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春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邻水县妇幼保健院儿科罗春艳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一般都是通过消化道以及呼吸道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症状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之中,其中年龄还没有达到三岁的孩子具有更高的发病率。手足口病的发病几率也与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手足口病一般有着两到六天左右的潜伏期,每年的四月到七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在春夏季节交替的时候,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幼儿园中的幼儿群体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家长们老师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发现孩子手部、脚部以及口腔部位出现红色皮疹或者斑丘疹,那么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又该怎样预防呢,接下来就带各位一起来对手足口病进行一些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以发热起手足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婴幼儿感染后,多以发热起,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患儿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患儿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大多数患儿可在1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上呼吸道感染 口腔黏膜 体温下降 病情恢复 患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丹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27
  • 出处:《大健康杂志》2020年第10期
  • 机构:叙永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泸州  6464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基层医院手足临时病区255例手足病患儿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临时病区隔离消毒,给予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皮肤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早期严密细致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HFMD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时病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手足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儿均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护理,根据患儿情况加以对症救治,并采用统计学对本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护理前相比,经过科学的护理救治后,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合并休克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救治,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

  • 标签: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合并 休克 临床护理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2例重症手足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分析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患儿均顺利通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通过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有效的治疗,并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护理 观察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重症手足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治疗的85例重症手足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患儿在呼吸机使用时间、精神状态恢复、肢体震颤缓解、外周循环方面得到改善,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采用气道及并发症护理、高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手段相结合对患儿进行护理在治疗重症手足并脑炎中有很好的护理效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并发脑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确诊的42例手足并脑炎患儿48h内的早期临床表现。结果48h内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V71阳性、脑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出现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升高、EV71感染是手足并脑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高危因素 早期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儿童重症手足40例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儿童重症手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重症手足的临床特征。结果所选择的40名患者,其中小于三岁的有35例,占比87.5%,所有患者都出现发热、皮疹症状,有38名患者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出现,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占比95.0%;有36名患者有高血糖特征,占比90.0%,病毒核酸检测EV71阳性32例,占比80.0%,柯萨奇病毒阳性8例,占比20.0%,通过治疗,有33名患者痊愈,占比82.5%,有行动障碍患者3例,占比7.5%,有4名患者由于神经源性水肿死亡,占比10.0%。结论儿童重症手足病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EV71,临床特征主要为睡眠的时候四肢惊跳,高血糖,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源性水肿。

  • 标签: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分析要点 构架
  • 简介:目的对重症手足的临床症状进行阐述,并对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手足病患儿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手足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详细记录患儿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经治疗后,50例患儿中有1例因医治无效死亡,其余经过系统治疗均康复出院,且经过检查患儿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胸片检查等均呈现正常状态。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5.2d,通气时间(85.0±15.2)h。结论在重症手足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肠道病毒
  • 简介:手足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是病原之一〔1〕,可导致神经系统病变,重症患儿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循环衰竭等并发症,病死率高〔2-5〕。

  • 标签: 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EV7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接种手足疫苗对手足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儿童未接种手足疫苗,实验组儿童接种手足疫苗,对比两组儿童各年龄段发病率,以及两组儿童不良反应率。结果:经接种后,实验组儿童总安全性方面高于常规组,常规组研究期间症状出现几率为53.33%,实验组为6.67%,(P<0.05);常规组各年龄段发病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儿童整体发病率较低,常规组总发病率为33.33%,实验组为6.67%(P<0.05)。结论:儿童接种手足疫苗对手足的预防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