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对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IDC)与非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TN-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195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TN-IDC组(44例)和NTN-IDC组(151例),对其图像作超声灰度直方图分析,比较TN-IDC和NTN-IDC组患者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法计算鉴别诊断效能。结果TN-IDC组的方差及第90、99百分位数明显低于NTN-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的均值、偏度、峰度值及第1、10、50百分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方差在截断值为552.85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78.5%),此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计值(PPV)、阴性预计值(NPV)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5.0%、79.5%、51.6%、91.6%和0.829。第90百分位数在截断值为74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60.0%),此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AUC分别为68.2%、57.6%、31.9%、86.1%和0.648。第99百分位数在截断值为107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76.9%),此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AUC分别为75.0%、77.5%、49.3%、91.4%和0.772。结论超声灰度直方图可为TN-IDC与NTN-IDC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方差及第99百分位数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阴性乳腺癌 直方图分析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p-MRI)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三阴性(TNBC)和非三阴性(NTNBC)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3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前MRI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和NTNBC,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50)和验证集(n=121)。提取基于动态对比增强T1(DCE-T1WI)序列和脂肪抑制T2WI序列的三维病灶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弹性网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最终筛选32个定量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基于脂肪抑制T2WI序列、DCE-T1WI序列和二者序列联合的mp-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3个影像组学标签,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371例患者中,TNBC患者61例,NTNBC患者310例。NTNBC与TNBC患者间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4.544,P<0.001),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块最大径、是否合并脉管癌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TNBC和NTNBC最佳效能模型是基于mp-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ROC AUC、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训练集分别为0.91[95%可信区间(CI)0.881~0.932]、86.0%、84.4%、86.3%,在验证集分别为0.84(95%CI 0.807~0.868)、75.2%、68.7%、76.1%。结论基于mp-MRI影像组学特征可有效地预测TNBC和NTNBC,为临床医师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三阴性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6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开展综合治疗的转移率、复发率与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综合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近些年提出的新化疗模式节拍化疗,以低剂量持续给药的方式作用于肿瘤细胞。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提示节拍化疗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将相关节拍化疗及其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节拍化疗
  • 简介: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均表达为阴性乳腺癌。其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本文主要对TNBC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钼靶 超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由于缺乏治疗靶点,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并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则预后明显改善。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仍以蒽环类药物和紫杉类药物化疗为主,但随着对三阴性乳腺癌分子本质认识的深入,新辅助治疗方案不断地获得探索和优化,包括铂类药物的优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使用,均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病理性赘生物。猪因具有高生长速度和高繁殖力与较短的饲养周期,使其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它家畜。现将一母猪乳腺肿瘤病例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切除 母猪 肿瘤性疾病 致病因素 组织细胞
  • 简介:摘要为探讨研究乳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取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这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分析得出,乳腺纤维瘤患者50例,乳腺增生患者20例,乳腺癌患者2例,其它性质的肿瘤患者8例.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现在检查的乳腺肿瘤大多数为良性,但也存在少数为恶性肿瘤的情况,无论检查后判断为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都要及时的就诊,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减少误差。

