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语言视角还应该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等方面来进行与政治观点有关的哲学研究。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应该重视语言在国际关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强调在分析世界的政治地位的时候,应该重点分析语言的作用以及影响,并且认为语言是构建人和社会行为的重要工具。

  • 标签: 语言 国际关系 政治分析
  • 作者: 许超卫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8-18
  • 出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08年第8期
  • 机构:人类在全球化进程纵深推进的大潮中迈入了21世纪,曾经深刻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的民族主义在上个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中又实现了一次令人瞩目的勃兴,直到今天方兴未艾。在历史上,从美国独立战争到法国大革命,从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到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参与国际关系的演变,推动着世界历史向前发展。民族主义并非是我国传统上解释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并通过凸显民族矛盾以模糊阶级矛盾。其实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现实外延,以民族或民族国家为载体对于国际关系格局在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7年7月1日,中国顺利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香港享有广泛的自行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这种权力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港英统治时期,不仅单一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政权不能享有,而且联邦

  • 标签: 香港特区 对外事务 基本法 国际关系 中央政府 法律地位
  • 简介:经济全球化给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强化和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局面,使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化、复杂化.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国际关系 机遇 挑战 世界格局 国际协调
  • 简介: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制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剧了全球两极分化,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发达国家对知识优势的占有,使信息时代的强权政治具有知识霸权的特征,知识霸权成为发达国家构筑新的国际秩序的工具。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知识霸权为其最终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构筑国际秩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 标签: 信息革命 知识霸权 数字鸿沟 国际秩序
  • 简介:全球市民社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克服日益突显的全球化弊端以及探寻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重建过程中迅速兴起的.自产生之日起,其在经济与社会、国际和平与安全及环境人权等国际政治领域的活动和网络密度就不断增强.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广泛活动对于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整体化、民主化、法治化和多中心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意味着国际政治中伦理价值的回归.当然,目前全球市民社会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还只是一种趋势,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在自身能力建设、民主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此外,发展中国家还要大力推动自身社会力量的发展,以防止全球市民社会成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霸权工具.

  • 标签: 全球市民社会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世界新秩序 国际和平与安全 民主化建设
  • 简介:1.严格执行教育部“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 标签: 国际关系学院招生 招生须知
  • 简介:摘要:二十世纪末,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一改往日被忽视的状态,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因其对国际安全、国际政治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逐步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文在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从其对国际安全、国际政治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以此提出了有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影响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下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际关系 公共问题
  • 简介: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也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研究并不充分的一个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国际关系学的变革时代来临。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对世界秩序范式进行学理界定,分析世界秩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以此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是当前世界秩序研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标签: 世界秩序 范式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关系性权力观认为,权力关系是行为体例行化了的互动与交易的产物。在权力关系中,并通过权力关系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实现了关于偏好和预期的信息的互动,并完成了对各自所拥有的资源和事件的控制权的交易,从而获得了解决自身所面临问题的行动能力,同时还实现了对他者行动的影响、控制和支配。与关注权力冲突、压迫和剥夺一面的实体性权力观不同,关系性权力观看重作为不等价交易和冲突性合作过程的权力关系,强调权力关系的整合、使动功能。判断和理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行为,必须首先对具体行动领域的权力关系进行知识的重构。

  • 标签: 国际关系 社会理论 关系性权力观 权力关系 权力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
  • 简介:“知识经济”这个词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即财富的产生更多地源于知识进步而不是依赖劳动、资源或资金的数量或规模的扩大,更不是依靠赤裸裸的掠夺。“知识经济”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标志,表明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

  • 标签: 知识化 信息时代 知识权力 价值观念 信息战 权力来源
  • 简介: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基本内涵,并追溯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由此总结归纳出理想主义的道德观。随后分析了国际道德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并分析了其构成影响所应具备的条件。最后,重点分析了理想主义道德观所存在的四条重大缺陷。

  • 标签: 国际关系 理想主义 道德观 缺陷
  • 简介: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是尼赫鲁时代中印双边关系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与许多因素相关,国际关系的演化变迁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全球冷战背景下的印巴敌视、中美对抗、中苏友好、美巴结盟催生了中印兄弟情谊的到来;而中苏分歧、印苏友好、中美敌对、印美接近、印巴对抗、中巴联合则加剧了中印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尼赫鲁时代中印“兄弟”情谊的大起大落,从国际关系演化变迁的视角,为当代和未来中印关系提供了值得反思和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 标签: 国际关系 中印“兄弟”情谊 中印关系
  • 简介:亚太业已形成的美、日、中、俄、东(盟)五极力量。在未来10至20年内将依然保持目前态势。美国仍是强极,其主导地位还会得到强化。中、日、俄三大力量均会有不同的加强与增长,其综合力量将相对均衡。东盟实力也将有所提高,但相比仍是弱极。

  • 标签: 亚太地区 国际关系 反霸权斗争 21世纪初期 军事联盟 政治格局
  • 简介:环境殖民主义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出现的没有殖民地的殖民主义,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其本质和旧殖民主义一样,是为了攫取穷国的资源和财富。它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没有炮火的资源掠夺;不见兵卒的污染入侵;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等。

  • 标签: 环境殖民主义 生态侵略 污染入侵 环境壁垒
  • 简介:作为个体和动物的人,具有为己和自利动机,人出于为己和自利动机可能善也可能恶。组成社会后,人的为己就导致了社会对其成员拒斥“恶”的手段,以“善”的手段来为己的客观要求,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表现出善的人性;善的人性表现、善的意识是出于不得不,出于客观的社会存在的制约和要求,人性问题上表现出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一个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人性形成机制会重现于国际社会中。

  • 标签: 人性 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
  • 简介:1981年陈乐民先生发表了第一篇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文章,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三十年的国际关系学科研究。在2009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控制气候变化这关乎人类命运和全球性问题上,国际关系学者遭遇了“知识困境”的尴尬现象。近几年,我国学者大量引进西方理论。其学术论文多参考西方文献资料,导致国际关系研究缺乏自身理论体系,国际关系研究成果与为国家战略和政策服务这一目标存在间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实质上理解学术规范的灵魂在于学术创新,这也是走出这门学科危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国际关系学科危机 学术规范 学术创新
  • 简介:国际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需要高校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颁布实施为继续进行这种探索提供了动力并指明了方向,作为跨学科的《国际关系史》课程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在密切联系当今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下,利用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借鉴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国际关系史》课程 教学方式和方法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