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在国外项目工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影响国外项目工程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心理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国家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上升,但是随之引发的医患关系矛盾却日益突显。本文从医务人员的视角对医务人员的临床水平、医务人员对舆论导向的认知以及医务人员的治疗成本等方面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患关系 舆论导向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强医院行政管理成为医院改革的必要内容,本文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提高行政管理方法上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行政人员 管理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且及时的解决,那么必定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医务人员作为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群体之一,找到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是解决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展开探讨与分析,进而提出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对策和方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问题成因 问题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无偿献血中采血人员综合素质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400名,将采血人员系统化培训前的2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培训后的200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献血者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献血者总满意率96.5%,对照组总满意率8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献血者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6.5%,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采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采血人员综合素质,能够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采血人员 综合素质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介入环境中威胁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规避医护人员职业损害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应建立健全导管室感染管理控制制度,严格遵循院感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导管室工作人员消毒隔离观念和自身防范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介入导管室 医务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现状和有效对策。方法随机选取了本院30名肿瘤科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对象。调查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现状和压力来源,采取有效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结果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工作、患者和特殊治疗对身体的伤害;干预后的护理人员的SCL-90评分的总分和阳性症状均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多方面,经有效干预后可有明显改善,临床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肿瘤科 心理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因素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30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SAS以及SCL-90量表分析,探究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中,存在心理问题者共计75例,占总数的25.00%。经U检验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的SCL-90分数和全国常模分数情况,结果证实精神科医护人员除却恐怖因子之外,其余SCL-90因子明显比正常人高,P<0.05.精神科SAS分数为(38.26±5.16)分。国内常模为(28.63±0.44)分,经U检验证实,P<0.05.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7.25±10.25)年。其和敌意(r=-0.362)、人际敏感(r=-0.639)、抑郁(r=-0.448)、焦虑(r=-0.395)呈现负相关,其与强迫症状呈现正相关(r=0.584),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认识。

  • 标签: 精神科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SCL-90 SAS
  • 简介:摘要通过了解国内外针对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研究,评价国内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获得的相关因素,说明提高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晓率的重要性并指出现阶段该项研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精神卫生知识 知晓率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对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采用获救后的抽样,采取问卷调查和心理访谈方法,对地震灾害中的被困人员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出被困人员在地震灾害中的心理规律,找出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此救援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实现提高地震灾害中抢救被困人员效率的目的。

  • 标签: 地震灾害 被困人员 心理分析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76例手术护理人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根据是否介入压力源干预措施,将我院76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压力情况、工作疲倦度及留职意愿水平。结果干预组的压力源问卷调查中很大压力比例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工作疲劳FAI评定表各维度评分低于非干预组,而留职意愿水平高于非干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压力源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从而降低工作疲倦程度和提高留职意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压力源 应对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于2013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对照组施药的基础上,实验组加服阿德福韦酯。结果治疗2个星期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较实验组高,(P<0.05),此后各个时间段两组比对则未见突出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病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的症状,对于提升肝功能有显著效果,与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相比,长期疗效更为突出。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疗效
  • 简介:摘要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护理行业之中,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导致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下降、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目前,针对横向暴力发生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影响后果等方面有了相对较多的研究,但对特定护理群体间的横向暴力及横向暴力系统应对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护理 横向暴力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并寻求解决对策。方法选取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12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不论是士级、师级还是主管级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都遭受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危害,且士级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比例高于师级的护理人员和主管级的护理人员(P<0.05)。结论危害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因素多种多样,为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应当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相关知识和防范技巧,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定可行性高的安全防护政策,以保证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修养。方法根据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将护理人员分为N0~N3级,制定分层级培训计划,按要求进行分层级培训。结果通过分层及培训使各层级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分层级培训后促进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各层级人员理论操作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提高,善于于创新,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在工作中,出现职业风险进行评价,制定出严格的规则,增加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规范的操作指南。结果护理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原则,未出现职业风险事件。结论依据核医学科的职业特征,制备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放射性辐射对护理人员的伤害。

  • 标签: 核医学科 护理人员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否认作案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受理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39例否认犯罪事件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的犯罪类型、否认犯罪事件时间、医学诊断、责任能力评定、否认犯罪事件的原因。结果有61.54%的案例是在归案时承认,但在司法鉴定时否认;医学诊断有79.49%的否认作案者具备一定的责任能力;否认作案的原因58.97%是为了逃避或推诿责任,有38.46%是受到精神类疾病影响。结论否认作案者有着较为特殊的犯罪学特征。

  • 标签: 犯罪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