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抬高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超急性期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30例,出现ST抬高现象26例;14例患者心电图能够记录到J波,26例患者心电图无法记录到J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0例(71.4%)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未记录到J波的患者有11例(42.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判断超急性期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超急性期
  • 简介: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摘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黑龙江省红兴隆中心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58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同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术中术后血流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 急性心肌梗死(A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在非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40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两组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均行碎裂QRS波及病理性Q波诊断,其中观察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91.67%,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88.89%;对照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55.00%,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50.00%;两组在不同心电图诊断结果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诊断敏感性50.00%,诊断特异性91.67%,阳性预测值50.00%,阴性预测值91.67%;对照组诊断敏感性20.00%,诊断特异性50.00%,阳性预测值77.50%,阴性预测值7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心电图是临床诊断非ST抬高心肌梗死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方式,其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为碎裂QRS波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 讨胸痛中心 建设中绕行急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ST抬高心肌梗死在急诊行直接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流程,从而了解临床护理路径重要性和实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结果:通过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通过将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对比,在血小板聚集率方面,观察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秀尔意义(P<0.05);在血小板水平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抬高心肌梗死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入的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各1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在2022年11月-2023年8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急性动脉栓塞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心电图诊断,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检查后的疾病鉴别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心电图检查能够有效地诊断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有效性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40例患者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分别比较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采取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 优质护理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延长与心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经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QRS波长是否延长分为延长组(n=52)和非延长组(n=38),分析QRS延长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延长组和非延长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Myo及两组患者心脏功能LVEF、LVFS、LVEDd水平,分析延长时间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QRS延长组血清CTnI、CK-MB和Myo指标均高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延长组LVEF和LVFS的水平低于非延长组,LVEDd高于非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延长水平与血清CTnI、CK-MB和Myo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和LVFS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LVED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TEMI患者心电图QRS延长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监测ECG的QRS波群有助于评估STEMI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QRS 延长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ST抬高性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心电图检查结果是否有抬高为标准划分成两组,每组63例。对比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以指导治疗。结果ST抬高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合并有心源性休克或者心律失常等,多为单支的冠脉病变;而非ST抬高心肌梗死病人,多有心绞痛及糖尿病史,患者有冠脉病变弥漫现象,建立有侧支循环,两者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表现。结论非ST抬高心肌梗死容易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发生,通常有反复心绞痛的发作病史,多为多支冠脉病变,侧支循环比较丰富,但是预后比较差。所以,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上应当根据其ST抬高性特征,给予分别治疗。

  • 标签: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伐卢定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炎性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患者的意愿将其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n=70)和肝素组(n=70),于患者入组后每隔4h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学指标,并计算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进行EF值、E/A值、BNP水平、IL-6水平及hs-CRP水平。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心肌梗死面积为(4345.35±844.21)U·h/L小于对照组的(4964.32±812.31)U·h/L,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与肝素组间BNP、E/A与E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比伐卢定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炎性水平,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其舒张能力,在基层医院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很好推广前景。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肝素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015年间的6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累积发生率、治疗第1d和第7d时两组患者hs-CRP和IL-8、NT-proBNP的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ACE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和IL-8、NT-proBNP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能显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有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减少MACE的发生。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亚低温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亚低温治疗STEMI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评估安全性的指标为主要出血事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动过缓。评估有效性的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率、梗死面积。结果按标准纳入11项RCT文献,共1 180例诊断STEMI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597例被随机分配到低温治疗组,583例被分配到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的主要出血事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动过缓及MACE、全因死亡率、梗死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在亚组分析中,无论是在前壁心肌梗死还是非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梗死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无论患者的体温达标率≥80%还是<80%,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ACE、全因死亡率和梗死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此项荟萃分析证实,亚低温治疗在临床环境中是安全的,但并未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亚低温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06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治疗后显效48例(90.6%),有效2例(3.8%),无效3例(5.7%),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3例出现头晕、头痛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非ST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以尿激酶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48h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STEMI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30例溶栓后择期PCI治疗为A组,36例单纯溶栓治疗者为B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A组的LVEF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再发心绞痛、再发梗死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STEMI患者在早期溶栓治疗后择期行PCI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左室射血功能、减少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