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肩负着一次性物品的存储和发放工作,以及再生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工作1。因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过去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还不够规范,自2009年卫生部下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卫生行业行为标准,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2。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规范 建设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供应室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与管理,完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及环节质量标准。结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无医源性感染的出现。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 ,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 9例 ,导管堵塞 3例 ,导管脱出 2例。结论 :根据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以时间段为依据,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此外,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作为观察组,供应中心在此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两组工作人员及相关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消毒供应中心及相关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5.2%与88.3%,对照组中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71.4%与6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实现规范化管理,充分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情况及控制方法。方法结合血液净化中心特点,注重培训医务人员,将感染控制制度实施到位,不断改进和优化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情况和控制方法.结果在完善质量监控制度的影响下,实施后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检测合格率比较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渗水检测结果方面,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了预防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重中之重,实现对感染现象的有效控制,确保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检测合格率的稳步提升,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像学CT检查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4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CT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文通过对所选的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选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一致,2例患者CT诊断出现了失误,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5%,这就说明CT诊断中心型肺癌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CT是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患者来说无创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检查 中心型肺癌 病理分析 临床诊断
  • 简介:我院开设血液净化中心十余年,本人从事透析工作五年,在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危害因素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现结合实际情况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并发症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及感染规范的相关条例要求,加强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对比加强管理前后的控制作用。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我院消毒合格率为92%,至2016年4月,我院消毒合格率达到100%。所有年份之间的消毒合格率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医院感染率为4.38%,至2016年医院感染率降低至0.13%,所有年份之间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操作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消毒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发生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事件共20起展开系统分析,整合危害形成的根本诱因与忽视的受伤害程度,综合评定职业的危害可能,并以此为基准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的安全防护对策,并展开培训综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专业水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对职业危害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并经过培训后,已经明确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危害的因素有哪些层面,进行了工作的预防与自我的素养评价,互相查漏补缺后,2018年职业危害事件几率大幅度降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来源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职业素养因素几个方面,防护的措施也对症下药,针对性的导入有关的防护信息,护士的自我保护与专业能力同步化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是医院的后备保障。如今医院的科室多,需要供应的品种也多,同时病种的繁多要求诊断治疗飞速发展,当然用到的医疗用品也逐渐增加。本文主要介绍消毒供应中心对物品、器械、包装、供应等方面全面的质量控制护理工作,为减少医院的院内感染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所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质控 清洗 消毒供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51-02
  • 简介:医院卫生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为了对部分医疗设备实施专管共用,我院成立了卫生设备调配中心,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医院管理 卫生设备调配中心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血液净化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然血液净化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但是,若在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不当,很容易引发患者并发症,不利于获得良好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更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危害。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避免血液净化中心感染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感染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破损情况,对原因进行汇总分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药品损失,加强药品管理。方法:对我院2020年度12个月药品破损数据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药品破损原因,针对药物配置过程中各个环节制定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各个环节均会产生破损,药品破损主要包括药品原包装破损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摆药破损、配置破损和输送破损,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破损。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过程中的破损无法杜绝,可以采取防范措施,进一步减少破损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破损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51年6月建院,是河南省唯一以治疗精神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河南省唯一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应用心理学及老年医学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标签: 精神卫生中心 河南省 精神病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 新乡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产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助产护理(对照组60例)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生产阶段宫口扩张时间、胎儿分娩时间、胎盘分娩时间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生产阶段母婴并发症发生率(8.3%)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缩短孕妇生产所耗时间,提升孕妇生产阶段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护理 心理护理 生产阶段
  • 简介:摘要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外科手术治疗,这就需求大量植入器械,并做好植入器械的灭菌工作。植入器械指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在体内,或者这些器械部分留在体内至少30天以上的器械。这些器械由于价格比较昂贵,一般是医院互相租赁使用。医院在租赁使用器械时没有一个统一的灭菌流程管理。即使购买的器械,生产厂家只是经过简单的工业灭菌等处理没有经过周密的灭菌流程,造成手术质量下降,医院感染率升高。因此,医院对植入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应放在提高手术质量的首位,应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规定,采取标准有效的灭菌措施来减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 标签: 植入器械 灭菌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