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腹造影是以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为造影剂注入动物腹腔,使相关腹腔器官易于在X线下进行观察的造影技术。气腹造影可以显示膈后的腹腔中各器官,如膈、肝脏、脾脏、胃、肾脏、子宫、卵巢和膀胱等脏器,对观察其外形轮廓及彼此关系,有无器质性病变都有较大作用,小动物更易实施。在生产实践中,消化道最常使用的X线造影方法是钡餐造影,可显示胃肠的内腔及其蠕动排空情况,笔者把气腹造影结果与同类动物的消化道钡餐造影做了对比,探讨气腹造影应用价值的同时,对两者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 标签: X线造影 造影剂 检查 家兔 小动物 二氧化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和常规X线静脉肾盂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的评片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甲级16例,乙级6例,丙级4例,废片2例,优良率92.9%;对照组甲级12例,乙级5例,丙级3例,废片8例,优良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造影清晰,影响优良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直接数字化X射线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住院肝病患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CT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检查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运用于肝病检查工作中,充分满足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检查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肝病 肝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肝 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 40例住院肝病患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例。观察组采取 CT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 ,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检查有效率(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 (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 CT 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运用于肝病检查工作中 , 充分满足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有助于提高疗效 ,可帮助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 ,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检查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肝病 肝 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系统X线造影技术与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有临床症状并行泌尿系X射线扫描的病例。结论采用适当的造影方法和重建方法,泌尿系统成像有明显的优势能满足临床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X线 造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在胃溃疡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8月诊治的46例胃溃疡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资料,总结胃溃疡在双对比造影X线征象。结果46例胃溃疡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共发现溃疡52个,其中X线钡餐造影直接征象为龛影,包括充钡龛影、充气龛影、线条状龛影及环影;X线钡餐造影间接征象包括胃轮廓线局限性增厚、黏膜纠集现象等。结论运用X线钡餐检查胃溃疡,熟练掌握造影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溃疡 X线钡餐造影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颠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1-2005年50例共62条肢体,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或伴溃疡者进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结果造影X线表现正常10条(16.1%),单纯浅静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条(19.3%),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条(51.6%),静脉瘤样改变2条(3.2%),深静脉血栓形成6条(9.7%)。结论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简便安全,创伤少,可作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和可靠方法,能为血管外科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静脉造影术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P)在肝癌切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3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后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检查。结果全组病例CTP检查发现5例(13.9%)术后早期复发,CTP清晰地显示了肝内复发、转移病灶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可作为监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一种敏感方法。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门静脉造影CT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复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气钡双重造影表现,提高诊断胃息肉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胃息肉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结果病变发生于胃窦12例,胃体10例,弥漫性8例。病变呈炎性增生型21例,腺瘤型9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6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胃息肉 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30例由取样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了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贲门区软组织块影,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的浸润,粘膜皱襞的改变、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贲门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剂及多体位观察是诊断早期贲门ca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贲门癌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蛔虫病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肠道蛔虫病患者行钡造影检查。结果2例肠道蛔虫病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胃肠功能不良改变,直接征象为肠道内钡虫影。结论X线造影检查对肠道蛔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直接发现蛔虫找出病因。

  • 标签: 肠道蛔虫病 钡造影 X线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6层CT门静脉血管造影(MSCTP)及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门静脉病变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后,运用容积重建法(VR)、多层面重建法(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评价门静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结果MSCTP能满意显示异常的门静脉,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位置、轮廓、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结论螺旋CT门静脉造影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门静脉造影术 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门静脉血栓的诊断情况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确诊的38例门静脉血栓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平扫与增强扫描后的诊断结果。结果门静脉血栓11例中合并肠系膜静脉栓塞6例,合并脾静脉栓塞3例,脾静脉栓塞2例,可见血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门静脉瘤栓分布在门静脉主干10例。左、右支瘤栓各4例、3例。左右支均有瘤栓1例,主干伴左右支瘤栓1例。CT管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与转移。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8例,其中4例患者合并侧支循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与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能准确有效的在门静脉早期展现出门静脉血栓立体图像,有利于后续诊断与治疗。

  • 标签: 64排螺旋 CT血管造影 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测门静脉和肝动脉造影CT检查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2月到2019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进行门静脉和肝动脉造影CT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诊断,对照组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0%,治疗组为95%,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癌介入治疗 门静脉 肝动脉造影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