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熊永萍雷国华钟清兰

熊永萍雷国华钟清兰(丰城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丰城331100)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335-02

【摘要】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配血发现5例配血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血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配血;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微柱凝胶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

1.试验原理与特点

在卡式的微量柱中,充满特制的凝胶介质,介质之间的间隙只能使单个红细胞变形通过,起到类似细胞筛的作用。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发生凝聚反应,经离心后不能完全到达柱的底部,而呈现阳性,全部沉到底部者为阴性,可以根据凝块位置评分4+、3+、2+、1+,大凝块在上层,小凝块散布在微柱中,未凝集到达管底。

1.1微量柱依据血清反应特点和试剂不同分为三种:

1.1.1中性柱:不含特异性抗体只有介质,用于血型鉴定的反定型、空白对照。

1.1.2特异性柱:含有特异性抗体用于血型抗原的鉴定。

1.1.3抗球蛋白柱:用于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和交叉配血。

1.2卡式法的特点:

1.2.1血型配血的标准化。

1.2.2.结果重复性好。

1.2.3操作规范、程序化。

1.2.4结果易读、稳定、明确、清楚,可保存备查。

1.2.5简便易行,操作安全快捷。

1.2.6抗人球试验不用洗涤,减少污染。

1.2.7样本体积小。

2、材料与方法

2.1检测标本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各临床科室送输血科标本,其中血型鉴定标本18800份,交叉配血标本5000例,标本为枸橼酸钠抗凝血,供血者为宜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

2.2试剂与仪器: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筛检细胞,ABO细胞,TD-3A型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均由长春博迅有限公司提供。

2.3对当日送检标本血样,用微柱凝胶凝集免疫检测法按使用说明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

3、结果

在18800例血型鉴定标本中RhD阴性24例,在5000例交叉配血中5例配血不合,其中2例主管未凝集,但次管有凝集,未发血;1例主次侧均凝集,受血者血清中含M抗体,无法配血;另1例主次侧均凝集,含自身抗体(抗A)改输O型红细胞无异常;还有1例主侧凝集,反定型为A2B亚型,改输B型红细胞无异常。

4、讨论

无数血的教训不断提醒我们,必须保证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关检测百分之百正确,因为0.01%的误差就会造成百分之百的灾难。目前国内外临床检验项目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如细胞计数,同一份标本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血型等与输血相关检测必须准确无误,决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结果(可能是AB型,疑为B型等),比如:有几次我们发现抗B血清孔有弱凝集悬挂在微柱中,使结果不好判定,重新离心一遍还是不好判定,然后我用标准血清再定一遍,发现是抗B血清孔应该是沉下去的就符合了,很容易把O型误定位B型,A型误定为AB型,我们分析是试剂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颠簸震荡,把微柱里的血清粘到了封条上面,然后在撕封条的时候可能把左边孔里的抗A血清带到右边抗B血清孔里,就会出现结果不好判定的现象,此后解决办法就是:我们每次使用之前先把卡放到离心机里面离心一下,然后取出来再撕封条,另外,在撕封条的时候不能用力过猛,这样定出来的血型就很清楚,结果好判定。怎样才能保证输血相关检测的正确?怎样才能保证输血安全?科学规范的试验方法、先进的检测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最根本的保证。医学界早就认识到传统检验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一个世纪以来就不断探索和改进输血相关试验的方法,例如发明了低离子介质法、酶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等,但这些方面都存在着某个方面的明显缺点,低离子介质敏感度不够;酶法试验时间长,而且造成一些红细胞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的丢失和改变;聚凝胺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是对重要的Kell血型系漏检,所以国外只在试验室中应用[1]。国内目前常规的配血方法仍以盐水介质法为主,而盐水介质法只能检出IgM类抗体。国内外现代安全输血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包括:不完全抗体筛选、盐水介质法、加酶法、抗人球蛋白法[2]。不完全抗体筛选方法有:聚乙二醇酶法、凝聚胺试验、抗人球蛋白法等,最经典、最佳抗人球蛋白试验是目前最可靠、最安全的配血方法,但有操作程序繁锁、交叉配血时间较长的缺点。

1988年发明的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使抗人球蛋白应用输血检测成为现实,克服了旧的方法的缺点,使试验检测有了质的飞跃,因此被认为是输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刘达庄.检验与临床[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2.

[2]张丽,矫淑珍,刘杰,等.抗-D、抗-C、抗-E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