  • 标签: 乳腺肿瘤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高发、难早诊断、难治愈、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慢性疾病,现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其中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10年内死亡,国内转移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己成为部分城市妇女中占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本文试图通过免疫组实验来探究TRPM7与乳腺肿瘤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价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TRPM7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龚运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仪陇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4-02大多的乳腺肿瘤都是良性的,还有一种肿瘤是恶性肿瘤,这种肿瘤通常属于乳腺癌。像“乳核”、“乳发”等都与乳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多数情况下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情志不舒,肝气会郁结或者气血不畅造成的。我国乳腺肿瘤的发病率是极高的,但是比较庆幸的一点是死亡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对于乳腺肿瘤采取的治疗通常会有良好的效果。什么是乳腺肿瘤?乳腺肿瘤主要是发生在乳房中的肿块,中医上将其称之为“乳疳”“乳痈”等。发生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七情太过,肝肺气会郁结在一起,肝肺很容易受邪,这就会让肝肺脾比较虚,长时间的气滞血瘀从而造成的气滞血瘀,经络阻塞全部堵塞在乳房上。乳腺肿瘤通常也会发生在脾胃、肺、肝、肾,肝腑的经脉会出现失调的迹象,正气也会十分不足,邪毒会全部的滞留下来。肺肝肾等气息会十分不足,会出现气虚血弱的状态,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够正常,长时间的气滞血瘀集结在乳房中从而形成癌瘤。所谓的正气不足,就是代表邪气过于旺盛。当正气和邪气不两立的时候,肺气就会形成隐核。肝肺郁怒的情况下就会是乳房结成核的原因。对乳癌肿块进行检查的时候,主要集结于肝经之处。人长期处于一种忧郁的情绪,胃口不好,吃饭不佳,胸烦胸闷的迹象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患痛,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乳腺肿瘤。乳房肿瘤也有左右之分,当左边的乳房疼痛的时候主要是因为肝经受邪从而导致的乳腺肿瘤,当右边的乳房疼痛的时候主要也是因为受邪所导致的乳房肿瘤,通常进行治疗的时候采取的方法具有一致性。怎样治疗乳腺肿瘤?对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医生通常都会提前预估一些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把考虑需要使用怎样的治疗方法。目前对于乳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具有多种,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等。外科手术对于乳腺肿瘤的治疗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放疗主要是利用反射线对癌细胞的生长和翻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将全部的癌细胞全部消灭,手术和放疗对于乳腺肿瘤的治疗来说属于重要的范畴之内。(1)利用化学方法治疗乳腺肿瘤可以利用化学治疗的方法对癌细胞的繁殖和生长进行控制,将癌细胞全部杀死。虽然采用化学治疗产生的疗效十分好,但是这种效果仅仅只会是暂时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spase-1/焦孔素D(gasdermin D,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顺铂(DDP)抗肿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以DDP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TNBC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及焦亡/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在TNBC细胞系MDA-MB-231细胞中给予DDP处理,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DDP诱导的细胞死亡类型。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和ELISA实验检测DDP给药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释放的LDH及分泌的炎性因子IL-18、IL-1β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记检测DDP给药后细胞中焦亡/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在DDP给药的MDA-MB-231细胞中同时给与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抑制焦亡效应,或给与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抑制凋亡效应,通过MTT、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DDP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结果以DDP为基础的NACT引起的TNBC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癌细胞肿胀和瘤床周围炎性细胞聚集,更类似于焦亡样改变。焦亡途径关键分子Caspase-1和GSDMD在NACT后上调幅度均显著高于主导细胞凋亡的Caspase-3上调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实验显示,DDP可诱导MDA-MB-231细胞呈现以细胞膜吹泡为特征的焦亡样改变。基于Annexin V-PI的流式细胞学显示DDP引起的MDA-MB-231细胞死亡类型主要为Annexin V+PI+细胞(裂解型细胞为主,如焦亡)。此外,DDP能诱导MDA-MB-231中Caspase-1和GSDMD的显著切割活化,同时上调上清液中LDH、IL-18和IL-1β的释放,而主导凋亡的Caspase-3活化水平明显低于Caspase-1、GSDMD。且Caspase-1抑制剂(阻断经典的焦亡途径)对顺铂抗肿瘤效应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Caspase-3抑制剂(阻断凋亡途径)。结论Caspase-1/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三阴性乳腺癌DDP抗肿瘤效应中可能发挥主导作用。

  • 标签: 细胞焦亡 顺铂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Caspase-1 焦孔素D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情况进行单纯二线治疗的价值。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成观察(30)、对照(30)两组,在一线治疗后,观察组均接受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二线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相关血清水平。结果:①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值<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相关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进行单纯二线治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转移速度得到明显抑制,对延长患者寿命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二线治疗 浸润转移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X线摄影检查阴性,并接受常规超声及MRI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257例共305个病灶,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7.38%和90.49%。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8.21%和75.00%,P〈0.05),两种方法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97.19%和93.98%,P〉0.05)。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7%、74.62%、76.07%,90.24%、58.71%、62.95%,常规超声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P〈0.001)。常规超声和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和0.74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但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相仿,因此常规超声可作为乳腺X线摄影阴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