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欢笑着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可是我们的心情却可能永远是晴天,有时候一片乌云会遮挡住阳光,让世界的美丽都黯然失色。

  • 标签: 控诉 分数 世界
  • 简介:考试没考好害怕被爸妈责骂,我们就耍个小聪明——把试卷上的分数改了。可我们的这点小聪明怎么能瞒得过家长的火眼金睛。

  • 标签: 分数 事件 涂改 聪明 考试 试卷
  • 简介:分数同整数、小数一样,是一个数。两个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如:l÷7=1/7,3÷5=3/5。所不同的是分数用分子、分母的关系表示一个数,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如2/3的分母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分子2表示取3份中的2份。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例如,把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求每一段多少米。列成除法算式为:1÷3。从分数的意义可以得出每段铁丝长是整段铁丝的1/3,即1/3米。所以1÷3=1/3(米)。由此可知3/4米可以看作3米÷4,理解为把3米平均分成4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米。还可以理解为,把1米平均分成4份,求其中3份是多少米。

  • 标签: 分数的意义 除法算式 单位“1” 平均分 个数 分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老家——山清水秀的豫南城市信阳。一天晚上吃过了丰盛的晚饭,大家在客厅看电视。爸爸说:“宝贝,你拿几个火龙果来给我们吃。”我拿了两个大大的火龙果,爸爸说:“你把第一个分成4份,你们小孩吃;第2个分成8份,我们大人吃。能做到吗?”我说:“这个不难,我数学学得不错哦!”

  • 标签: 火龙果 豫南 十字线 母相
  • 简介:我们刚学习了《认识分数》,老师要求我们做《数学课课练》中的相关习题。我碰到了这样一道题:把10条金鱼平均放在5只缸里,每只鱼缸放这些鱼的几分之几。

  • 标签: 《认识分数》 课课练 金鱼 学习 数学 老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呀!”一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桌子上白花花的试卷,只见试卷右上角9后面的一个圈圈正在向我甜甜地微笑。闵老师还在旁边写着“借你0.5分”——这一定是我表现不错,闵老师奖给我的。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因为这分数已达到妈妈的奖励线——90分。我仿佛听到妈妈说,“烤鸡柳,奖励你的!”

  • 标签: 分数 故事 试卷 老师 奖励 内心
  • 简介:从图1中可以知道,里面的小圆被平均分成了5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那么阴影部分就占整个小圆的可2:同样外面的环形也被平均分成了5份,外面的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即阴影部分占环形的2/5,所以两部分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5。

  • 标签: 阴影部分 分数 平均分 环形
  • 简介:摘 要:“分数的意义”一课作为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将分数中数的概念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对分割的量进行了解,具有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数的意义作为数学分数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从生活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构建自身分数认知体系,有利于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案例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数与素质之争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延伸的一条内线。生活直观和大众教育哲学告诉我们:分数就是素质,分数具有素质显示功能,素质需要分数的标尺。分数的诞生引起了素质观的变迁,深化了人们对素质的认识。当代素质观应建基于“新三论”——素质一环境协同论、素质自生论、素质单维测评论,它们为沟通分数与素质提供了一条通道。分数所代表的学习素质,“追分行动”对人的素质的诱发和滋养都说明了一点:分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 标签: 分数 素质 素质观 辩护
  • 简介:分数、百分数问题巧解南川宁江厂子弟小学支伟力一巧用“不变量”解题在解答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从变化的数量中找到不变的量,把它看作单位“1”,通过转化,找到量、率的对应关系乃是解题的关键。例1某厂原有工人315名,其中女工占全厂工人总数的15。后...

  • 标签: 分数问题 容器 初中毕业生 买入价 工人总数 不变量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素养,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有严格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通过自身不断地反思和积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进行前思后想,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标签: 真分数 假分数 前思后想
  • 简介:人教版新编全日制高中教材《语文读本》第二册《赤壁之战》中有“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之句。《渎本》将其中“方数千里”注释为“方圆数千里”。与此相似,新编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本)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也将“齐地方千里”注释为:“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而新编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本)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中“方千里者九”则注释为:“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方……里”究竟该怎样解释呢?

  • 标签: “方……里”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赤壁之战》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