 高校师生 心理和行为反应 天津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儿科危重症患儿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治疗的儿科危重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反应、控制感丧失和分离焦虑来评估危重症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危重症患儿 儿科 满意度 心理行为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吃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用以改正其错误的发音习惯,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其治疗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口吃患者140例(2019.01-2020.12),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干预并对干预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整理。结果: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口吃病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儿开展X线检查时的心理行为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X线检查的60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其心理行为反应,为其开展心理护理,分析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比护理前,患儿经护理后心理行为反应有明显改善(P<0.05);护理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85.00%)明显高于护理前(36.67%)(P<0.05)。结论:患儿在开展X线检查时,及时关注并分析其心理变化,然后为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更好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促使其检查配合度提升,并使患儿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随之提升,避免医护患纠纷,值得进一步推荐应用。

  • 标签: X线 检查 患儿 心理行为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信息搜寻的心理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环境里大学生信息搜寻的心理需要,用于满足信息搜寻心理这种需要的信息种类来源,以及心理需要和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心理需要 信息搜寻 信息来源 大学生活 公共图书馆 心理动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护理。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分为对照组(28名)实验组(29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预防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儿童一次接种成功率(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24/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群体儿童 计划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人们早已观察到,痴呆患者存在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Alzheimer)于1906年介绍首例51岁女性病例时,就描述该患者除了有认知功能损害外,还伴有妄想、偏执观念、吵闹活动过多等精神症状。但长期以来,有关痴呆精神障碍的研究较少。

  • 标签: 痴呆 行为症状 心理症状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求父母心理控制心理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从原因看,首因是停滞的互动模式,其次为不健康的“给予者”“接受者”的心态,其他原因分别是满足父母期望的倾向柯为,心理行为上的过度依赖。从年龄看,25-35岁的人群是最大受害者,结论心理控制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及时的干预。

  • 标签: 父母 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 干预措施 心理健康
  • 简介:美国一家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的机构最近对全国范围的2000余名6岁儿童(其中男女各半)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 标签: 儿童心理 行为 美国 统计结果
  • 简介:摘要:偷窃行为作为一种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当中。对于封闭式高中生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并不多见,可一旦出现,必定会给学生本身、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两名高中生存在偷窃行为的学生进行行为分析,对其行为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探讨类似的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解决办法,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偷窃行为 原因分析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当中,而偷窃行为也可以归类为其中一种。对于中职生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并不多见,但在工作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个案,一旦在校园内出现偷窃行为,必定会给学生本身、同学、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存在偷窃行为的学生进行行为分析,对其行为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探讨类似的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解决办法,为教师在应对类似行为中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生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生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生沟通,注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行为取样的方法,对4个年龄段的儿童在校欺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要高于学龄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欺负者、受欺负者及旁观者人数均有显著差异;欺负者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受欺负者中女生明显多于男生,旁观者中各角色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欺负行为中,5岁之前以攻击欺负为主,5岁之后以被动欺负为主;5岁之前儿童主要是身体欺负,5岁以后以言语欺负为主,7岁以后关系欺负行为增多。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事件 行为反应 学前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本市2010年街头无偿献血时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9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献血反应者绝大多数原因为恐惧心理造成。采取献血前后的心理护理,可使献血反映明显减少。出现献血反应后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使反映者在较短时间内症状缓解、消失,恢复正常状态。结论开展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减少因恐惧心理造成的献血反应;出现献血反应后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对症处理,能够快速使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恢复正常。

  • 标签: 献血者 恐惧心理 献血反应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心理护理运用于儿科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并探讨其对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100名危重症患儿,并任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儿心理行为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另外,无论是SDS评分还是SAS评分,实验组患儿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儿科危重症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缓和紧张的护患关系,因此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行为反应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计划免疫接种儿童200名,对其接种时的心理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多数儿童在免疫接种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通过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后,儿童的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缓解,且疼痛感也有所减轻,同时提高接种的依从性。结论对计划免疫接种群体儿童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分析后,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其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缓解,同时配合度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了解护理学本科护生在当前护理行业发展大背景及学校“五改四”政策等因素影响下的就业心理行为反应,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探讨影响护生择业及就业的具体因素,以期帮助高校护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应对就业压力的心理防御机制,也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就业指导提供建议。

  • 标签: 就业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