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是较为繁琐的问题。本文利用构造的方法,结合矩阵的特征值,给出了一类二坎型函数条件极值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多元函数 条件极值 特征值
  • 简介: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金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身处这一变革浪潮之中,商业银行有必要回归金融最基本的逻辑,寻求新生产函数的最优解。互联网冲击下金融中介的演变逻辑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并不必然意味着“脱媒”,而更可能是推进“商业银行模式”的强中介转变为“交易所模式”的弱中介。

  • 标签: 金融行业 商业银行 生产函数 互联网 最优解 中国经济
  • 简介:基于公平与效率矛盾统一关系,通过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构建社会福利函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水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财政支出对社会福利水平影响尚不显著,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与社会文教费对社会福利水平影响显著,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应注意:一是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政策目标,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二是适度调整经济建设类财政支出结构与投向;三是加大对社会文教类支出力度;四是积极控制、优化行政管理支出规模。

  • 标签: 财政支出 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公平 经济增长
  • 简介: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鼓励自主探究,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经济数学是财经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应用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更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将PBL教学法合理的应用到经济数学中,对提升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展现了PBL教学法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经济数学 应用
  • 简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利用2004-2010年我国24个省份的肉鸡生产数据,实证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规模化养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内鸡生产效率,中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16.89%,大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57.62%;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且南方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的内鸡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北方地区的这种差异较小;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不高是南方地区的肉鸡生产效率总体偏低且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肉鸡产业 规模化养殖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0~2006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镇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房地产供给结构不舍理和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住宅资产 消费函数 生命周期假定 财富效应
  • 简介:效率假说须考虑决策单位技术水平的差异,但许多文献在研究效率时都把中国所有区域看成一个总体,其隐含假设东、中、西部生产前沿均相同,忽视了技术集的地区差异。本文利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包络东中西部的生产前沿,然后估算和比较区域间技术差距和技术效率,发现东中西部所面对的技术集差异显著,并且中部技术效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西部、东,部,技术效率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研发投入的相对强度、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等因素相关。

  • 标签: 技术效率 技术差距比 共同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通过对经济增长、宏观税负的关系分析,分别运用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模式、巴罗模型(1990)作为计量模型估计出我国的最有优宏观税负大致在19.8%至21.9%的范围,并与近年的实际税负比较,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 标签: C—D生产函数 巴罗模型 宏观税负
  • 简介:本文从企业家职能入手,探讨了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影响我国产业技术效率的微观机理,并以36个工业行业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业精神基于纠错机制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在行政壁垒越大的行业越明显,对全部行业却并不显著;创新精神通过推动生产前沿边界的外移成为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效率的主导力量,且该效应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行业会得到强化。

  • 标签: 企业家精神 技术效率 创新 随机前沿分析
  • 简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研究大多认为环境管制会导致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下降,然而此类研究忽视了环境污染的产生过程以及环境污染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性关系,并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测算出现偏差。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出发来构建环境治理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环境治理并没有降低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较高的环境治理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工业的全要素增长。

  • 标签: 环境治理 工业经济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向效应,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是负向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 标签: 能源消费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效应
  • 简介:本文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在测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同时,从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的角度对要素错配的变动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在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步下降态势,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则相对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不再成为决定要素错配的关键变量,行业准入、要素流动性限制、与所有制绑定的政治红利才是制造业要素错配的关键。同时,偏向型技术进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对要素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节约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更主要的体现为技术依赖效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偏离的事实,也为提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产业政策设计的着力点。

  • 标签: 要素错配 价格扭曲 偏向型技术进步 政治红利 所有制差异
  • 简介:以利率、汇率、房价、股价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基础指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我国的FSCI指数,将其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纳入一个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相互影响的;在短期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并不一致,但在长期二者具有一致性;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关注了短期金融稳定,对于长期金融稳定关注不够。

  • 标签: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泰勒规则
  • 简介: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函数,利用1996--2013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对影响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土地面积、技术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本文针对结果给出经济学解释,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Douglas函数 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湖北省 内生性 统计年鉴
  • 简介:R&D投入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VAR模型测算1996-2014年R&D投入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模型测量R&D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对江苏省国民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贡献率偏低。因此,江苏省应继续加大R&D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得江苏省经济在新形势下取得持久竞争力。

  • 标签: 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 向量自回归 经济增长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简介: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变化与汇率波动建立了动态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的财政政策变动与汇率波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单向因果均衡关系,财政政策的短期波动会引起汇率的反向变动。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说明我国汇率波动对财政政策的响应在滞后3期时仍然比较明显,当滞后10期时会完全吸收财政政策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效用。

  • 标签: 误差修正 脉冲响应 均衡 影响效用
  • 简介: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从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挖掘其潜力,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利用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无效率值均为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二者变化并不大,但是中部地区变化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的无效率因素中政府冗余投入最大;“十一五”区间大多数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均向集约式协同发展模式靠拢。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和促进科技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 标签: R&D效率 经济绩效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高技术产业
  • 简介:本文在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及其扩展模型基础上,选择1978—2003年间的有关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在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推动农村消费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持久收入假说 流动性约束 理性预期 经验分析 消费函数 不确定性
  • 简介:环境治理效率是环境治理的投入与污染物减少量的比值大小。本文将_T-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环境治理两个环节,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使用中国1998—2010年的省级工业数据,考察工业环境治理效率。结果发现:(1)传统DEA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ETE),与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存在显著差异。(2)以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为被解释变量,以环境治理效率为解释变量,以传统DEA方法测度的ETE为控制变量,建立双边面板Tobit模型,发现环境治理效率对网络DEA方法测度的ETE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3)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偏差,江西、甘肃、云南、重庆和广西等环境治理效率较高的地区,就因此被错误地划分到了环境工业不协调发展地区,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极为不利。

  • 标签: 环境治理效率 环境技术效率 网络DEA模型 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