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膜转移是胃肠道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腹腔灌注化疗(包括腹腔热灌注化疗和术中腹腔化疗药物灌注)不仅能有效提高腹腔药物浓度,而且也能降低系统性化疗药物所导致的全身不良反应,能显著延长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规范腹腔灌注化疗的推广应用,有关专业委员会已制订了腹腔灌注化疗专家共识,但腹腔灌注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的防治未见系统性指导意见。本共识在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并发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内外流程规范及相关文献报道,针对腹腔灌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发热、腹膜炎、肠梗阻、肠道功能障碍、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灌注管口渗漏和感染、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常见并发,在反复征求国内权威专家们的意见和讨论修改后形成一致意见,为并发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肿瘤 腹膜转移 腹腔灌注化疗 并发症 共识
  • 作者: 张钦翔 陈杨 孟冰 赵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32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二大队,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卫勤训练基地军事体育教研室,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进步及人们对脊柱生理重建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种类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也得到蓬勃发展。从第一代Charité假体到第二代ProDisc-L假体,再到目前的第三代Activ-L Systems假体都在临床进行了大量应用,此外还有Acroflex、Maverick、XL TDR、M6-L等其他产品也获得批准应用。本文就人工腰椎间盘假体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非限制型、半限制型、限制型、整体式弹性体、限制型+弹性芯、整体式横向植入等不同的设计特点,将相应假体的并发进行综述,为后续假体设计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腰椎 假体和植入物 假体失效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方法。方法选取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8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而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主要护理并发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 < 0.05)。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潜在的并发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髋骨折 压力性溃疡 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道感染 护理 老年人,80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31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60.61±10.00)岁。首先对129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后并发进行统计,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状况、病理指标等临床资料与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关系,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9例患者中,25例(19.3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其中Clavien-Dindo分级合并Ⅲ级以上并发10例(7.7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ACCI评分>4分(30.76%比68.00%,χ2=11.86,P=0.001)、体重指数≥25 kg/m2(24.03%比60.00%, χ2=12.18,P=0.001)、术前伴有低蛋白血(17.30%比36.00%,χ2=4.25,P=0.039)、脉管癌栓(14.42%比40.00%,χ2=7.70,P=0.006),手术时间≥400 min(26.92%比52.00%,χ2=5.84,P=0.016)、术中出血量≥400 mL(13.46%比44.00%,χ2=12.03,P=0.001)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CI评分>4分、体重指数≥25 kg/m2、术前伴有低蛋白血、脉管癌栓、术中出血量≥400 mL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发生与ACCI评分、体重指数、术前低蛋白血、脉管癌栓、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ACCI评分有望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ACCI评分
  • 简介:摘要纵观全世界减重代谢外科经典手术方式和新手术方式的布局与比例,胃袖状切除术以其日渐凸显的优势正成为最被接受和推崇的减重手术方式,其手术量甚至已超过“金标准”手术方式Roux-en-Y胃旁路术。在我国,这种趋势尤为明显。随着部分缺乏胃肠外科临床经验的医师以及更多年轻医师进入减重代谢外科,临床实践中相继出现操作相关手术并发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不足问题,包括消化道漏、出血、管腔及吻合口狭窄、内疝与梗阻、静脉血栓栓塞等。减重代谢外科是胃肠外科的分支,其专科医师应具备对术后近、远期并发的预防、预判和处理能力。笔者认为:通过对实验室指标、患者体征及相关检查的综合评估,果断选择时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力措施是减重代谢外科医师的基本素养。

