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检验仪器进行校准后,随机抽取5支血常规标本标准品将其编号1——5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匀后分别静置0秒、10秒、20秒、30秒、40秒,并分别进行10次检验,对5份血常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混匀后静置时间为0秒的血常规标本RBC、Hb、WBC及PLT检验结果均值最低、变异系数最大并且与靶值的偏差最大;混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和2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与靶值最为接近,偏差最小并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混匀后静置时间为30秒和40秒的血常规标本,其RBC、Hb均值增加,同时与靶值偏差增加;WBC及PLT在血常规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为10秒至40秒之间的均值、变异系数以及与靶值的偏差均不存在明显变化。结论将血常规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10秒或20秒,RBC、Hb、WBC及PLT参数最稳定,其变异系数和偏差最小,所以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推荐将血常规标本进行混匀后静置10秒至20秒再进行检验。

  • 标签: 血常规标本 临检前 混匀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且使用缩宫素引产孕妇21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时间引产将孕妇分为四组,A组(破膜后≤6h缩宫素引产)56例、B组(破膜后7~12h缩宫素引产)54例、C组(破膜后13~24h缩宫素引产)53例、D组(破膜后>24h缩宫素引产)52例,比较引产效果。结果随着引产时间延长,顺产率、引产成功率和用药时宫颈Bishop评分逐渐降低,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引产时间延长,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和产程时间逐渐增加,其中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A、B、C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不同时间引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破膜后24h内引产有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减少临产、分娩及其产程时间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膜早破 引产 宫缩素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群在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微信群应用前阶段,共收治患者35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微信群应用后阶段,共收治患者365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34%,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1%,高于对照组的8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妇科产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从而使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妇产科 微信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接收在我院内分泌科老年住院病人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分泌老年住院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内分泌科 老年住院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一共有146例,对146例病人财务无陪护护理,分析研究其效果。结果146例病人进行护理以后的完全依从性高于护理之前(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无陪护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长期住院 老年精神分裂症 无陪护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便秘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糖尿病患者在通便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通便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住院糖尿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不良反应表现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住院糖尿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停药后出现腹结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住院糖尿病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了解后,于临床完成常规干预后,有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通便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将住院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缓解,最终显著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住院糖尿病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单剂美托洛尔并暴露住院环境。比较两组办理退住手续的发生率及应对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有8人办理退住院手续,观察组办理退住手续发生率1.6%(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7%(7/60),差异性有显著意义。经过3个月治疗后组内比较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退避因子存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退避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余因子无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单剂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可能与美托洛尔使患者对住院的回避行为减轻有关。

  • 标签: 美托洛尔 抑郁症 应对方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保住院患者的收费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查看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医保住院患者共180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对患者投诉护理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医保住院患者在收费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诉讼的几率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医保住院患者 收费过程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住院压疮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住院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结果护理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5.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住院压疮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老年住院压疮患者 护理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36例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本院自制的精神科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共发生4例不良事件,其中2例摔倒,1例烫伤,1例输液管掉落,发生率1.69%。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评估表显示,患者总体评分(29.54±8.34)分,远远高于15分临界值。结论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意外事故危险因素分析,能有效评估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意外事故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4米步行试验与COPD患者ADL评分及住院天数的相关,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50例COPD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4米步行试验所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 标签: 4米步行试验;COPD;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猝死原因,并针对猝死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内32例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可能引起患者猝死的原因,针对可能引起患者猝死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护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我院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我院内发生的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情和患者档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有很多原因会引发患者猝死,例如外界因素引发、自身疾病引发和不良生活习惯引发,通过对这些诱因进行分析,本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将指定的护理措施应用在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32名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自身疾病和外界刺激都会引发患者猝死,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院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在我院内部实施,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了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猝死率。

  • 标签: 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 相关因素分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015年在本科室接受腹部手术后罹患胃瘫综合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护理组(n=15)以及对照组(n=15)。心理干预护理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鼓励,心理辅导,音乐及腹部按摩等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则仅接受包括留置胃管,禁食水,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在内的常规治疗。评估两组护理措施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恢复胃功能的时间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得分明显减少,通过护理措施干预的变化心理干预组也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的胃功能恢复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术后胃瘫综合症患者抑郁状态,同时缩短了胃功能恢复的时间

  • 标签: 胃瘫综合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情况,从而指导血站科学动态库存,保障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40名健康献血者,以采血顺序为依据将所选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成Ⅰ、Ⅱ、Ⅲ、Ⅳ四组,Ⅰ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1天进行检测,Ⅱ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二周14天进行检测,Ⅲ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第三周21天进行检测,Ⅳ组35份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第四周28天进行检测,对三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低于Ⅰ组,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高于Ⅰ组;与Ⅱ组相比,Ⅲ组RBC-C3b水平、RBC-SOD水平更低,而RBC-IC水平、IL-8水平更高(P<0.05),Ⅳ组与Ⅲ组相比,RBC-C3b水平、RBC-SOD水平降低更明显,而RBC-IC水平、IL-8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伴随血液储存时间延长血液中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将会降低,且随着保存期的延长,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下降速度更快。因此为保障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血站应在保障有充足血液供应的同时做好动态库存监测与采集补充,尽可能控制血液库存运转周期在3周以内。临床输血也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对输血治疗的要求,选择比较合理存储时间的血液,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以此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延长滤器使用时间的作用。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要脏器衰竭患者,每组40例,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CRR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肝肾功能、滤器使用时间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滤器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其优势更为突出,患者肾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可延长滤器使用时间,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脏器衰竭 CRRT 滤器使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在不同时间米索前列醇,对二次剖宫产病人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18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38人(术中、术后使用缩宫素);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手术之后在病人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40人(在甲组手术基础上,病人在手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甲、乙、丙三组病人术中、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概率。结果丙组术中、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的出血量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病人术中和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P<0.05);乙组病人术后2小时内、术后一天内出血量明显低于甲组(P<0.05)。丙组病人产后发生出血率为5.00%,明显低于甲组23.68%(P<0.05)。结论手术中给予二次剖宫产病人服用米索前列醇的防治出血效果强于术后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常规使用缩宫素的用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术中 术后 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间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仅滴注时间不同。甲组每日一次,每次60min,乙组每次120min,丙组每次180min。连续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丙组患儿症状缓解更快,其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与甲组和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乙组为6.67%,丙组为13.33%,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上,阿奇霉素静滴速度过快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速度过慢,临床症状缓解较慢,效果不明显。故认为滴注时间为2小时为最佳。

  • 标签: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天津市某三级医院近3年来收治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策略以合理控制糖尿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方法从天津市某三级医院病案室数据库随机抽取近3年该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天数、有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酮症是糖尿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快速增长,应合理控制住院天数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达到糖尿病住院费用标准化。

  • 标签: 糖尿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皮肤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抗菌药,采用补液、补钾、禁食等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轻症27例,经过治疗症状均好转,治愈率达100%,重症3例,其中2例症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平均比轻症多十天,1例治疗无效死亡。年龄大、抗菌药物种类、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间长等均与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有关。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补充益生菌、鼓励早期进食、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相关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