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240例服用NSAIDs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服用NSAIDs的同时分别接受针灸、口服奥美拉唑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腹胀、反酸、恶心等症状的例数,并对症状轻重予以评分,对愿意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检查,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损伤例数。结果针灸组有6例、而对照组有1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针灸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灸组腹胀、反酸、恶心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胃肠道溃疡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胃肠道疾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奥美拉唑。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针灸 消化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艾滋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分析42例艾滋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资料,均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血小板计数在1~79×109/L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465cell/ul之间,伴有明显出血倾向者仅为7例,经HAART及针对血小板减少的对症治疗3月后或更长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大于100×109/L)者35例,其余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大于50×109/L)者5例,小于30×109/L者2例。总治愈率95.24%。无死亡病例,进一步数据有待观察。结论艾滋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在HIV感染者中较常见,即便是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大于350cell/ul)者,但伴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少见,HAART后多数能够缓解。临床上对血小板减少病人须行HIV抗体筛查,以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影响高血压发病的众多因素中,中心性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中心性肥胖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虽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的几条途径已经得到证实。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中心性肥胖疗效明显高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心性肥胖 腰臀比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多因子疾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从基因水平阐述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识别和筛查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和易感位点并且阐明其遗传本质,为易感者的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该文综述了目前与脑梗死相关的部分基因遗传多态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ApoE LP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方法分别检测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5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组血清尿酸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也随之升高,且各分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尿酸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份间我院健康体检者1010例,分为实验组(脂肪肝组133例)和对照组(非脂肪肝组877例),检测受试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六项生化指标,记录水平变化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肪肝观察组的肝功能出现异常占33.08%,高血脂症占58.65%,高血糖占13.5%,糖尿病占3.0%,对比对照组的4.33%,22.69%,3.76%,0.34%,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述六项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水平,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功能 脂肪肝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与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儿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某院发热患儿526例,健康对照组382例,各按年龄段分3组。分别检测CRP和WBC,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WBC计数和CRP均有显著差异,患者组各年龄段WBC计数有显著差异,CRP值较WBC计数有更大的离散。结论CRP和WBC计数均可作为发热患儿早期诊断指标,二者结合有利于诊断病因。

  • 标签: 白细胞计数 C 反应蛋白 发热患儿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相关。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ACST患者67例,按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发病8h以内)组25例、中期手术(发病8—24h)组22例与晚期手术(发病24h以后)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前白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早期手术组〈中期手术组〈晚期手术组[(4.2±0.2)、(5.6±0.5)、(6.7±0.7)分,(55.6±14.2)、(68.1±12.2)、(79.1±10.6)umol/L,(40.6±10.3)、(51.2±12.5)、(61.1±14.2)umol/L,(5.2±1.2)、(7.1±2.2)、(9.1±2.6)d,(8.6±2.3)、(11.2±3.5)、(15.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0%(1/25)、0,中期手术组分别为22.7%(5/22)、4.5%(1/22),晚期手术组分别为50.0%(10/20)、25.0%(5/20),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T患者在快速充分的抗休克后,应尽可能在8h内实施手术以利于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胆管炎 预后 手术时机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的发病与血压高峰值控制情况的相关。方法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偶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调整降压药物后,随访脑梗塞的发病情况。结果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调整用药的患者,其脑梗塞的发病率低于经过诊室血压监测后调整用药的患者。结论控制高峰时段的血压有助于减少脑梗塞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塞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分析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了解微量元素变化对生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火焰吸收法对精液中镁、锌、铜、铁、钙等微量元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不育症患者元素锌、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P<0.01)。其中低锌占52.37%,低钙占43.26%,铜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铜占38.46%。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元素锌、钙缺乏或铜含量增高,是导致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最终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不育症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患有抗生素相关肠炎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对病情的影响及肠炎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特点、肠镜下的特点。结果不合理且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情向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结论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避免二次感染。

  • 标签: 老年患者 抗生素 相关性肠炎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丝切蛋白(Cofilin)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ofilin作用使肌动蛋白纤维能循环使用,从而保证肌动蛋白纤维能快速聚合和解聚,促进细胞的运动和迁移。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而终止于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子宫内膜细胞迁移种植是EMs患者异位病灶形成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本文根据目前对Cof的基本功能是在细胞内结合和解聚F-iosis,EMs)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ilin肌动蛋白。通过对肌动蛋白的解聚对细胞迁移的作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做一综述。

  • 标签: Cofilin EMs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宫颈分泌物中sIgA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宫颈分泌物中sIgA水平(52.604±5.896)ug/ml,宫颈糜烂各组宫颈分泌物中s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宫颈中重度糜烂者宫颈分泌物中sIgA水平明显高于宫颈轻度糜烂者(p<0.01)。结论宫颈分泌物中的sIgA参与了宫颈炎症病变的过程,是黏膜细胞对炎症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且sIgA水平的高低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慢性宫颈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孕妇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测定,探讨ICAM-1在早产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50例早产孕妇和50例对照组血清ICAM-1水平。结果早产孕妇血清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母体血清ICAM升高是早产的可能标志。

  • 标签: 早产 血清 细胞间粘附分子-1
  • 简介:目的探讨精浆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异常的相关。方法分别检测386例精液异常组和100例生育功能正常对照组精浆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粘稠精液组精浆锌(Zn)、钙(C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粘性对照组(P〈0.05),铜(Cu)、铁(Fe)、镁(Mg)、镉(C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或少精子组精浆锌含量明显低于精子密度正常组(P〈0.01),镉含量明显高于精子密度正常组(P〈0.01),铁、铜、钙、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率低下组精浆锌含量明显低于活动率正常组(P〈0.05),镉、铜含量明显高于活动率正常组(P〈0.05),铁、钙、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中锌、铜、钙、镉等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异常具有显著相关;精浆铁和镁含量与精液质量无显著相关

  • 标签: 精液异常 精浆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感染与儿童热性惊厥(FS)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转归及随访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支原体感染和非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儿童热性惊厥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35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支原体感染112例,构成比是47.7%;支原体感染患儿48小时内33例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2次或2次以上热性惊厥;97例患儿合并心肌、肝功能损伤及肌酶异常;平均6.67天退热;抗支原体治疗后,平均随访5.7月,惊厥再发明显减少。结论肺炎支原体是诱发热性惊厥的重要病原体,且支原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时易致肌酶的异常,抗支原体治疗后,惊厥再发减少。

  • 标签: 儿童 热性惊厥 肺炎支原体
  • 简介:对不同焊接参数2024铝合金L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几何形貌进行数据采集,并用相关分析其与焊接参数的关系以及对接头性能的敏感程度,最终确定联系焊接参数与接头性能的中间值,即接头特征值,并举例说明接头特征值对接头性能的判据。

  • 标签: 搅拌摩擦焊 相关性 特征值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第六人民医院老科就诊的老年患者62例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男性患者按照MMSE测定分数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与认知功能障碍组(3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雌二醇(E2)水平,并根据Vermeulen公式计算游离睾酮(FT),比较两组患者TT、E2和FT水平的差异,并分析TT、E2、FT与老年认知功能的相关。结果老年男性中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雌二醇[(20.88±5.10)pmol/Lvs(27.00±9.61)pmol/LP〈0.05]、总睾酮[(4.52±1.88)mmol/Lvs(6.42±1.84)mmol/LP〈0.05]、游离睾酮[(0.043±0.022)nmol/Lvs(0.092±0.034)nmol/LP〈0.05]水平较认知功能正常组低(P〈0.05)。结论老年男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性激素水平下降相关

  • 标签: 老年 总睾酮 游离睾酮 雌二醇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