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不同护理技能人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将产科病房一般护理技能人员护士(15例)与获得技术职称岗位的产科特殊护理技能护士(1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科的基本工作内容,分析潜在的感染风险,总结其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情况。结果:特殊护理技能人员中职业暴露维度(产科工作中的体液污染、产科工作中的锐器损伤)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特殊护理技能人员职业防护维度(接受产科安全知识教育、接受产科安全措施培训)占比均高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p<0.05)。结论:护理安全工作对于产科医护质量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护理技能人员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风险,严格控制,降低职业暴露,保证医护安全,提升医护质量。

  • 标签: 产科 护理技能 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并提出职业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职的149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并提出职业防护策略。结果:149名肿瘤科护士中白细胞下降29例,脱发56例,血小板减少18例,过敏21例,月经异常9例,其他13例。结论:肿瘤科护士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后机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药物危害,通过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危害的重视程度并合理采取职业防护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

  • 标签: 化疗药物 肿瘤科护士 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趋势,护理专业建设及学科优化工作改革工作开始推进。在岗位能力需要及就业需求变化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贯彻临床教学理念,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临床的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适应教学改革及教学优化工作,培育专业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临床教学改革的方法,旨在创新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做好护理人才培育工作。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护理专业 临床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方法:对1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防护对策展开回顾性分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第一时间对伤口实施了针对性的处理,同时为其展开了全面的心理护理,引导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应对心态,并展开为期一年的血液检测追踪,得出感染率。结果: 全部11例职业保护护理人员,在1年的血液检测中,无人感染HIV病毒;但有1名护理人员因此而辞职。结论:艾滋病护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率;而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人员感染。

  • 标签: 艾滋病护理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对策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逐渐改革,人们对于医院感染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来说,就需要其具备更高的工作能力,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感染科的护理人员需要承担较大的执业风险。本文,笔者从传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角度出发,研究应对策略。

  • 标签: 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针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预心灵成长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临床护士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样本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常规组临床护士进行常规业务培训,研究组的临床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心灵成长培训,培训完成后对两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两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由于常规组(P<0.05);将两组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于临床护士来说,应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心灵成长培训,心灵成长培训可以改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并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心灵成长 临床护士 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倦怠、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减轻助产士职业倦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充市城区10所助产机构150名助产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助产士职业倦怠得分(57.89±10.89)、助产士心理弹性得分(69.83±3.46)、助产士应对方式得分(63.15±7.88)。结论:开展有效的助产士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培训,可提高助产士的心理弹性,缓解职业倦怠。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倦怠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关系
  • 简介:摘要: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指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伤害因素的侵害,或将危害降至最低。由于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地板上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物品、检验、包装和灭菌、储存、配送等重要环节,被称为“医院的心脏”,消毒供应室护士往往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在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同时,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可以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如何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和改进各项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了解蚌埠市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的认知和培训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职业 安全防护认知 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系统性自我管理在减少化疗药物配置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乳腺科、肿瘤科注册护士30名,将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实施系统性自我管理设为干预后,将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未实施系统性自我管理设为干预前,比较干预前后化疗药物配置职业暴露发生率和化疗药物防护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干预后化疗药物配置职业暴露发生率为0,比干预前的10.00%显著要低(P<0.05);干预后化疗药物防护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分均比干预前高(P<0.05)。 结论 应用系统性自我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化疗药物配置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掌握程度。

  • 标签: 系统性自我管理 化疗药物配置 职业暴露 防护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国家发展的这一方面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其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了   非常大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教育在任何时期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高校在我   国的教育体系中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其道德水   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在现阶段,高校教育往往重视对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   教师们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师德的问题就层出不穷,这对教师这一   职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内   容构建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 标签: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构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1年6月在本院外科二病区实施知信行模式,采用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及防护情况。   结果:实施知信行模式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艾滋病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倦怠问题在临床带教中被发现越来越普遍。对临床工作及带教带来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临床带教人员的积极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现状、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因素,为改善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倦怠现状,完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评价体系,提升临床带教质量和效果,为临床输送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提供借鉴。

  • 标签: 护理  本科实习生  职业倦怠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通过有效防控策略的实施,我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成为了救治患者的第一道堡垒,担负着筛选分类与紧急救治的职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员,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感染风险。为此,在发热门诊工作中,应根据门诊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防控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职业暴露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运用LDAP数据库对护士综合信息进行整合、挖掘与比对,参照路径节点规范标准,量化各项指标,并构建各护士的标准职业信息路径,规范我院护士层级认定,实施层级认定管理信息化,为护士晋级规划路径指明方向,根据客观数据不断更新层级评估标准,反向动态维护医院层级规范标准,提高内涵建设,促进医院护士的护理水平整体提升。

  • 标签: LDAP 护士分层管理 护士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晋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供应室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供应室实施常规培训,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比不同时期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在医院的工作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供应室工作稍有疏忽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加强对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临床对供应室护理实施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健康管理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对医养结合机构照护者职业认同感与离职意愿间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2021年6月-12月本医养结合机构30名照护者纳入研究A组,该阶段以常规护理管理法进行工作指导与干预。将2022年1月-6月本医养结合机构30名照护者纳入研究B组,该阶段以在护理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并将两个时间段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照护者职业认同感与离职意愿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医养结合机构照护者职业认同感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B组均较A组更高,离职意愿评分B组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渗透到医养结合机构照护者的护理管理中,不仅有助于提升照护者职业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减少离职意愿,对医养结合机构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意义,值得被进一步重视及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医养结合机构 照护者 职业认同感 离职意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森塔尔效应对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急诊科52名急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罗森塔尔效应模式干预,对比开展罗森塔尔效应模式干预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罗森塔尔效应模式干预后护士在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和情感耗竭方面的职业倦怠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 P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急诊科 护理人员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84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职业性尘肺病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