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在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宫颈癌术后放疗 癌因性疲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占63例(70%),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41例(46%)。结论:老年眩晕最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标签: 眩晕 临床特征 老年人
  • 简介:本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3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中毒时间多发生于夏秋季。中毒后就诊时间:半小时内10例,1~3小时18例,4~6小时6例,7~9小时4例。1.2中毒分类以食物中毒为首因占31.57%(包括植物果仁、毒蕈等),其次安眠镇静类药占18.42%,有机磷农药占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就诊时间 中毒抢救 有机磷农药 食物中毒 总结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完善及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应用静脉丙球治疗,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54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川崎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院前猝死病例的分析,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术(CPR)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提高院前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9年9月诊治的院前猝死2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有效7例,占2.75%,康复出院5例,占1.96%.结论:尽早发现猝死病人和尽快进行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尽快达到现场和有效干预是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普及CPR技术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分析5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辅助检查结果呈多样改变。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结果呈多样,易误诊。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完善特异性检查,及时正确治疗,才能降低肺栓塞的误诊率、病死率。

  • 标签: 急性 肺栓塞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急诊科收治低血糖昏迷36例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急诊收治的低血糖昏迷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低血糖昏迷病人以老年人为主,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34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老年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昏迷、乱语、神经局灶体征者首先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并应常规行床边快速血糖测定以排除或明确诊断为低血糖昏迷。

  • 标签: 急诊 低血糖 昏迷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6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中抢救成功28例(78%),自动出院或转院5例(14%),死亡3例(8%)。结论:对急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急救必须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应尽早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标签: 急性肺水肿 急诊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中年人发生猝死的原发疾病,诱发因素及病因.方法:对我院近8年发生猝死的18例中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心脑猝死的发生率,猝死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我院中年猝死患者中心脏猝死占50%,脑猝死占38.89%,过度劳累、饮酒和精神因素是其常见诱发因素.结论:中年人猝死重在预防,在及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应尽量避免其诱发因素.

  • 标签: 中年人 猝死 病因 心电图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癌疼痛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我院临床病区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0例分别使用美施康定(97例)、奥施康定(105例)和芬太尼透皮贴剂(98例)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住院患者。美施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20mg,q12h,奥施康定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10mg,q12h,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贴于皮肤平坦处,开始剂量为5mg,q72h,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爆发痛时马上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并调整药品用量,直至患者满意的程度达到VAS0-3分为止。比较用药一个月后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及药品成本,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三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85%、94.29%、93.89%,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1395.26元、1429.82元、2108.3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1、15.16、22.43。结论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相当,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美施康定是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美施康定 奥施康定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的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46例共47只眼,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23只眼给予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治疗组24眼给予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5.22%,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结果显示,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视力比较>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较同组术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周及6个月患者眼压复查治疗组由于对照对照组,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 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部位、发生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有41例因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占48.80%,其次则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等。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药剂浓度过高等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呈争正相关。结论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因此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对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药物用药时间、药物浓度剂量及输药速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严重腹部多发伤的诊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8例严重腹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1例,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结合病史、体检、腹腔穿刺、腹部彩超、CT、X线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率.为腹部外伤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尽早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快速有效止血、术中探查避免遗漏脏器损伤、正确处理合并伤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腹部损伤 严重多发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例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危重症监护室(10/18例)。17例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39-41℃)和休克;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10例好转,8例死亡(44%)。结论:真菌败血症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激素、静脉营养及实施侵入治疗是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征的,尽可能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真菌败血症 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目的:总结胸腺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胸腺瘤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活检患者外,16例患者出院前复查胸片或CT见局部占位均消失,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3年复发肌无力症状,服吡啶斯的明后症状控制。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胸腺瘤的首选方式。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胸腺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锡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4例急性有机锡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有机锡中毒涉及多个系统,其中以心血管系统(43.30%)和神经系统(65.39%)症状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以低钾血症(92.23%)和窦性心动过缓(44.23%)为主;症状随着积极治疗及中毒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消失.结论:通过认识急性有机锡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急性有机锡中毒 临床表现 预后 实验室检查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