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是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较多的一种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既给患者精神上带来痛苦,危协病人生命,又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是胃癌根治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我科200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所作的胃癌根治术后256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19例,占7.4%,现针对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原因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吻合口瘘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要点及吻合口的改进。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9年12月,2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吻合口改进后手术,总结分析泪囊鼻腔吻合吻合口的改进。结果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结传统吻合口阻塞而易失败,改进后的吻合口的不会塌陷阻塞,术后复发率极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术与胸内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颈部吻合组与胸内吻合组各4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上切缘癌残留、肺部并发症、术后返酸、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二组手术持续时间无差异(125±23.5minvs136±28.4min,t=1.76,p=0.72);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上切缘癌残留率、术后返酸低于胸内吻合组(30%vs60%,X2=33.7,p=0.000;1%vs5%,X2=31.5,p=0.000;10%vs25%,X2=31.5,p=0.000);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胸内吻合组(4%vs1%,X2=12.8,p=0.001)。结论在手术中只要遵循采用食道径路进行胃食管吻合,松驰胃窦部,十二脂肠球部,减少吻合口张力,颈部吻合可作为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时的首选吻合方式。

  • 标签: 食管癌 颈部吻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输卵管吻合术的护理工作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5年3月—2010年4月之间收治了患有输卵管疾病并最后进行了输卵管吻合手术处理的的患者共104例,分析总结这些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相关情况,得出正确结论。结果104例患者经过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所有患者输卵管能够再通,治疗成功率100%,且另有受孕成功的患者98例,该项所占比例达到了94.2%。结论合理正确的护理工作在输卵管吻合术中有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预后有极大帮助。

  • 标签: 输卵管 吻合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探讨。方法对本院74例(74只眼)通过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泪道完全通畅67只眼(90.54%);不全通畅5只眼(6.76%);不通畅2只眼(2.70%)。结论本改良方法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有效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泪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与饮食及生活规律越来越缺乏合理性,导致各种患病率都大幅上升,其中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增长尤为显著,胃癌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一旦诊断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者首选手术治疗。胃癌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三类: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今天探讨的就是一列胃癌患者首次行远端胃切除后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护理。

  • 标签: 胃癌 术后护理 吻合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肠切除对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30d内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术的9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既往肠切除组(45例)和既往肠切除组(47例),分析既往肠切除与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92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共11例(12%)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其中无既往肠切除组2例,既往肠切除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22,P=0.03)。既往肠切除组与无既往肠切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OR值为5.092(95% CI:1.035~25.048)。既往1次肠切除(24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既往>1次肠切除(23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既往肠切除次数增多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增高相关(r=0.995)。结论既往肠切除是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Crohn病 吻合口瘘 吻合术,外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延长吻合口长度的侧侧吻合构建前臂远端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 RC-AVF)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血液净化科首次实施前臂远端RC-AVF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RC-AVF患者于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头静脉端与桡动脉侧的端侧吻合吻合口常规长度为6.0~8.0 mm (ETS组);44例RC-AVF患者于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应用头静脉侧与桡动脉侧的侧侧吻合并结扎头静脉远心端,吻合口延长长度为10.0~12.0 mm (STS组)。术后随访12周,应用临床血管检查结合内瘘泵控血流量评估两组患者内瘘的临床成熟状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评估两组患者内瘘的影像学成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周、8周、12周,STS组临床内瘘成熟率高于ETS组(P<0.05);术后第4周、8周、12周,STS组影像学内瘘成熟率亦高于ETS组(P<0.05)。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STS组内瘘术后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及自然血流量均大于ETS组(P<0.05)。结论与应用端侧吻合并常规吻合口长度比较,应用侧侧吻合并适当延长吻合口长度构建RC-AVF能够促进内瘘成熟并提高内瘘成熟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侧侧吻合 端侧吻合 吻合口长度 桡动脉 头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常规食管造影在诊断吻合口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微创外科接受McKeown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的1 022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男性876例,女性146例,年龄[M(IQR)]48(16)岁(范围:36~84岁)。25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817例接受微创食管切除术。依据主诊医师的诊疗习惯,333例于术后常规行食管造影,其他689例患者则根据临床表现适时选择造影等检查手段。以临床症状、食管造影、CT、内镜等方法确诊的吻合口漏为参考,在常规造影组中评价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34%(75/1 022),常规食管造影组和非常规造影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30/333)比6.5%(45/689),χ²=2.027,P=0.155]。吻合口漏的诊断时间为术后第9(5)天(范围:第4~30天)。常规造影组333例患者中,16例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吻合口漏,其中11例为真阳性,5例为假阳性;317例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其中298例为真阴性,19例为假阴性;常规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7%(11/30)和98.3%(298/303),约登指数为0.35,诊断准确率为92.8%(309/3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1/16和94.0%(298/317)。结论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常规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低而特异度高。吻合口漏的中位发生时间为术后第9天,临床上需延长观察时间,并联合应用食管造影、CT、内镜等多种检查手段。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漏 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相关腹腔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10例结肠癌患者资料,其中79例术中行腹腔内吻合(内吻合组),另131例术中行腹腔外吻合(外吻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等)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吻合组比较,内吻合组术后腹腔感染(伴吻合口瘘)[13.9%(11/79) vs 1.5%(2/131)]、腹腔感染(不伴吻合口瘘)[10.1%(8/79) vs 0.8%(1/131)]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呼吸系统感染[1.3%(1/79) vs 3.1%(4/131)]、泌尿系统感染[2.5%(2/79) vs 0.8%(1/131)]、手术切口感染[1.3%(1/79) vs 3.1%(4/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相比虽然有着相同的手术效果,但有升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可能性。

