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职教集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现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职教集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在分析示范性职教集团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运行机制、合作育人以及形成品牌等方面探讨寻找示范性职教集团适切的发展路径。

  • 标签: 职教集团 示范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简介: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财政诉讼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州开始涌现,并经历了从“均等”到“公平”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公众关于教育平等理念的嬗变。“充足教育”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政策,使之在财政拨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测算拨款充足的方法多样性、拨款充足有具体的公平标准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 标签: 均等 公平 教育财政诉讼 充足教育
  • 简介:美国高等教育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各种制度和体系日渐成熟,大学校长遴选制也不例外。总体来看,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契合""主动""参与"和"多样"几个关键词。目前,现代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广泛,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大学校长职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校长遴选也日渐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面临着种种矛盾和难题。

  • 标签: 美国大学 大学校长 校长遴选 大学制度 大学文化
  • 简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部分州就已开始改革,制订本州中小学学生成绩等方面的标准。到了90年代,基于标准的改革席卷全美各地。1994年通过的《美国教育改革法》,要求各州到2000—2001学年都要建立起教育内容和学生成绩标准以及与此一致的评估、奖惩机制。2001年1月,布什总统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教育法》,要求到2004—2005学年,

  • 标签: 美国 薄弱学校改造 中小学 基础教育 办学质量 教育评估
  • 简介: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学分制模式也最具代表性。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分制的经验对我国学分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高校学分制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启示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建立科学的专业选择制度;改革课程设置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宽进严出的毕业制度。

  • 标签: 美国高校学分制 特点 启示
  • 简介:生涯咨询起源于美国文化与社会中的助人关系,计算机出现伊始便应用于该领域.基于与生涯理论与实践,业界已建立了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生涯咨询中应用的道德与能力规范,并形成了大学生咨询服务、电子支持、师资培养等三个应用领域.尽管遇到了资金短缺等发展问题,但美国国内与我国等国际市场同时存在机遇,并能带来互惠发展.

  • 标签: 生涯咨询 计算机技术 应用 高校 问题与启示
  • 简介:美国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对历史思维的论述(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叶小兵译按语:1995年1月,美国“全国学校历史科中心”(NationalCenterforHistoryintheSchools)颁布了历史科国家标准(NationalStandards...

  • 标签: 历史思维 历史叙述 国家标准 历史科 历史分期 历史事件
  • 简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并厘清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旨趣,明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现状,探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可能进路,是有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统筹优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基础教育 集团化办学 教育资源整合
  • 简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并以此标准对美国各综合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标签: 美国 综合大学 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优秀标准
  • 简介:作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就的取得与其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紧密相关。从建校初期罗杰斯校长提出的MIT教育四原则,到1949年Lewis委员会确立的战后发展四原则,再到1996年MIT学生生活与学习专家调研组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三原则,MIT教育理念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一所高质量大学的成功轨迹。

  • 标签: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研究型大学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史
  • 简介:缩减班额计划作为美国学校改进的一项重要举措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计划的提出既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同时也与美国政府的大力推动有关。缩减班额计划在各州具体实践中有多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这一计划提出的背景、实践推进过程的介绍,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分析,试图对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性的资料。

  • 标签: 美国 “缩减班额计划”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
  • 简介:世纪之交的美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强调理解性学习的思潮。本文挖掘了这股思潮兴起背后的根源以及理解性学习的内涵,并通过对该思潮兴起过程的回顾,呈现了当前美国学界对理解性学习的主要观点,最后探讨了这股思潮对我国教育所蕴含的启示。

  • 标签: 理解 理解性学习 美国教育 启示
  • 简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主要参考文本之一。通过梳理《标准》文本一致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发现《标准》本身在关乎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在文本表述方面,反映了后现代与现代哲学理念的不一致,还有文本内部教学标准与内容标准、评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科学教育目标与所举案例的不一致;除此文本内部一致性较差以外,与实施及相关课程材料等外部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方面也有待改进。了解所参考文本本身的不足,当有助于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

  • 标签: 教育标准 内在统一性 外在一致性
  • 简介:二战后到70年代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酝酿。20世纪8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引入教育界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兴起。进入2000年,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快速发展,在解决教师孤立性教学,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行政支持力度增强、信息技术发挥了助推作用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更加受到关注。

  • 标签: 美国 教师 专业学习共同体 历史演进 发展趋势
  • 简介:近年来,美国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紧缩的压力,导致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大幅缩减,学校教育服务也不例外。美国印第安纳州学区合并政策便是经济水平下降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的直接产物。在以“缩减教育成本”为初始目标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质量下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构建了“基于质量提升与成本缩减”的学区合并绩效评估体系,并逐渐将政策目标调整为“教育质量优先,兼顾成本缩减”,成功地实现了提高教育质量与缩减成本的双重目标,有效地促进了学区合并的顺利实施。其卓有成效的政策评估体系和兼容的政策取向对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学区合并 教育质量 缩减成本 绩效评估 政策策略
  • 简介:戴安·拉维奇在其新著《伟大美国学校系统的死与生:择校和考试如何破坏教育》中,全面反思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通过后,以“择校”、“标准化测试”和“绩效考核”为核心机制的教育改革策略给美国公立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解读拉维奇的反思和拉维奇对公立学校教育在民主社会中担当的重要作用的伸张,进一步思考教育市场化策略内含的基本假设的局限性。

  • 标签: 美国公立学校系统 美国公立学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