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冯世平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科二病区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1年6月在本院外科二病区实施知信行模式,采用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及防护情况。   结果:实施知信行模式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知信行模式通过增强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认知,强化消毒隔离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了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执行,对感染防控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传染性疾病,以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类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病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难题,也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护理人员一般对艾滋病存在两种错误的认知,一种是极度排斥艾滋病患者,在为其进行护理时存在较为严重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另一种是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存在的危险较为轻视,认为只要不对艾滋病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就不会感染。以上两种错误的认知都不利于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1]。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艾滋病职业暴露定义为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诊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含有HIV病毒的体液或血液污染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HIV体液、血液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存在HIV感染的情况。护士是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医疗工作者,极易在为艾滋病患者进行操作或收集标本的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2]。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fe-practice,KABP)指对被教育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获得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信念,进而自觉改善自身行为,是一种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3]。本文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于2021年6月在本院外科二病区实施知信行模式,实施前后外科二病区工作环境无改变,护理人员无大规模调动,为同一批人员,实施前后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知信行模式具体实施如下:(1)建立艾滋病防护信念: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暴露源、暴露方式、主要危险因素等,以明确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2)促进行为改变:所有从事艾滋病患者护理的护士均应接受正规的艾滋病职业防护的岗前培训,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后方可上岗。护士必须有自我防护的意识,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必要时佩戴护目镜等,每次与患者接触后或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后,应做好手卫生。规范处理医疗垃圾、针头等锐器,避免损伤的发生。尽量不用手直接接触HIV污染的锐器,可使用辅助性器械进行处理。规范操作艾滋病患者的标本采集、传送、检验等各个环节,避免污染的发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填写并上报,及早服用相关药物并安排后续检查。(3)评估行为实施:由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不定期巡视并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包括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防护措施执行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医疗垃圾处理及标本送检流程是否按要求规范执行,落实不到位者给予纠正和批评,并重点监督,执行较好者给予肯定和表扬。统计每个月、每个季度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环节中存在问题或疏漏之处予以改进。

1.3  观察指标:采用张洪等设计的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及防护情况。该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操作时的防护措施、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等共46个条目,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评分0~46分,评分越高表示被测试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及防护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系采用SPSS22.0软件,两组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施知信行模式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行为评分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艾滋病防护知识行为

实施前

11

32.14±2.26

实施后

11

42.37±2.14

P

<0.05

3、讨论

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艾滋病患者就诊人数也随之增多,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如不注意日常防护,规范执行各类操作,护理人员在极易发生职业暴露,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存在较高的风险。知信行模式是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一种教育模式,将知识传授作为基础,帮助被教育者建立正确的信念及态度,从而促使其自觉进行行为转变,将知、信、行分阶段进行干预,最后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本文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中,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艾滋病防护信念,促进行为改变,并评估行为实施,有效提高了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执行,对感染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凌云.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91-292

[2]胡帆,殷桂春.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4(4):37-39

[3]张玉娟,郑蓉,吴昊.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手术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