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立全自动生化仪对溶血指数的测定是对溶血标本测定血糖结果的一种补偿,波长380nm/340nm测定血糖范围在5.0~8.0mmol/L,证明对葡萄浓度在5.0~8.0mmol/L中度或轻度溶血(溶血指数在1~5)的标本

  • 标签: 干扰校正 测定溶血 溶血干扰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含量测定在临床中的重要性、相关的技术分析以及加强测定效果的策略。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含量测定指导。

  • 标签:
  • 简介:主要探讨了聚葡萄在冰淇淋生产中的代脂应用,得出聚葡萄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及优质填充剂,可取代部分蔗糖和脂肪,用于低热量,低糖和低脂食品中。

  • 标签: 聚葡萄糖 冰淇淋 代脂作用 低脂食品
  • 简介:综合论述了葡萄电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Tse-chuanChou建立的葡萄电还原反应机理及数学模型。

  • 标签: 反应机理 电还原 电流密度
  • 简介:常用抗骨关节炎药物均有各自的副作用,如常用激素类药物保泰松易使人发胖;布洛芬、阿司匹林之类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虽然镇痛效果很好,但经常使用会有胃出血和胃穿孔等风险;而新上市的昔布类消炎镇痛药物已有诱发心脏病的报道,故寻找新型、安全性好的抗骨关节炎替代药物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目标。在此情况下,一种来自虾蟹壳等海洋副产品的新型抗骨关节炎药物——氨基葡萄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激素类药物 研发 国内 市场 氧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0.75g规格盐酸氨基葡萄胶囊适合产业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对盐酸氨基葡萄胶囊的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确定处方为盐酸氨基葡萄750g,无水乳糖75g,硬脂酸镁4g。休止角为31.1°,胶囊崩解时限为5分钟,盐酸氨基葡萄的标示量为98%~102%。结论此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胶囊剂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葡萄注射液为补充营养输液,临床应用广泛,产品质量控制极为重要,其中中间品的质量控制又是关键环节。目前药典规定葡萄的含量测定采用旋光法,具体要求为: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10%或10%以下规格的样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min,依法测定旋光度与1.0426相乘,即得供试品中含C6H12O6、2H2O的重量(g)。实践

  • 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中间品 旋光度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变旋
  • 简介:目的:观察胃旁路术(GBP)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GK大鼠)肝细胞葡萄转运体-2(GLUT-2)及葡萄激酶(GC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GK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手术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饮食配对组(10只),另8周龄雄性SD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检测和比较术前及术后1、2、4周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及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术后4周肝脏组织GLUT-2、GCK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K手术组术后1、2、4周FPG((11.06±0.52)mmol/L、(7.49±0.34)mmol/L、(5.20±0.08)mmol/L)均低于术前水平(17.53±0.57)mmol/L)(均P<0.05);术后4周FINS由术前(11.90±0.75)mmol/L升至(14.20±1.23)mmol/L(P<0.05);术后4周GLUT-2、GCK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GBP能上调T2DM大鼠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GLUT-2及GCK的表达,增强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转导,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 标签: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葡萄糖转运体-2 葡萄糖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AMY)与脂肪(LPS)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血清AMY及LPS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及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联合LPS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Y和LPS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正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AMY) 脂肪酶(LPS) 联合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尿淀粉与脂肪检验指标在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把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血尿淀粉、脂肪检验和超声检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4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42例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和脂肪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是95.24%,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是80.96%,血尿淀粉和脂肪检验指标效果好于超声检查效果。判断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淀粉和脂肪检验指标在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明显。