  • 标签: 普通外科 肥胖症 减重代谢外科 并发症 代谢疾病 减重手术 学科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后肺部并发(PPCs)评估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2008年墨尔本团队评分(MGS)标准、2015年欧洲围术期临床结局(EPCO)标准和2018年围术期医疗标准化终点(StEP)标准评估PPCs。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PPCs组和非PPCs组。记录3种标准的PPCs诊断率,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不同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标准诊断的PPCs与不良预后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397例患者。MGS标准PPCs诊断率明显低于EPCO标准和StEP标准(P<0.001),EPCO标准PPCs诊断率高于StEP标准(P<0.001)。EPCO标准与StEP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好(κ=0.624,P<0.001),而EPCO标准、StEP标准与MGS标准诊断一致性均较差(κ=0.101,P<0.001;κ=0.210,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CO标准和StEP标准诊断的PPCs可增加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风险(P<0.001)。结论EPCO标准和StEP标准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PPCs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优于MGS标准,EPCO标准的诊断敏感性最高。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Abernethy畸形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及术后并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证实为Abernethy畸形的12例患儿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术前超声与分流血管结扎后术中门静脉X线造影进行比较,探讨术前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的准确性;术后超声与CT血管造影比较,总结分流血管结扎后血栓常见位置。结果术前超声9例患儿门静脉主干未显示或呈条索状,诊断为Abernethy畸形Ⅰ型可能;3例门静脉主干细窄诊断为Abernethy畸形Ⅱ型。术中阻断分流血管后门静脉X线造影,11例门静脉主干显影,证实为Abernethy畸形Ⅱ型;仅1例门静脉主干未显影,证实为Abernethy畸形Ⅰ型。术前超声诊断Abernethy畸形分型准确率33.3%。术前超声诊断分流血管位置:7例经粗大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髂静脉,1例经粗大肠系膜下静脉汇入下腔静脉,2例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后共干汇入下腔静脉,2例脾静脉与左肾静脉间交通。术中门静脉X线造影与术前超声诊断分流血管位置基本一致。同时术中可见肠系膜下静脉分流合并有结直肠表面迂曲扩张静脉网。术后超声观察分流血管结扎后均不同程度闭塞或血栓化。3例脾静脉胰腺后段继发血栓,其中1例阻塞门静脉主干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上述血栓均经CT血管造影证实。结论①Abernethy畸形Ⅱ型门静脉主干纤细,术前超声检查易误诊为Abernethy畸形Ⅰ型;②术前超声可明确Abernethy畸形分流血管位置;③反复便血患儿应重点探测肠系膜下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分流;④术后超声可早期发现门脉系统血栓,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Abernethy畸形 结扎术 门静脉X线造影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逆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发展及普及,术后尿源性脓毒血发病率升高。泌尿系结石与尿路感染密不可分,其中很大一部分经济负担都偏向于与感染相关的结石。泌尿系感染是结石术后最多最常见的术后并发,进一步发展尿源性脓毒血有危及生命的风险。感染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共病条件、解剖异常、手术因素和局部抗微生物敏感性。了解这些风险以及减轻风险的适当步骤是降低术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当前与逆行输尿管手术相关结石相关感染并发的预防和处理文献。

  • 标签: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泌尿外科 尿源性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大面积烧伤患者过度液体复苏已是烧伤治疗中的常见现象,原因可能与伤后第1个24 h仅用电解质溶液复苏、追求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策略等有关。过度液体复苏引起组织水肿是诱发呼吸功能不全、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从确定理想的复苏策略、设定合适的复苏目标值、实施复苏液体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控制过度液体复苏,预防相关并发

  • 标签: 烧伤 补液疗法 过度液体复苏 组织水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血糖波动是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其评价手段及评估参数得到不断丰富。但目前大多数参数仍仅关注短期血糖波动的幅度,而未体现血糖变化在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性,因此,寻找能综合血糖波动幅度和时间序列上变化的参数是大家感兴趣的方向之一。短期和长期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的相关性已有较多临床证据支持,而基础机制的研究仍在不断完善中。血糖波动异常除了通过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机制外,尚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血管损伤。此外,随着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涌现,其对血糖波动异常的改善程度也受到重视,以期进一步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血糖波动 持续葡萄糖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新型降糖药物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常见并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本院收治的213例因肾结石需行ESWL治疗的患者,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分为A组(58例,BMI<18.5 kg/m2)、B组(120例,18.5 kg/m2≤BMI<24 kg/m2)、C组(35例,BMI≥24 kg/m2)。比较三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第1天的血肌酐和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术后第1天复查泌尿系B超,按Clavien-Dindo分级对各组术后并发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213例患者的碎石能量为(95.4±15.1)J,冲击次数为(1 230±310)次,碎石时间(21.6±10.2)min。与术前1 d相比,三组术后1 d的NGA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B组术后1 d的血肌酐、NGA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1 d的血肌酐、NGA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者8例、Clavien Ⅱ级并发者4例,Clavien Ⅲ级并发者1例;B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者6例、Clavien Ⅱ级并发者2例,C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者2例,三组并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对于肾结石ESWL术后出现并发有一定影响,BMI越低出现术后常见并发概率越大。

  • 标签: 肾结石 体重指数 碎石术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自我修复能力逐渐降低,围手术期并发尤其是与凝血功能、脑卒中相关的并发发生率较高。文章综述了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特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术中损伤、酸中毒、低体温、输血、体位等对凝血机制影响,预防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老年患者骨折与脑卒中的关系,骨科手术预防血栓与麻醉之间的关系。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抗凝药进行血栓预防时应充分权衡血栓预防带来的获益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利弊关系,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血栓性疾病与出血等相关事件的发生,以期减少此类疾患围手术期并发和不良事件。

