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流量湿(HFHCO)方式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26例留置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次数,将其分为CPAP组(32例次)和HFHCO组(32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前及诊疗操作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外周动脉血饱和度(SaO2)以及操作前后患者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操作中,HFHCO组患者心率[(121 ± 3)次/ min vs.(130 ±3)次/ min]、呼吸频率[(21.3 ± 2.7)次/ min vs.(26.1 ± 2.3)次/ min]及平均动脉压[(99 ± 7)mmHg vs.(109 ± 8)mmHg]均较CPAP组患者显著降低(t = 5.232、5.164、6.424,P均< 0.001)。操作后,CPAP组和HFHCO组患者pH值[(7.45 ± 0.05)vs.(7.45 ± 0.07)]、PaO2 [(86.5 ± 7.3)mmHg vs.(88.3 ±6.7)mmHg]、PaCO2 [(40.1 ± 7.5)mmHg vs.(39.4 ± 6.8)mmHg]及SpO2 [(93.9 ± 2.4)% vs.(94.1 ± 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222、0.468、0.420、0.348,P = 0.731、0.670、0.684、0.697)。与同组操作前比较,CPAP组和HFHCO组患者操作中心率[(86 ± 4)次/ min vs.(130 ± 3)次/ min,(87 ± 4)次/ min vs.(121 ± 3)次/ min,t = 9.826、9.612,P均< 0.001]、呼吸频率[(17.8 ± 2.5)次/ min vs.(26.1 ± 2.3)次/ min,(16.7 ± 2.9)次/ min vs.(21.3 ± 2.7)次/ min,t = 8.488、5.837,P均< 0.001]及平均动脉压[(78 ± 7)mmHg vs.(109 ± 8)mmHg,(77 ± 7)mmHg vs.(99 ± 7)mmHg,t = 9.104、8.224,P均< 0.001]及操作后PaO2 [(67.8 ± 2.6)mmHg vs.(86.5 ± 7.3)mmHg,(68.9 ± 4.0)mmHg vs.(88.3 ± 6.7)mmHg,t = 7.126、6.395,P均< 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性心律失常、气胸等事件。结论对于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的患者,在应用CPAP或HFHCO给方式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均可改善患者气道通气,提高患者PaO2,但是HFHCO给方式下患者的舒适度更好,减轻了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体征的明显波动。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流量湿化氧疗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流量湿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流量湿(HFNC)组和对照组各30例。HFNC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经鼻流量湿,对照组予规范职业性尘肺病治疗辅以传统。观察每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及CAT评分、mMRC指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FNC组PaO2、CAT评分较观察组改善更有效,PH、PaCO2、mMRC指数较观察组无显著差异。2、HFNC组PaO2在短期内可改善到正常水平,长期治疗症状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3、HFN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流量湿疗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尘肺 I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应用经鼻流量湿+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向探究。方法 选择90例患者,运用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均等分组,重点探究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气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H水平对比不符合统计学标准。(2)干预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结论 实施经鼻流量湿+综合护理,改善了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同时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早期行加温加湿流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采取的是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前者采用的是面罩吸氧治疗,后者则是行加温加湿流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效果分析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差异性(P<0.05)。结论:加温加湿流量措施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中起到的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婴幼儿 呼吸衰竭 加温加湿高流量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经鼻流量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科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经鼻流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和经鼻流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36例好转转出ICU,3例气管插管,1例行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转出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和护士关怀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经鼻高流量氧疗
  • 简介:摘要经鼻加温加湿流量鼻导管吸氧为一类新的方法。其有着良好的生理效用,另外病患的接受度也更好,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之中。此法能有效稳定机体饱和度,病患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分为3个方面,全面分析经鼻流量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症患者 成年患者 治疗进展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利用PuhMcd等外文数据库收集近年来关于成人使用经鼻流量(high-flowna-salcannula,HFNC)进行的相关性研究。经鼻流量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衰竭未行气管插管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其他方式、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在改善合及提高舒适性方面其有优势。HFNC可以替代成人和早产儿无创通气,但HFNC能否降低成人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如何正确把握治疗效果与应用时机的关系,尚需更多、更大型随机研究结果。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气管插管 无创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量在II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1]。方法选择2020年2月一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20例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流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PaCO2、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PaCO2、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量在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2],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呼吸频率和动脉压,值得推荐。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II型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速湿系统在建立人工气道重症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我科并建立人工气道的246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8年月建立人工气道的275例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脱机后采用传统的人工鼻湿吸氧,试验组则采用流速湿系统持续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效果、患者舒适度以及带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脱机48小时后肺部感染率及患者带管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速湿系统湿效果由于传统的人工鼻湿,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带管时间,满足临床脱机患者的需求。

