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的应用。方法应用RCA对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在急诊停留时间≤60min的合格率从85.7%上升到86.6%。结论根因分析法能够找出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缩短了在急诊停留的时间,为患者及早进行PCI创造了条件。

  • 标签: STEMI患者 停留时间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发病至急诊12 h内、12~48 h对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PCI联合选择性血栓抽吸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至急诊间隔时间分组,其中A组(发病至急诊间隔时间为12 h以内)41例、B组(发病至急诊间隔时间为12~48 h)46例。A组、B组就诊后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选择性血栓抽吸术治疗。记录两组心功能、近期预后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B组TIMI血流分级3级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随访期间各项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至急诊12 h内、12~48 h针对STEMI患者行PCI联合选择性血栓抽吸术治疗效果均较优,临床医生应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决定PCI联合选择性血栓抽吸术的治疗时机。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选择性血栓抽吸术 PCI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12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内科因STEMI行PCI治疗的患者205例,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PCI术后1周的STEMI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另外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付费方式、月收入、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史。测定STEMI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围比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STEMI组抑郁患病率(17.0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50%)(χ2=5.025,P=0.025)。两组间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0,P=0.03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按危险因素的OR值大小排列分别为:FPG、女性、年龄≥65岁、BMI、月收入<5 000元、HOMA-IR、自费医疗(OR=1.894、1.812、1.545、1.428、1.335、1.285、1.202)。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女性、高龄、肥胖、低收入、胰岛素抵抗和自费医疗是STEMI患者行PCT术后易患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 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抵抗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行尼可地尔治疗,其术后血流灌注和预后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中选取54例,根据奇偶分组表法分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硝酸甘油注射治疗,对实验组行尼可地尔注射治疗。分析54例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CK-MB峰值、CK-MB达峰时间、LVEF、LVEDD。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心肌血流灌注水平较高、CK-MB达峰时间、LVEF、LVEDD较高,CK-MB峰值较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行尼可地尔治疗,患者的血流灌注水平明显改善,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尼可地尔 血流灌注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探讨其对术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经急诊PCI的STEMI患者390例,发病时间均在12h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Ⅱ级缺血组(A组,248例)和Ⅲ级缺血组(B组,142例),分析住院期间两组基本资料、TIMI危险评分、ST回落率、PCI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术后TIMI血流3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回落率>50%比例明显低于A组[53.2%(132/248)比29.6%(42/142)](P<0.01),且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发心肌梗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TIMI危险评分>3分、Killip分级>1级、前壁心肌梗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将两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并以与心源性休克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心源性休克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年龄(P=0.008)、Killip分级>1级(P=0.049)、ST回落率(P=0.008)及Ⅲ级缺血(P=0.001)为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时心电图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PCI后院内病死率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休克 心源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Ⅲ级缺血 ST段回落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41例。其中,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在治疗的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方面,两组的组间对比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更成功,并且不会给手术增加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可以进行应用。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搜索相关文献,分析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穿刺局部血肿及皮下淤血等并发症概率为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心脏介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AMI)产生慢血流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科室进行急诊PCI治疗的30例AMI患者.结果入选30例AMI患者经手术均成功开通罪犯血管,符合标准:残余狭窄<20%,获得TIMI3级血流,操作成功,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术中4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TIMI2级,其中上腔静脉(LAD)病变3例,右冠脉主干(RCA)病变1例,4例慢血流患者立即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ml,其中1例同时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重复造影,证实慢血流消失,血流TIMI3级.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1周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诊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班和硝酸甘油法治疗AMI引起的慢血流效果较为满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处理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心电图表现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80例急性NSTEMI患者(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间)的心电图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二者相关性。结果ST压低与冠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r=0.078,P=0.366;与病变支数正相关,r=0.241,P=0.037。结论急性NSTEMI心电图中ST压低的程度与冠脉病变支数正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瑞替普酶溶栓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分为院前瑞替普酶溶栓后PCI组(62例)和直接PCI组(64例),比较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水平,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力衰竭、出血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瑞替普酶(r-PA)溶栓后对STEMI患者行PCI是有效、安全的;在无PCI条件的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是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
  • 简介: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高危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早期PCI的高危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一般资料。PCI术前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NT-proBNP及全血NLR水平。对其随访1年,分别记录院内7d、术后30d及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NT-proBNP、NLR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NT-proBNP、NLR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STEMI患者早期PCI后1年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T-proBN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高危NSTEMI患者早期PCI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院内7d、术后30d和1年的术前NT-proBNP、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alloon)时间延长,NT-proBNP和NLR水平升高是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分析显示,NT-proBNP、NLR水平与GRACE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NT-proBNP、NLR、NTproBNP联合NLR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95%CI:0.762~0.815)、0.776(95%CI:0.758~0.832)、0.902(95%CI:0.813~0.932),敏感度分别为82.8%、81.9%、87.4%,特异度分别为83.6%、82.5%、88.3%。结论高危NSTEMI患者早期PCI前NT-proBNP、NL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对术后近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疗效及风险,在兼顾疫情防控、确保防护的条件下为急性STEMI溶栓治疗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9日至4月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本部确诊为急性STEMI并行溶栓治疗的7例患者,评估其溶栓疗效及风险;在保障疫情防控、确保防护的前提下优化溶栓流程,成立专职溶栓小组,启动三级防护,定人、定岗、定位,就地隔离溶栓,开放溶栓绿色通道,溶栓前送检血常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抗体检测、2019-nCoV核酸检测,待溶栓治疗结束后完善肺部CT;通过流程改进前后首次心电图至溶栓时间的比较来评估流程优化效果。结果急性STEMI并行溶栓治疗患者共7例,6例再通,无出血并发症。溶栓后7例患者中有5例住院,平均住院天数19.6 d。随访至2020年4月14日,7例患者无1例死亡。最初的2例患者按常规医疗流程诊治,后5例患者按照优化后流程进行诊治。首次心电图至溶栓时间优化前分别为201、106 min,优化后分别为42、46、51、43、54 min,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STEMI患者溶栓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对于具有溶栓适应证的急性STEMI建议首选溶栓治疗,在兼顾疫情防控、确保防护的前提下,优化溶栓流程可以缩短总心肌缺血时间。

  • 标签: 心肌梗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中使用欣维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9例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开始使用欣维宁,6例患者同时冠脉内注射。结果18例(94.7%)患者成功介入治疗,17例(89.5%)达到TIMI血流3级。1例(5.3%)TIMI血流2级,1例(5.3%)TIMI血流0级。结论欣维宁能减少冠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灌注、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标签: 欣维宁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4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44例,做为观察组,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与同期44例STEMI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冠状造影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IMI0-2级的发生率分别是6.81%和20.45%,TIMI3级血流的发生率分别是93.18%和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的前向血流TIMI分级明显改善,安全性较好。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脏功能康复情况、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能改善其心功能和心率波动,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阶梯式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