  • 标签: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结肠肿瘤 吻合术,外科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相关腹腔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10例结肠癌患者资料,其中79例术中行腹腔内吻合(内吻合组),另131例术中行腹腔外吻合(外吻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等)以及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吻合组比较,内吻合组术后腹腔感染(伴吻合口瘘)[13.9%(11/79) vs 1.5%(2/131)]、腹腔感染(不伴吻合口瘘)[10.1%(8/79) vs 0.8%(1/131)]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呼吸系统感染[1.3%(1/79) vs 3.1%(4/131)]、泌尿系统感染[2.5%(2/79) vs 0.8%(1/131)]、手术切口感染[1.3%(1/79) vs 3.1%(4/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相比虽然有着相同的手术效果,但有升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可能性。

  • 标签: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结肠肿瘤 吻合术,外科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应用CTSC文吻合夹的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6例在内镜下使用CTSC吻合夹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在进行OTSC治疗时,患者的瘘口平均直径为(7.07±2.45)毫米;在36例患者中,34例患者成功,成功率为94.44%;体外安装OTSC到成功释放的平均时间为(7.18±2.16)分钟。失败2例,主要是因为患者出现了食管吻合口狭窄情况,胃镜智能勉强在吻合口通过,在OTSC装置后依旧无法通过吻合口达到瘘口的位置;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和手术之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使用OTSC吻合夹对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干预时,可以得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OTSC吻合夹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 内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 究 食管胃吻合结合胃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结果: 在术后第三个月时,两组患者的 总胆固醇、血糖、总蛋白这些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之后可维持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两组 术后随访营养指标相近 见; 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无意义( P> 0.05)。但是相较于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较高,且在手术之后对照组患者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对比患者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意义 ( P> 0.05)。 结论: 针对手术治疗的胃底部肿瘤 患者 , 采用 食管胃吻合结合胃空肠吻合术 + 近端胃切除术 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简单有效,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食管胃 胃空肠吻合术 胃底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胃吻合结合胃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在术后第三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糖、总蛋白这些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之后可维持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两组术后随访营养指标相近见;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但是相较于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较高,且在手术之后对照组患者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对比患者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治疗的胃底部肿瘤患者,采用食管胃吻合结合胃空肠吻合术+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简单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食管胃 胃空肠吻合术 胃底部肿瘤
  • 简介:摘要2001年,Rutledge教授报道了首例迷你胃旁路术(MGB);2004年,Carbajo教授对MGB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命名为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20年来,大量关于OAGB和MGB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见诸报道,关于MGB和OAGB一些焦点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明晰。从技术角度来看,MGB和OAGB可以视作一种手术的两个亚变种,以下统称OAGB。OAGB的优势包括:(1)简单、安全和更低的内疝发生率;(2)稳定持久的减重效果;(3)稳定持久的降糖效果。OAGB的劣势包括胆汁反流和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OAGB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均衡,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且增长最为迅速的减重代谢手术方式,已经被国际减重代谢外科联盟和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推荐为标准术式。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迷你胃旁路术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比较101例在腹腔镜全胃切除后行裤形吻合与Roux-en-Y(RY)吻合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裤形吻合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明显优于RY吻合组,术后1年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RY吻合组(均P<0.05)。裤形吻合组患者术后1年体重显著高于RY吻合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观察。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15例胃癌经腹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器械吻合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统计。结果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平均为13天。结论器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较之传统的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第5天口服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胃动力药及心理支持治疗可缩短吻合夹排出时间。

  • 标签: 胃癌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 器械吻合 吻合器 排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