  • 标签: 氧疗湿化 人工气道 重症患者 脱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湿疗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流量湿。结果5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呼吸衰竭得到纠正。结论经鼻流量湿可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也可应用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序贯治疗。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鼻流量湿(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阻肺(COPD)碳酸血症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慢阻肺合并碳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给予经鼻流量湿。检测两组病人的动脉血气变化(PaCO2,PaO2),比较55mmHg≤PaCO2<70mmHg和PaCO2≥70mmHg碳酸血症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两组患者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PaO2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CO2≥70mmHg碳酸血症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aCO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鼻流量湿应用于慢阻肺碳酸血症患者,较NPPV相比,其PaCO2于55mmHg~69mmHg之间效果较好。

  • 标签: 慢阻肺 高碳酸血症 PaCO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湿(HHFNC)在病情较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R、PaO2、PaCO2均较治疗前好转,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舒适度较B,并发症例数较B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能改善轻症AECOPD患者通气功能,临床效果与NPPV相似,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量。对此类患者,优先选用HFNC治疗。

  • 标签: 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流量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周口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82例AECOPD脱机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补液、、营养支持、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同时参照相关意见为患者实施合理抗感染治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低流量,研究组接受经鼻流量湿,连续治疗7 d后评价治疗效果,记录并对比两组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呼吸频率(RR)较对照组降低,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脱机困难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经鼻流量湿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更好更快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增强,更利于撤机。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脱机困难 布地奈德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选用经鼻流量湿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取38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分2组;均实行经鼻流量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等。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均优(P<0.05)。结论:经鼻流量湿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缓解不适感,加以精细化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低氧血症 精细化护理 依从性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鼻流量湿对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舒适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基础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鼻流量湿,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治疗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过HFNC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常规疗法低,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舒适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经鼻流量湿仪联合精细化护理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经鼻流量湿仪)和对照组(经鼻流量湿仪+精细化护理)。测定两组的血气指标,调查两组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经鼻流量湿仪联合精细化护理在改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加快康复速度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湿化仪 精细化护理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温加湿经鼻流量(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4月2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BSCO、Elsevier、Cochrane Library中公开发表的有关HFNC对心脏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疗效的RCT或队列研究,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RCT 12篇,队列研究2篇,共2 1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与常规或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可以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气管插管率(MD=0.33,95%CI:0.15~0.72,P=0.005)、呼吸频率(MD=-3.20,95%CI:-5.26~-1.13,P=0.002)、心率(MD=-9.44,95%CI:-18.44~-0.45,P=0.04);提高患者的合指数(MD=29.21,95%CI:8.63~49.79,P=0.005);患者的ICU停留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7.92,95%CI:-17.23~1.40,P=0.10)。结论HFNC在降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气管插管率和提高患者合指数方面优于常规以及无创正压通气。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低氧血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高流量呼吸湿(HFNC)与常规吸氧治疗在胸部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胸部手术后患者共585例,其中HFNC组156例,常规吸氧组429例。经过倾向匹配评分(PSM)后两组患者各140例。HFNC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流量氧气湿治疗仪持续给;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双腔鼻导管或者面罩常规。主要结局指标是后治疗失败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气道护理干预、给时间、鼻面部皮损、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气分析及合指数、总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HFNC组患者的治疗失败率显著低于常规吸氧组〔17.14%(24/140)比31.43%(44/140),P<0.01〕。HFNC组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pH、SpO2和术后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吸氧组(P<0.001),HFNC组的PaCO2比常规吸氧组明显降低(P<0.05)。HFNC组的平均住院日、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给时间、鼻面部皮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应用在胸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 胸外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