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应用静脉套接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18例,取得较好疗效.该术式可避免牺牲另外神经,不易粘连,应用膜技术诱导组织再生,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该术式利用"桥梁"样结构,增加静脉壁的支撑力,扩大了静脉移植修复缺损神经的长度.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性缺损 静脉套接式神经吻合 神经修复
  • 简介:交通、工矿事故等严重创伤和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等造成的桡神经缺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造成患肢功能障碍。令人可喜的是,相关基础研究表明,神经端侧吻合后正常的神经可发出侧支长入到损伤神经断端,并沿髓鞘生长重新恢复其传导功能,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此结果为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理论支持,近年来的相关临床应用报道亦逐渐增多。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我们采用正中神经-桡神经端侧吻合修复桡神经长段缺损19例,现就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 标签: 神经端侧吻合 桡神经缺损 缺损修复 长段 患肢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吻合术在面瘫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22例应用面神经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在经整形后,效果良好,患者感到满意。结论在无法及时进行面神经吻合术时,可在神经断伤后的一周吻合神经,且要尽量争取在神经断伤后的2月内修补。

  • 标签: 面瘫 整形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采用神经袢状吻合及带蒂深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端痛。方法:在前臂与小腿的截肢术中,将切断的正中神经与尺神经、胫前神经与胫后神经进行袢状吻合,并同时切除带蒂深筋膜对吻合口进行包绕;结果:本组18例经过6个月-9年的随访,无截肢术后残端痛的发生;结论:采用神经袢状吻合及带蒂筋膜包绕防治前臂与小腿截肢术后的残端痛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截肢术后的残端痛,防止残端痛神经瘤的发生。

  • 标签: 神经袢状吻合 截肢术 残端痛 预防 治疗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40例陈旧性双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15例,行双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B组13例,行单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C组12例.行神经桥接断端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A组患者伤指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指腹饱满、弹性佳。感觉测定为S4-S4+级,两点分辨觉为5.0-6.0mm;B组患者伤指感觉恢复不同步,且缝合侧感觉明显,感觉测定为S1-S3级.两点分辨觉为7.0~7.6mm;C组患者伤指感觉测定为S3~S3+级,指腹为SI级甚至盲区,两点分辨觉为7.5~8.5mm。结论移植神经、双端侧神经缝合对于二期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神经端侧吻合 修复 指固有神经
  • 简介: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不仅在脑血管手术中,而且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广泛.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在有一定显微外科操作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显微镜下练习微小血管吻合的操作.通过模拟训练,熟练掌握该项技术,从而为临床应用做好基础准备.本文笔者曾多次举办培训班,通过常用的几种培训方法,总结适合学员由浅入深的掌握血管吻合技术的方法.本文还将详细介绍各级培训需要的材料、器械和教学方法.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吻合技术 外科 教学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的周围神经外膜吻合方法以使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方法在清创修整神经断端时,推剥神经外膜于远近端,使断端的神经束露出,并各将其切除2mm左右,使断端的神经束回缩至外膜内,使断伤的神经束间留有微小间室进行吻合。结果应用神经改进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86例,103条神经,均经1年以上随访,优34例,良45例,可5例,差2例。临床优良率达到91,86%。结论短缩神经束,创造一个自然的神经再生内环境室,利用趋化再生原理进行修复神经,是对以往研究神经再生的一个改进,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临床应用可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神经再生 微环境 周围神经 损伤 神经外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的麻醉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共82例,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41例为参照组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3%的罗哌卡因(25.0毫升)进行麻醉,后入院的41例为研究组例并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肘关节以下 肌腱神经吻合术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不同剂量 对比分析
  • 简介: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 简介: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白鼠26只,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只。实验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反转结扎,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吻合;对照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端均反转结扎,两组动物左侧作正常对照,不作处理。术后3个月,行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组织学检查,胫前肌肌湿重测定,运动终板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胫前肌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运动终板的面积和着色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经端侧吻合对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运动终板 失神经肌肉 保护作用 腓总神经 对照组 胫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Sprague-Dawley(SD)大鼠坐骨神经断裂吻合后行肢体延长模型。方法运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2组,每组20只),按坐骨神经断裂吻合后行肢体延长手术时间节点定义为8、10周组。先行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待神经愈合到指定时间节点后行股骨延长术。潜伏期5 d,以0.5 mm/d速度延长,牵张期10 d。延长结束后取材,利用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组织学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退出实验计数大鼠5只(12.5%)。10周组SFI(62.39±0.23比49.23±0.16,t=4.871,P<0.001)、CMAP[(38.75±7.23) m/s比(56.31±5.91) m/s,t=6.237,P<0.05]及MNCV[(42.63±7.14) mV比(53.71±4.52) mV,t=2.724,P<0.05]、组织学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愈合优于8周组。结论伴随周围神经损伤的牵张成骨过程迫切需要适宜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设计的坐骨神经断裂吻合后行肢体延长的SD大鼠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短时间内可大批造模。

  • 标签: 神经修复 肢体延长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的6例术后一个月能勃起,术后一年左右阴茎感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处理好断端,术中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术后抗凝等处理能提高阴茎的再植成功率及效果。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底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12例,术中行神经吻合,切除皮瓣最大面积15cmX8cm,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行走功能。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行走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皮瓣感觉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且具有感觉功能,是修复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吻合方式对慢性泪囊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7月~2011年6月接受传统或改良组患者126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与传统术式早期及远期效果。结果经随访,传统手术方式效果明确。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吻合方式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拇指指腹缺损是常见的手外科损伤,常用皮瓣修复,如示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中环指指动脉岛状皮瓣、带蒂皮瓣及游离趾腹皮瓣等,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笔者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了拇指指腹缺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拇指指腹缺损 吻合神经 背侧 指动脉岛状皮瓣 筋膜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