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作者: 黄海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现行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本文对初三年级的政治教学中的“活动课”做了相关探讨。
  • 简介:〔摘要〕高中课程改革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在学科体系、内容编排、深度和广度、教法、学法上都与传统的存在着很大差距。怎样促进课改的发展?怎样让高一新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是高中政治科教师应共同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做好初高中教与学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衔接理念教法学法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课,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这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标签: 新课堂政治教学模式探究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初中政治教材内容越来越综合,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 标签: 〔〕初中生政治课堂教学 探索
  • 简介:〕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学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标签: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 简介:〕在经济和时代飞速发展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答背景下,教师和专家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政治课教学是完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天性,开放式教学能够以课堂为核心向其他领域拓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 标签: 〔〕政治课教学开放性
  • 简介: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为课堂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 标签: 政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 简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享受,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 标签: 思想政治课教学 审美性 教学活动 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艺术
  • 简介:教育部于2001年10月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依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现行初中教材进行了相应的修订。目前这套思想政治课教材,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把握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品质、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有关知识,使初中生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思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 标签: 课程标准 政治课 初中 课程资源 教学内容
  • 作者: 王永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所谓政治课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沉重的学习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选定探究专题,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的显著特征是:以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 作者: 邱蕾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政治课是一门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设计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愉快求知,以提高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情境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相近、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问题。它是一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的外部诱因。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又能唤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无形动力。创设教学情境,是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的探究与学习之中。

  • 标签: 问题情境思维情境情感情境多媒体情境
  • 简介:近期,我就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参加调查的98名学生,对政治学科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23人,占23.5%,兴趣一般的学生42人,占42.8%,不感兴趣的学生33人,占33.8%。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或兴趣一般,他们的理由是政治学科内容枯燥乏味,有些内容脱离实际.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大量背诵、

  • 标签: 学习兴趣 政治课 政治学科 激发 效率 民意调查
  • 简介:〔摘要〕材料分析教学法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典型材料的分析,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来完成教学目标。它使知识生活化,使学生知识灵活熟练,使用得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教学法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综合能力培养,而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符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改变传统政治课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知识的消化过程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现状。材料分析法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材料分析教学法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如果不注意克服,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 标签: 〔〕高中政治材料分析
  • 简介:〔摘要〕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进而使学生可以更透彻的学习初中政治学科,学习政治知识。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基础上,还需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标签: 〔〕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 简介:〔摘要〕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 标签: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感 教学
  • 简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而且恰恰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气氛由自然状态进入理性状态,从而提高政治教学成绩。

  • 标签: 描摹 渲染 激活 衬托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