  • 标签: 血尿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检验指标 超声波检查 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6-磷酸脱氢(G6PD)基因型与新生儿筛查干血斑G6PD活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以干血斑荧光定量法筛查结果G6PD<2.6U/g Hb为阳性,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2016年10月1至20日G6PD筛查阳性的377例(男261例,女116例)及筛查阴性258例(男性32例,女性226例)样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检测15种G6PD基因型,活性显著降低但常见基因型未检出者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例行G6PD基因测序。各基因型携带者活性多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c.1388G>A(35.07%)、c.1376G>T(32.13%)、c.95A>G(12.72%)、c.871G>A(8.32%)、c.1024C>T(4.08%)、c.392G>T(2.28%)为最常见变异,占检出位点94.62%(580/613);活性异常男性常见基因型检出率为96.93%(253/261),常见基因型异常样本中活性异常率为98.06%(253/258),顺位比前三位:c.1376G>T、c.95A>G 、c.1388G>A,活性均值分别为0.85、1.10、1.28 U/g H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P<0.01);活性异常女性样本常见基因型异常检出率为90.52%(105/116)。单位点变异样本组中G6PD活性异常率为26.95%(69/256),活性均值(2.9±0.8) U/g Hb,2个及2个以上位点变异样本组活性异常率为83.72%(36/43),活性均值(1.5±1.0) U/g Hb,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P<0.01)。结论基因型(男性)及基因变异数(女性)可能是引起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筛查干血斑G6PD活性可检出绝大多数男性患者、2个以上变异女性携带者及少部分女性单位点变异携带者,可为预防新生儿黄疸及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基因 变异
  • 简介: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沙丘芦苇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脱水(PcTGD)的序列进行分析与结构预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GOR法预测了PcTGD的二级结构,以ProtScale分析它的疏水性,最终通过现有的序列同源性比较,用MODELLER预测了PcTGD的三维结构。结果:PcTGD具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中心Tyr***Lys和N末端的Gly*Gly**Gly的高度保守结构。结论:PcTGD属于一个短链脱氢/还原家族。

  • 标签: 疏水性 短链脱氢酶/还原酶 二级结构 沙丘芦苇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 简介:UDP-葡萄焦磷酸化(UDPglucosepyrophosphorylase,UGP)是代谢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UGP以葡萄-1-磷酸和尿苷三磷酸为底物,催化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和焦磷酸,直接参与了植物代谢的生物合成。为了系统梳理UGP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我们对其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考察该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首先,我们针对UGP的基因序列,鉴定得到其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从而构建了其进化树;其次,将番茄CDS序列比对到各探针,从而从数据库中提取组织中的表达数据;最后,通过结构域鉴定,进化树和表达量的分析,得出UGP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的机理。本研究为UDP-葡萄焦磷酸化提供了基因信息,为植物中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其对蔗糖合成的影响相关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家族 进化 表达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6磷酸脱氢(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气腹压对后腹腔镜手术后血淀粉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气腹压实施手术提供依据。方法31例泌尿外科患者在气腹压14mmHg(1.87kPa)下,经后腹腔镜途径实施上尿路手术,术后24h检查血淀粉,并对血清淀粉升高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5例患者术后血淀粉升高,最高的1例血淀粉为237U·L-1,5例患者均无腹痛等胰腺炎症状及体征,未采取任何针对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其中4例术后5d血淀粉均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1周血淀粉仍未恢复正常。结论气腹压14mmHg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术后血淀粉≤237U·L-1,提示对胰腺损伤是轻微、可代偿的,不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

  • 标签: 气腹压 后腹腔镜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胰腺性淀粉水平升高的临床情况,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1 年 1月至 2017年 4月我院外科及 ICU收治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血清淀粉水平进行划分,其中血清淀粉正常的 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血清淀粉升高的 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 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住院观察组时间和死亡情况等实验数据。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经不同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病患者260例,其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13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90例、原发性肝癌40例,在无胰腺炎时胰淀粉升高的情况。结果上述3种肝病患者血尿胰淀粉均有升高,它们平均升高率分别是13.85%和6.92%;4.44%和3.33%及10.76%和7.50%。升高值均数都在正常高限的3倍以内。结论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有一过性血、尿胰淀粉升高。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上述3种肝病有血尿胰淀粉升高时应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特点与急性胰腺炎进行鉴别。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 急性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 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