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胰腺(CP)的主要病理表现为不可逆的胰腺纤维化、腺体萎缩、分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疼痛、体重减轻、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肿块型慢性胰腺(mass—typechronicpancreatitis,MTCP)是CP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1/3。位于胰头部的MTCP与胰头癌的鉴别非常困难,为此,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MTCP患者资料,以提高对MTCP的认知。

  • 标签: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外分泌功能不全 诊治 胰腺纤维化 病理表现 腺体萎缩
  • 简介:SAP的发病率大约是30/100000,病死率大约为10%~15%[1].虽然SAP时胰腺实质发生坏死,但其病死率在无菌情况下还是很低(0~10%),如果,坏死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则SAP患者预后恶化,病死率升高3倍(>30%)[2].因此,对于SAP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坏死感染 并发胰腺 感染早期
  • 简介:AP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疾病.其病因有胆源、酒精、高脂血症等;病理演进过程有MAP、SAP、爆发型胰腺.AP发作有反复性,疾病病程与胰腺病理过程演变不呈正相关.所以,认真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P的临床发病过程、发病特点,对提高AP认识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36例复发性AP发病过程并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复发性胰腺炎
  • 简介:急性胰腺(acute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分为轻症急性胰腺(MAP)和重症急性胰腺(SAP),尽管多数病例属轻型,但约2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达10%-30%。因此,及早对A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预测SAP的发生,尽早启动积极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现汇集既往常用的AP严重程度预测方法及近年制定的一些新的评估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测 轻症急性胰腺炎 评估方法 SAP 急腹症
  • 简介:<正>35例有明显诱因,在腹膜炎1周内作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3例,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或圈套结扎8例,腹腔穿刺2例,感染腹泻2例,胆道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3例,导尿1例,糖尿病并皮肤感染1例。无明显诱因者30例。有典型腹膜炎表现34例,无典型表现误诊或延诊者31例。经给予抗生素治疗病

  • 标签: 诊断分析 硬化剂治疗 腹腺 腹腔穿刺 三腔二囊管 胆道感染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SAP)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可减少肠源性感染促使肠道功能恢复。常用的一些鼻空肠管价格较为昂贵且操作困难等,而且部分患者难以忍受鼻空肠管的长期机械刺激所致的不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选取16例SAP患者尝试应用一种新型的国产空肠导管——液囊空肠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囊空肠管 患者 应用 肠道功能恢复 鼻空肠管
  • 简介:胆源性急性胰腺(biliaryacutepancreatitis,BAP)是因胆道疾病而诱发的AP,其病因主要是胆囊(或胆管)结石迁移过程中造成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或嵌顿在Vater壶腹,导致胆汁胰液逆流致胰酶激活,继而产生胰腺和全身性反应。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单纯由胆道疾病导致的BAP38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胆道疾病 疾病处理 ODDI括约肌 VATER壶腹 全身炎性反应
  • 简介:近年来非胆源性急性胰腺(non-acutebiliarypancreatitis,NABP)的发病率已呈逐步上升趋势,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共收治NABP15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2例中,男93例,女59例。平均年龄57.6(27—9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16.5(3—96)h,并存高血压、冠心病者54例,慢支、肺气肿等21例,糖尿病36例。152例既往均无胆道疾病或有胆系手术史。

  • 标签: 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临床分析 胆系手术史 平均年龄 入院时间 胆道疾病
  • 简介:CP合并胰管结石临床较少见.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21例CP并胰管结石,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合并胰管
  • 简介: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氧化还原蛋白,通过二硫化物活性中心可逆地催化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抗氧化和抗作用。胰腺的病程存在着氧化应激和细胞浸润,Trx-1作为一种内生的抗氧化剂,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减少致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间接抗、抗氧化作用。重组Trx-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胰腺和肺的炎症,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急性胰腺的策略。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硫氧还蛋白 蛋白-1 氧化还原反应 中性粒细胞浸润 抗氧化作用
  • 简介:婴幼儿支气管为小儿的常见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见,其病因大多为细菌和病毒所致。中医古代医籍无支气管的名称,归咳嗽范畴。认为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气血相对不足,加之小儿“肾常虚”,肾气虚弱可致肺脾气虚,肺气虚,肺卫不固,易受风邪侵扰,不论风寒或风热侵入,均可耗伤肺脏津液,致粘痰壅阻气道使肺气更虚失其肃降功能而致咳喘。婴幼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肾气虚弱而温养肺气无力,故造成肺气更虚,病邪乘肺肾虚弱而侵入,致肺失宣降而咳嗽气喘。因此,小儿支气管的中医治疗以宣肺平喘止咳为主,“急则治标”,发病时治肺;辨证加入相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现就小儿支气管的中医药治疗概述如下。

  • 标签: 支气管炎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post—ERCP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PEP发生率达20%,但多为轻症。硝酸甘油可以有效松弛Oddis括约肌,解除括约肌的痉挛,从而降低胆胰管的压力,减轻胰腺的症状。但它预防PEP的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本文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 标签: ERCP术后 术后胰腺炎 荟萃分析 硝酸甘油 预防 ODDIS括约肌
  • 简介:目的探讨生豆浆灌胃对ANP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法诱导小鼠ANP模型。200只小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ANP组、生豆浆治疗组、熟豆浆治疗组和纯净水组。后4组又分制模后6h、12h、24h、48h和72h5个时间点,各8只。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评分,分析小鼠死亡率。结果生豆浆组24h、48h和72h血清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910±833)U/L、(2798±634)U/L和(3398±1389)U/L;胰腺病理分值分别为3.13±0.34、2.35±0.19和2.22±0.21,较其他3组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生豆浆组7d内死亡2只,其他组死亡5—6只。结论生豆浆灌胃可明显抑制ANP小鼠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减轻胰腺炎症程度,降低死亡率。该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豆乳 肠道营养 小鼠 胰腺外分泌
  • 简介:急性重症胰腺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研究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不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反而由于手术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而加重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又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导致肺、心、肾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近年来我科对早期急性重症胰腺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且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 内科保守治疗 胃肠减压 血容量补充
  • 简介:随着重症监护的加强及影像诊断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SAP)早期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而感染相关并发症造成的病死已占SAP病死的约80%。因此探讨SAP合并胰腺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对于预防感染发生,降低感染相关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SAP合并感染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器官功能衰竭 相关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具有诊断确切、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及费用低等优点,但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等。胰腺是ERCP术后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

  • 标签: 术后胰腺炎 ERCP术后 荟萃分析 生长抑素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预防
  • 简介:桥本甲状腺(Hashimoto’Sthyroiditis,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52年Lindsay等发现并报道HT合并甲状腺癌以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者并存率达25%以上。现回顾分析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病理学证实的HT合并甲状腺癌的23例临床资料如下。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诊断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