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168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2.38%,对照组术后出现9例切口感染,发生率10.71%。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4.767,P=0.029)。所有感染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切口感染预防,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阑尾炎 切口感染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围孕期补充叶酸,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000例育龄妇女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1000例,在对照组的围孕期中不补充叶酸,在观察组的围孕期中补充叶酸,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现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结果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对照组出现神经管缺陷的患儿有3例,所占比例为0.3%;观察组出现神经管缺陷的患儿有1例,所占比例为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5,χ2=4.2181)。结论在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围孕期补充叶酸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了神经管缺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围孕期 叶酸 神经管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2月收治流感患者90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进行流感防控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分析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中起到的作用。结果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66%,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88%,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院内流感中可采取流感预防管理,其预防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流感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100例静脉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静脉治疗依从性评分、治疗过程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在静脉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MDT 静脉炎 临床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关于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在预防该疾病的成效方面却并未取得显著进步,呼吸道传染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深入探讨该疾病的传播方式、流行特点、症状表现和预防控制策略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本文中,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具体特点展开论述,进而归纳出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相城区疫苗流通过程和接种过程的智能监管,建立精确到疫苗最小包装的全程追溯体系;创建先进的数字化门诊。方法对全区13家预防接种单位和区疾控中心进行软件及硬件改造,构建“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结果相城区实现了疫苗的全程冷链和接种全程追溯;创建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先进的数字化门诊。结论通过预防接种安全工程的实施,提高疫苗安全性,加快了预防接种门诊的信息化进程,提升了工作人员和受种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疫苗 预防接种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其造成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每名健康人员取4mL血,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选取其中1支作为参照组,将其放置在肝素抗凝管中,取另一支作为实验组,进行振荡溶血。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其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2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会影响指标诊断,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发生率。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80例事件报告中,有26例儿童患者(32.50%),有43例年龄≥50岁的患者(53.75%);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所占百分比最高,为70.00%;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40.00%、31.25%;不良反应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各自为25.00%、21.25%、18.75%。结论针对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应当予以严格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这对于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护理对急性心衰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8例急性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呼吸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患者更加满意呼吸护理方法,能减少感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衰患者 呼吸护理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血栓预防中血塞通注射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坝美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6%(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浆粘度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折患者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 标签: 骨折 血栓形成 血塞通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常用静脉注射药品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儿科就诊的使用静脉注射药品的患儿220例,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药品的配伍禁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所有患儿中,15例存在配伍禁忌,发生率达到6.82%,并在输液时无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儿科静脉注射药品发生配伍禁忌情况较为常见,实际用药前应对药物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配伍禁忌 预防 静脉注射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unro评估量表早期识别手术患者中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访视评估斯卡特触发点,达到2个“是”即用Munro评估量表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筛出高危患者,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使用Munro评估量表,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压疮高危患者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和警惕意识,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Munro评估量表为手术患者提供了连续、动态的评估和围术期护理的系统性、完整性,能及时有效发现高危患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Munro评估量表 术中压疮 风险评估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高危因素及预防办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经AO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找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相关高危因素,并进行治疗评价。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4年,平均走访2.6±1.2年,180例患者中骨折不愈合21例(14.0%),年龄≥60岁、位移骨折、高能量损伤、合并症等级较高患者不愈合率显著高于<60、无位移骨折、低能量损伤、合并症等级较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位移骨折、能量损伤、合并症是影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应根据高危因素,选择相适应方式治疗。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不愈合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研究对象5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发病情况,并总结和老年肺结核的预防控制对策。结果50例患者临床显示,有39例患者咳嗽、咳痰;有13例患者痰中带血;有8例患者咯血;有17例患者呼吸困难、气促;有5例患者胸痛;有7例患者发热;有15例患者盗汗;有17例患者纳差。X线检查显示,有42例患者为浸润型肺结核,有7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有1例患者为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均实施抗结核治疗,预后显示并发症包括肺气肿、肺心病、气胸以及动脉硬化。结论对老年群体做好肺结核预防控制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减少肺结核发生率。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发病情况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贴敷穴位在预防手术患者术后腹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模式、实验组采用大黄贴敷穴位预防干预模式。结果实验组术后3d内排气排便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大黄贴敷穴位能够降低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与提高预防干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 大黄 穴位 腹胀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各种腔内技术及引流管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术后尿道狭窄激增,约占34.49%1。我科2011-2017年共收治此类病人47例,现就发生原因、治疗策略、预防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 原因 预防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化疗期间急性白血病患者预防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各部位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部位感染率48.57%明显低于对照组65.71%,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的一系列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期 预防感染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究Morse评分表在眼科患者预防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1—12月581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使用Morse评分表,采取常规的跌倒坠床预防措施;选择我院眼科2017年1—12月59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Morse评分表作为评估工具,依据评分的分值,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共发生了9例跌倒坠床,简单计算得出1.55%发生率。然而观察组仅仅发生1例跌倒坠床,发生率只有0.17%。由数据对比发现使用Morse评分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眼科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的结论。

  • 标签: Morse评分表 预防 跌倒坠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龋病预防过程中,使用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牙科就诊儿童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窝沟封闭技术;选择同时期就诊但未接受窝沟封闭技术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龋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第12个月龋病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则为24.0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技术预防龋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龋病 窝沟封闭技术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1卡孕栓加催产素(50例)。于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mg直肠给药,加催产素20U静脉滴注,试验组2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50例)。胎儿娩出后将米索前列醇600Ug直肠给药加催产素20U静脉滴注。对照组-催产素组(50例)胎儿娩出后催产素20U静脉滴注。以上3组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最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试验组1,试验组2,催产素组依次减少。试验1组与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三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卡孕栓加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可减少产后出血,其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催产素。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孕栓 米索前列醇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