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发现5例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微柱凝胶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抗体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某些患者由于疾病等原因体内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易造成血型鉴定、交叉困难,经吸收、放散试验后可排除干扰。方法将受者的红细胞用37℃温盐水洗涤3次,血清用洗涤后的自身红细胞吸收后,进行实验。结果未经吸收、放散的标本正反定型不符,经吸收、放散试验后可去除冷凝集素的干扰,进行血型鉴定、交叉结果相符。结论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后进行血型鉴定、交叉实验,可有效防止冷凝集素的干扰。

  • 标签: 冷凝集素 吸收 放散试验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 简介:患者,58岁,因胸闷伴胸痛、心慌不适来我院就诊,以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收入院。患者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血型B型,Rh(D)阳性,Hb:106g/L。骨髓穿刺示:增生性贫血。行全弓置换术,

  • 标签: 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鉴定 不规则抗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交叉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站需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00例患者标本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交叉卡行交叉试验,对照组患者利用盐水凝集法检测患者血型抗原,研究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正定型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P<0.05;观察组患者反定型符合率96%高于对照组86%,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交叉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卡式法 交叉配血 检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三种交叉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730人次,通过凝聚胺法与盐水介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交叉,对患者实施交叉后,通过微柱凝胶法对可疑标本与阳性标本实施,并进行复查对比。结果730名交叉患者中,2名患者存在供者的不完全抗体,而且盐水介质法并没有将其不规则抗体查出来,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所检测出的不完全抗体者有2名,最终属于恶性肿瘤患者与红细胞浓度过高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盐水介质法具有比较差的敏感性,凝聚胺法自动化性高,而且快速、简单,微柱凝胶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安全性以及更强的实用性。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盐水介质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交叉次侧阳性而患者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为阴性样本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在交叉血中主侧阴性次侧阳性,患者DAT阴性的3组样本,进行血型复检,对献血者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并测定其效价。结果3份献血者样本1例检出抗-E抗体,2例检出抗-M抗体。结论对献血员血液最好加做抗体筛查实验。

  • 标签: 交叉配血 次侧凝集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 不规则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抗-E抗体 抗-M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合标本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检验师接收护士的送检的标本时,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通知临床科室再次采集合格标本。结果本组收集血液标本6400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84份,占6%。不合格原因为溶血104(27.1%)份,凝血52(13.5%)份,量不准200(52.1%)份,其他28(7.3%)份。结论临床护士的工作失误导致的不合标本常见,其原因多是知识、责任心等方面,只要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操作程序、提高责任心,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 标签: 不合格 血标本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较差期间予以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站检验科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截止,期间共计选取患者1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案例,对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检测,同时对其存在不合、受者予以抗体特异性检测、筛查等。结果:本次研究期间选取180例患者行交叉检测,其中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期间不合人数为47例,占比(26.11%),其中次侧血人数为43例,占比(23.89%),主侧不合血人数为4例,占比(2.22%),予以凝聚胺法进行复检后,主侧不合血人数不变为4例,占比(2.22%),次侧血人数降至为6例,占比(3.33%)。结论:临床进行交叉实验期间,部分不规则抗体、及假凝情况会提高的难度,予以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联合检查,能够有效筛检出不规则抗体,及出现假凝性质,因此,将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保障病患生命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配血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 简介:目的为1例自身抗体阳性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贫血患儿筛选合适红细胞血液制剂,纠正其低血红蛋白血症。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筛查和交叉。结果患儿存在自身抗体干扰交叉主侧试验,经“盲”多个供者,为患儿选择了2单位主侧凝集强度小于或者接近自身对照的红细胞进行临床输注。结论自身抗体致主侧不合非临床输血的绝对禁忌,输注1.5U红细胞悬浮液后,患儿血红蛋白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输血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不合标本的特点及解决对策,以提高本院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度本院临床科室送检的不合格检验血液标本的发生原因。结果2010年共本收集血液标本261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314份,占1.20%。其中溶血为最多,96份,(30.57%);检验科内不合格标本生化室最多,177份(56.37%);临床科室以外科不合标本送检率最高,占3.63%。结论加强质控管理,可以降低不合标本。

  • 标签: 质控 不合格 血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检验的28520份血液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28520份血液标本,退回的不合格标本共255例,不合格率为0.89%;不合格原因中,标本溶血比例最高,达到了34.51%,其次为标本凝固或存在细小血凝块、采血部位不当、采血量不标准,比例分别为21.96%、13.73%、13.73%。结论我院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偏高,应加强对护士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标本运送过程的监督,强化基本的护理技能训练等措施,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不合格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在临床疾病的诊疗中,静脉标本的检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不合格的静脉标本会在疾病诊断、医院运营等方面造成不良后果。对此,该共识从影响静脉标本质量因素及应对措施、不合格静脉标本管理建议、静脉标本分析前质量指标、不合格静脉标本的记录及分析方法、静脉标本质量管理中的新技术5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针对静脉标本制定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并明确静脉标本在采集、储存、运输、检测等环节中的改进措施。

  • 标签: 标本制备 质量控制 不合格静脉血标本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在进行就诊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抽血化验这一过程。抽血化验的各项指标对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障血液标本的完整性和无污染性对于化验指标的准确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还很多,而通常情况下,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方面存在失误。本文基于此,对我院 2019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各科室产生的 35例不合标本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产生的原因。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