  • 标签: 凝血 骨科手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 麻醉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具有挑战性;神经科医师与感染科医师合作可以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的模糊诊断率,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周期中的生命质量。现将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HIV 神经系统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引导在降低桡动脉穿刺置管并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科ICU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200位重患者临床资料,将2018年100例常规穿刺作为对照组,2019年引进超声评估引导下穿刺100例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过程中并发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超声评估引导下穿刺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度对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评估引导在桡动脉穿刺中可以精确评估穿刺血管情况,精确定位准确引导穿刺,减少了并发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及自信心,操作更加安全。

  • 标签: 超声评估 超声引导 桡动脉穿刺
  • 作者: 徐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糖尿病足病科 300134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对《骨髓作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的靶器官和帮凶》一文进行介绍和解读,旨在提高认识。着重介绍糖尿病时骨髓所发生的变化及骨髓变化后对糖尿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尤其是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带来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出预防骨髓的恶化可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合并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从骨髓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骨髓
  • 简介:摘要糖尿病大血管并发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值得高度重视。随着大型循证研究结果的公布,糖尿病大血管并发防治理念迭代更新,从“降糖为中心”逐渐向“控制血糖与改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结局并重”的综合管理预防模式转变。近年虽然不断有如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新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出现,但目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评估糖尿病并发发生风险的关键指标,其重要地位仍不可撼动。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曙光,促使其临床应用地位急剧上升,但是仍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析的空间。

  • 标签: 糖尿病,2型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左旋肉碱是一种条件必需营养素,在人体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产儿由于产前体内储存量少、食物摄取量少、能量代谢旺盛等特点,容易出现左旋肉碱缺乏。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可提升早产儿体内左旋肉碱水平并改善早产儿酰基肉碱谱,促进早产儿生后早期的脂肪酸代谢,并加快其恢复出生体重。母亲产前预防性使用左旋肉碱能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生后早期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能减少呼吸窘迫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然而,肠外营养补充左旋肉碱对早产儿后期脂肪酸代谢及体格生长速率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左旋肉碱 婴儿,早产 营养 脂代谢
  • 简介:摘要注射美容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因各种乱象导致并发的高发,其中也不乏一系列后果严重、处理棘手的问题。主要涉及组织填充导致的失明、感染,以及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导致的肌力失衡等。该文就上述各类并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进行述评。

  • 标签: 注射 美容技术 透明质酸 肉毒毒素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PICC导管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病例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因素、检查信息、就诊情况、临床检查、住院信息等,对其各种相关并发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策略。结果经多因素回顾分析发现高龄患者(年龄>60岁),有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史,穿刺次数过多,置管尖端位置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等均是影响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的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的预防措施,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工作,降低相关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导管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同病因导致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患儿186例,其中男117例,女69例,男女比例1.7∶1。患儿年龄4 d至14岁,中位年龄31.5个月。除1例在急诊室床旁局部麻醉下手术,2例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床旁局部麻醉下手术,其余183例均在手术室全身麻醉下手术。将患儿按气管切开病因分为4组:A组90例,为神经肌肉病、重症感染;B组26例,为头颈肿瘤的前置或同期手术;C组57例,为先天畸形、上气道梗阻;D组13例,为意外伤害。记录并分析患儿基本信息、手术并发以及术后转归。对所有患儿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4年,其中33例患儿失访,完成随访的153例患儿中46例死亡。186例患儿中紧急气管切开23例(12.4%),其中C组患儿急诊气管切开16例(28.1%),高于A组(1例,1.1%)、B组(2例,7.7%)、D组(4例,30.8%)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8,P<0.05)。C组患儿气管切开时的平均年龄为25.3个月,低于其他组(F=33.76,P<0.05),平均住院日亦低于其他组(F=14.95,P<0.05)。4组患儿中,术后切口出血11例,颈部皮下气肿6例,意外脱管10例(其中2周内脱管4例,2周后脱管6例)。6例患儿于拔管后0.5~1年行气管皮肤瘘修补手术,其余拔管患儿的颈部造口均自行愈合。2例因意外脱管行二次气管切开术,3例因拔除气切管后再次呼吸困难,行二次气管切开术。107例存活患儿中,术后气管套管未拔除患儿42例,拔出气管套管患儿65例,平均带管时间8.8个月,4组患儿的气管套管拔管率分别为55.6%、45%、6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因儿童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较少,且长期带管无严重并发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带管时间与原发病治疗情况相关。

  • 标签: 儿童 气管切开术 重症监护病房 并发症 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