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小儿肺炎共40例,全部接受氧气雾化吸入,经抽签法分组。20例施以常规护理,设对照组;20例施以全面护理,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佳,建议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氧气雾化吸入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采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缓解口腔门诊患者治疗中的焦虑和疼痛,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安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引入国内近20年,大量临床病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这项技术,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形成推荐性应用指南。本指南内容涵盖了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规范操作流程、职业防护、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以及开展培训等多方面,可作为在口腔门诊环境下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辅助口腔治疗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氧化亚氮 镇静 口腔治疗 指南
  • 简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初中化学中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均涉及此实验。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改版,笔者认为该演示实验仍存在几点不足:

  • 标签: 实验教科书 氧气含量 空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上海教育出版社 白磷
  • 简介:摘要氧气管线在安装过程中会形成杂物焊渣、铁锈、油脂、污垢等,后续在输送介质氧气的时候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按照正确、合理的步骤和方法,认真、仔细地进行施工,保证各项技术指标的实现。本工法的关键技术在于脱脂、酸洗、钝化的药剂配方,清洗的效果检测。

  • 标签:
  • 简介:氧气雾化吸人适用于哮喘患儿的吸入治疗[1],是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方法,可迅速解除患儿气道平滑肌的痉挛,改善低氧症状.本院呼吸内科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96例哮喘患儿,经过对患儿氧气雾化吸入前后呼吸频率及哮鸣音增减率的监测,发现护士的操作因素及吸入时气雾量大小明显影响氧气雾化吸人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氧气 雾化吸入 哮喘 给药方法 呼吸频率 小儿
  • 简介:摘要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止咳平喘,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的优点在于其发挥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本文探讨了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重点阐述了氧气雾化吸入法在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氧气雾化 肺部疾病
  • 简介: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7页实验2-1中提到,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両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1所示IP用弹黉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人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利用该装置按照教科书上所描述的步骤操作,实验结果偏小,表现为水进入瓶中的体积不到1/5。二、教科书实验设计缺陷分析教科书中介绍的实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易漏气装置气密性难以把控,导致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导管中没有注满水,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人的水会部分残留在导2018.3、发明与创新?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管中,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a2.说服力弱在点燃红磷伸入广口瓶内、塞紧瓶塞之前的过程中,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使容器产生负压,瓶外的空气也有可能进入瓶中。气体有进有出,两者体积是否相等不得而知,因此进入广口瓶的水面高度没有说服力

  • 标签: 实验设计 氧气含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测定 研究开发中心 课程教材
  • 简介:针对氢气和氧气的爆鸣实验进行改进与探索.为了使氢气和氧气爆鸣效果最佳,并符合教学要求.这里采用了简单的自制反应装置来完成此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取10ml的盐酸(分析纯与水的体积比为1:1),与10g锌粒反应,在8至10s内点燃时,爆鸣效果最好,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安全,无危险.

  • 标签: 氢气 氧气 爆鸣 演示实验 无底塑料圆筒 弹起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治疗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常规换药前给予中流量氧气吹20分钟,对照组按照常规换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辅助治疗压疮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压疮 氧气 疗效
  • 简介:摘要针对教材中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先收集氧气、操作较复杂、实验成功率较低等不足,对这两个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改过的装置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成功率更高。

  • 标签: 木炭燃烧 铁燃烧 实验改进 简易 成功率
  • 简介:通过对某型充氧车分离器、干燥器等氧气清洁装置的分析,找出了氧气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氧气清洁装置的方案。

  • 标签: 充氧车 氧气清洁装置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4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患儿11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痊愈患儿8例,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治疗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氧气和吸氧装置的调查,了解氧气和吸氧装置污染情况,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湿化瓶内的液体56份、对氧气筒阀门未充气、充气和消毒后取氧气各2秒钟共90份进行培养。结果在56份氧气管道和湿化瓶及液体内革兰氏阴性菌27份,生长率为48.21%,其中绿脓杆占12份。调查氧气阀门污染严重,细菌含量较高。结论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呈上升趋势,是下呼吸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危重病人和抵抗力低的宿主。提示我们对吸氧装置应严格进行消毒,给氧过程认真按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外,在氧气选择上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选用医疗用氧气

  • 标签: 氧气 吸氧装置 消毒 无菌操作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气驱动的雾化治疗方式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梳理此种治疗方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院进行小儿肺炎治疗的患儿80例,进行相关病例的调取,主要采取的数据信息为治疗一周之后,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数据信息分析统计。结果使用氧气驱动雾化的治疗方式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有效率。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方式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氧气 雾化 小儿肺炎 发烧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氧气浓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输出特性的影响,建立了 PEMFC阴极通入氧气与空气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借助 Matlab/Simulink平台,对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氧气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升功率,其原因在于氧气浓度的提升使 Nernst电压增加、活化过电压降低、浓差过电压大幅度减少。

  • 标签: 氧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输出特性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现代最常见的氧气制备原理,并分别对过氧化氢制氧气法,电解水法,加热高锰酸钾法以及二氧化锰催化的氯酸钾加热法及其环保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拉瓦锡的氧气制备方法的经过,安全性及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氧气制备 环保 化学反应 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院内氧气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发生率及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后效果。方法:择取我院科室2021年1-12月份院内氧气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检查,并予以管理。全年共使用氧气360次,依据年份将其分为两组,2021年1月-6月为对照组170份(常规管理)和2021年7月-12月为观察组190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评估其问题发生率以及应用效果。结果:经两组管理问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现无专人管理、存放不当、人员交班安排不当、禁止标志缺失的总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4.71%(P<0.05)。经两组管理控制质量效果比较:观察组氧气更换管理、氧气供应管理、氧气湿化瓶管理、氧气室内管理、供应系统日常管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于医院氧气使用效果理想,减少存放不当、无专人管理等问题,加强对于管理质量的控制,利于工作开展,满足患者诊治条件,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氧气 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问题发生率 管理质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